图书介绍
管子 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子 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3216259.jpg)
- 蔡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6167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法家;管子-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管子 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管理哲学篇3
一 守道——管理哲学之一3
(一)作为管理哲学概念的“道”3
(二)“道”有哪些特征?3
(三)“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得道”与“失道”决定事业之成败5
二 化变——管理哲学之二7
(一)“化变者,天地之极也”——“化变”是宇宙的根本规律7
(二)“应变不失之为当”——“化变”的管理学意义9
(三)“不必以先常”——正确对待历史经验10
三 求实——管理哲学之三11
(一)“以正为仪”——正者,止过逮不及也11
(二)量力而为——“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12
(三)《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3
四 管理的综合性和协调性——管理哲学之四16
(一)“操五音”“执五味”——以奏乐、烹调喻管理16
(二)“操五音”和“执五味”的运用16
(三)“操五音”和“执五味”的管理学价值19
五 以时为宝 管理哲学之五21
(一)成事“三度”——天时、地利、人和21
(二)“以时为宝”——时间的管理学意义22
(三)时政22
(四)时效24
(五)时机25
六 地利和地宜——管理哲学之六27
(一)地利27
(二)地宜28
七 空间管理之一例——管理哲学之七30
(一)城市选址设想30
(二)城市布局设想31
(三)城廓壕相结合设想32
(四)城市区划设想32
得人之道篇37
八 “以人为本”得人之道之一37
(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37
(二)人为力量源泉、智慧之本38
(三)人为战胜之本39
(四)人为国治之本40
(五)人为国富之本40
(六)“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演进41
九 和谐——得人之道之二43
(一)“和则能久”43
(二)“举措得则民和辑”44
(三)《管子》和谐观的现实意义45
十“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得人之道之三47
(一)“得人之道,莫如利之”47
(二)藏富于民48
(三)富民思想的管理学价值49
十一 救助弱势群体得人之道之四51
(一)“百姓不养则众散亡”51
(二)救助设想52
(三)救助设想的现代意义54
十二 民心 民情 民意——得人之道之五56
(一)“民从有道”56
(二)安民得众57
(三)民主精神58
法治德治篇63
十三 以法治理——法治思想之一63
(一)“中华法系”之源头63
(二)法——“仪表”、“程式”64
(三)法的功能64
(四)“唯令是视”鉴66
十四 一法 明法 常法——法治思想之二68
(一)一法——法的统一性68
(二)明法——法的公开性69
(三)常法——法的稳定性71
十五 动无非法——法治思想之三73
(一)“动无非法”73
(二)公正执法73
(三)不避亲贵74
(四)“有身不治,奚待于人?”75
十六 赏罚——法治思想之四77
(一)赏罚功能77
(二)以法赏罚79
(三)“赏罚信必”79
十七“德以合人”——德治思想81
(一)法德并举81
(二)“德以合人”德治功能82
(三)“国之四维”——德治内容82
(四)德育84
(五)德治思想的现实意义85
用人方略篇89
十八选贤任能——用人方略之一89
(一)“修长在乎任贤”——用人的重要性89
(二)“量能、谋德而举之”——选人的标准89
(三)“小谨者不大立”——选人之戒92
(四)德才观的历史价值93
十九 以法选人——用人方略之二95
(一)“使法择人”95
(二)“乡举”和“三选”选人程序的设想96
(三)人才调查97
(四)“收天下之豪杰”——引进外国人才97
(五)几点思考98
二十 用人之道——用人万略之三100
(一)用人“三本”100
(二)“使能不兼官”——专业化用人思想101
(三)用人所长102
(四)“明分任职”——合理分工思想102
(五)用人机制103
(六)以法考绩105
二十一 育人——用人方略之四107
(一)“百年树人”107
(二)大众化教育109
(三)教育内容109
(四)“四民”分居——职业教育的历史形式111
(五)教育兴邦论的先驱112
二十二 反宗派 反贪腐——用人方略之五114
(一)用人“五败”114
(二)戒宗派114
(三)戒卖官鬻爵116
(四)戒“请谒任举”116
(五)戒“誉进毁退”117
(六)官员禁戒118
(七)“五败”鉴119
管理术篇123
二十三 集权 分权 简政——“为之之术”之一123
(一)管理术之地位123
(二)集权与分治124
(三)简政 易政126
二十四义胜之理——“为之之术”之二127
(一)义利观127
(二)“行义胜之理”128
(三)“义于人”的管理术129
二十五诚信 远虑——“为之之术”之三132
(一)诚信132
(二)职业诚信133
(三)远虑135
二十六 勤俭——“为之之术”之四137
(一)强本、节用、禁末137
(二)勤劳观138
(三)“俭其道乎”139
(四)节俭重心在上140
二十七 忧患——“为之之术”之五142
(一)“有长者易自失”142
(二)“备患于无形”143
(三)忧患和危机管理144
二十八 六胜 利器 明情——“为之之术”之六146
(一)安国“莫要于兵”146
(二)六胜——致胜全局观146
(三)利器“审器而识胜”148
(四)明情——情报的地位150
二十九 善攻谋略——“为之之术”之七151
(一)“智谋胜之”151
(二)“用兵以奇”——五项奇胜术152
(三)商战意义154
经济管理篇159
三十 经济是治国之本——经济管理之一159
(一)“衣食足则知荣辱”159
(二)国富与国治、国安160
(三)重视经济管理161
(四)“慎富”思想的历史意义162
三十一 以农为本 经济管理之二163
(一)“理国之道,地德为首”163
(二)“均地分力”——土地改革思想165
(三)“观地宜”的农作思想——植物生态学的萌芽167
三十二 天人和谐—— 经济管理之169
(一)“人与天调”——协调天人关系169
(二)“无夺农时”170
(三)兴修水利171
(四)保护自然资源172
三十三 市场货币 价格——经济管理之四175
(一)轻重之理——市场管理的理论基础175
(二)市场176
(三)货币177
(四)价格178
三十四 市场调控——经济管理之五181
(一)市场调控的必要性181
(二)以丰补歉182
(三)促进生产184
(四)留有储备185
三十五 抑制兼并——经济管理之六187
(一)“贫富有度”187
(二)兼并的形成187
(三)抑兼并的必要189
(四)抑兼并的措施设想190
(五)对抑兼并思想的评价192
三十六 商业管理——经济管理之七194
(一)重农而不抑商194
(二)国际贸易政策195
(三)招徕外商策略196
三十七 财政管理 经济管理之八198
(一)“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198
(二)轻税198
(三)以商代征200
(四)税收调节202
三十八 消费分配 经济管理之九203
(一)“俭则伤事,侈则伤货”203
(二)侈靡观203
(三)“以劳授禄”205
参考书目207
后记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