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林序达汉语史论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林序达汉语史论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3248313.jpg)
- 林序达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43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4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657页
- 主题词:汉语史-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林序达汉语史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作者生平1
第一编 音韵3
反切概说3
序言3
第一章 反切的基本原则7
一、汉字的语音结构7
二、反切的基本原则10
三、学习反切的目的13
第二章 反切盛行以前的注音方法22
一、假借字、形声字23
二、描写与说明26
三、“读若”之属28
四、直音30
五、学习这些注音方法的目的32
第三章 反切的产生38
一、字音的自然分解与拼合38
二、佛经的输入与反切的产生40
三、反切的创造者43
四、反切的名称44
五、反切的应用45
第四章 反切的演进52
一、由于语音的变化而引起反切用字的改换52
二、反切方法的改良55
三、《切韵》《广韵》《集韵》反切的比较58
四、《交泰韵》60
五、《音韵阐微》62
六、反切局限的突破——注音字母与拼音字母65
第五章 《切韵》音系76
一、反切与《切韵》音系76
二、《切韵》音系的声母78
三、《切韵》音系的韵母82
四、古音的构拟88
第六章 《切韵》音与现代音的比较95
一、声母的比较95
二、韵母的比较109
三、声调的比较140
第七章 从中古到现代的语音发展148
一、声母的分化148
二、声母的合流153
三、韵母的分化157
四、韵母的合流164
第八章 反切用字169
一、反切上字(按声母排列)169
二、反切下字(按韵部呼等排列)171
三、反切用字的一些问题188
第九章 反切今读上198
一、用今音可以按一般原则拼读的反切198
二、见、晓、精各组反切200
三、知、庄、章、日(除止摄开口外)各组反切205
四、帮组反切210
五、彭、羊、匣乙、疑、明(合口子类丑类)、日(止摄开口)各母的反切216
六、全浊声母的反切218
七、平声反切223
八、入声反切227
第十章 反切今读下231
一、一些反切上字今读特殊的反切231
二、一些反切下字今读特殊的反切233
三、由于声母分化而引起问题的一些反切238
四、由于韵母分化而引起问题的一些反切241
五、一些在古开合等次上成问题的反切245
六、一字多切248
七、反切拼读举例——今读条例的运用252
八、反切拼读举例——古今语音对比材料的利用255
九、结语258
附录:本书反切上下字索引261
上古汉语的语调问题302
论上古声调316
读江有诰《唐韵四声正》(上)340
第二编 语法353
上古汉语语法讲义353
导论353
第一章 语法与语义353
一、语音与语义353
二、词汇与语法354
三、语法分析与语义检验356
四、语法学的研究对象是语法359
第二章 语法和语用362
一、语言的各个层面的研究362
二、语法与语用的联系363
三、语法不等同于语用364
第三章 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366
一、语言是一个历史范畴366
二、方言的分歧369
三、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370
四、正确处理历时与共时的关系371
第四章 普遍与特殊375
一、普遍与特殊的关系375
二、语言的特殊规律376
三、转化与分化377
四、数量问题378
第五章 现实与可能381
一、语言的能力381
二、现实与可能的辩证关系382
三、变换383
概论386
第六章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386
一、《马氏文通》以前的词类认识386
二、《马氏文通》和《新著国语文法》的词类划分391
第七章 上古汉语词类的划分404
一、封闭词和开放词404
二、虚词和实词405
三、单构词和复构词405
四、单向虚词和双向虚词406
五、谓述词和体词407
六、双向虚词的分类407
七、单向虚词的分类408
八、谓述词和体词的分类408
九、几个问题408
第八章 词与词的组合412
一、语言单位412
二、语法结构414
三、组合的种类414
第九章 句子422
一、句子的特点422
二、句子的分析424
三、句子分析中产生矛盾的原因426
专题429
题一 论个别现象和歧解现象429
题二 古汉语中的语气和语气词445
题三 泛论疑问代词461
题四 连词故训质疑473
题五 判断词“是”的形成和发展——兼与洪心衡等先生商榷482
题六 说“之”505
题七 论“为”518
题八 说“以”527
题九 说介词“于(於)”535
题十 说“而”545
题十一 说“所”和“者”564
第三编 文字与古汉语教学汉字结构分析与六书599
论汉字结构的形成与发展617
努力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质量635
后记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