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 第15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 第15卷
  • 释印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6251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1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636页
  • 主题词:印顺法师(1906~2005)-;佛教-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 第15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序论1

第一节 论书在全体佛教中的意义1

第一项 论书在圣典中的特殊性1

第二项 论书与部派教义的发达3

第三项 论书与论书的作者——论师4

第四项 论书在“佛法”与“大乘佛法”间的意义6

第二节 部派佛教与论书8

第一项 论书为部派佛教的作品8

第二项 部派的统系10

第三项 大众部系的根本论书12

第四项 上座部系的根本论书16

第三节 优波提舍·摩呾理迦·阿毗达磨19

第一项 优波提舍19

第二项 摩呾理迦23

第三项 阿毗达磨28

第二章 阿毗达磨的起源与成立37

第一节 阿毗达磨论的起源37

第一项 “论阿毗达磨论”37

第二项 问答“毗陀罗论”40

第三项 “毗崩伽”——经的分别46

第四项 阿毗达磨论师48

第二节 阿毗达磨论的成立55

第一项 “成立”的意义55

第二项 《舍利弗阿毗昙论》的剖视56

第三项 阿毗达磨论初型59

第四项 阿毗达磨论的新开展61

第五项 摄与相应67

第六项 因缘的论究71

第七项 结说阿毗达磨成立的历程72

第三章 说一切有部及其论书77

第一节 一切有与说一切有部77

第一项 一切有的定义77

第二项 说一切有部的成立81

第二节 说一切有部的师承84

第一项 五师相承84

第二项 摩田提与罽宾91

第三项 阿毗达磨论宗迦旃延尼子95

第三节 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论99

第四章 六分阿毗达磨论103

第一节 总说103

第二节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106

第三节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114

第四节 《阿毗达磨施设足论》116

第一项 品目与撰述的推论116

第二项 《施设论》与说一切有部121

第五节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126

第一项 传译与作者126

第二项 世友《品类论》的特色134

第六节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138

第七节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142

第五章 《发智论》与《大毗婆沙论》147

第一节 《阿毗达磨发智论》147

第一项 翻译与组织147

第二项 《发智论》与六分阿毗达磨153

第三项 法相的如实分别156

第四项 四十二章164

第五项 分别思择的论法171

第二节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174

第一项 《毗婆沙论》的传译174

第二项 编集的时代与地点178

第三项 编集的因缘183

第四项 编集者与编集概况188

第五项 论义略说196

第六章 说一切有部的四大论师211

第一节 大德法救211

第一项 大德与大德法救211

第二项 持经譬喻大师215

第三项 大德法救的思想218

第四项 大德法救的菩萨观226

第五项 法救的事迹与时代228

第二节 觉天231

第三节 世友233

第一项 事迹与著作233

第二项 世友菩萨为婆沙上座的传说238

第三项 世友论义的特色240

第四节 妙音242

第一项 传说的事迹242

第二项 妙音的论义245

第五节 四大论师的三世观251

第一项 总叙251

第二项 四家异义的研究253

第三项 譬喻者的三世观259

第七章 《大毗婆沙论》的诸大论师263

第一节 西方系的阿毗达磨论师263

第一项 健驮罗师·西方师·外国师263

第二项 迦湿弥罗师与西方学系266

第二节 胁·富那(望满)·马鸣271

第一项 胁尊者271

第二项 望满277

第三项 马鸣279

第三节 其他知名的论师295

第一项 寂授295

第二项 众世297

第三项 侍毗罗与瞿沙伐摩299

第四项 达磨难提与达罗达多301

第五项 佛护302

第六项 左受302

第七项 雾尊者303

第八项 达腊婆与筏素罗304

第八章 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305

第一节 譬喻者的学风与学说305

第一项 譬喻与譬喻师305

第二项 学风及其影响313

第三项 譬喻者的思想318

第二节 婆须蜜菩萨及其论著322

第一项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与《问论》322

第二项 集论的时代与所宗325

第三项 论主婆须蜜考332

第三节 大瑜伽师僧伽罗叉337

第一项 初期的大瑜伽师337

第二项 《修行道地经》340

第九章 上座别系分别论者349

第一节 《大毗婆沙论》的分别论者349

第一项 分别论者与分别说部349

第二项 分别论者的部派问题354

第三项 分别论者的思想358

第二节 《舍利弗阿毗昙论》366

第一项 概说366

第二项 法数的比较研究369

第三项 十缘说375

第四项 古型的阿毗达磨论379

第三节 被称为分别论者的犊子部382

第一项 犊子系与说一切有部382

第二项 《三法度论》与僧伽斯那386

第三项 《三弥底(部)论》394

第十章 阿毗达磨论的新猷399

第一节 总说399

第二节 《阿毗昙甘露味论》404

第一项 全论的组织内容404

第二项 西方系的阿毗达磨概论408

第三节 《阿毗昙心论》414

第一项 阿毗达磨偈颂的创作414

第二项 《甘露味论》与《心论》419

第三项 论义与组织的特色425

第四项 心所法的整理过程430

第四节 《阿毗昙心论》的再解说433

第一项 《心论》的注释433

第二项 优波扇多释本436

第三项 广说庄严的《杂阿毗昙心论》438

第十一章 经部譬喻师的流行447

第一节 说转部·说经部·譬喻师447

第一项 说转部与说经部447

第二项 经部与譬喻师451

第二节 经部本师鸠摩罗多453

第一项 出世的年代与事迹453

第二项 鸠摩罗多的论义458

第三节 经部譬喻师的成立及其派别461

第一项 兴起的时节因缘461

第二项 经部譬喻师的根本教义465

第三项 经部譬喻师的派别469

第四节 上座师资的经部学475

第一项 一代大师室利逻多475

第二项 上座——室利逻多的论义476

第三项 大德逻摩的论义484

第五节 诃黎跋摩的《成实论》485

第一项 论主诃黎跋摩485

第二项 乘与部的判摄488

第三项 《成实论》论义略述492

第四项 《成实论》的法数498

第六节 婆薮跋摩的《四谛论》502

第一项 旃延论与佛陀蜜论502

第二项 广引论部以明本论的宗要504

第七节 经部的发展趋势511

第十二章 罽宾瑜伽师的发展517

第一节 瑜伽师与罽宾517

第一项 罽宾是瑜伽胜地517

第二项 罽宾瑜伽师的次第兴起519

第二节 声闻瑜伽师521

第一项 佛大先禅系考521

第二项 禅经及其内容526

第三项 声闻瑜伽与净土及秘密瑜伽532

第三节 大乘瑜伽师536

第一项 瑜伽纲目与颉隶伐多536

第二项 弥勒与大乘瑜伽541

第四节 秘密瑜伽行545

第十三章 阿毗达磨论义的大论辩549

第一节 世亲及其论书549

第一项 世亲及其师承549

第二项 造《俱舍论》的传说与实况553

第三项 《俱舍论》宗义辨561

第四项 《俱舍论》义的系属576

第五项 《破我论》与“大乘”《成业论》585

第二节 《顺正理论》与《显宗论》591

第一项 论破俱舍的众贤591

第二项 众贤传弘的毗婆沙义594

第十四章 其余论书略述609

第一节 《阿毗达磨俱舍论》的弘传609

第二节 说一切有部论书612

第三节 余部的论书6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