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临床多元护理 中医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临床多元护理 中医科](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3252571.jpg)
- 高晓玲,崔丽芹,郭新娥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6150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外科学:护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临床多元护理 中医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1
二、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5
第二章 中医护士的角色与素质培养12
第一节 中医护士的角色12
一、照顾者角色12
二、教育者的角色12
三、健康咨询者的角色13
四、健康合作者角色13
五、康复训练者角色13
第二节 中医护士的素质要求与培养13
一、中医护士的素质要求14
二、中医护士素质培养15
第三节 如何当好一名中医护士16
一、热爱中医护理工作16
二、树立整体护理观念17
三、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17
四、做好护患沟通,热情为患者服务17
五、勤于观察,妥善处置患者病情18
第三章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内容19
第一节 病情观察19
一、病情观察的基本方法与要求19
二、病情观察的主要内容20
第二节 生活起居护理36
一、顺应四时阴阳36
二、保持良好的治疗环境37
三、生活起居规律39
第三节 情志护理39
一、情志护理的基本原则40
二、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41
第四节 饮食护理43
一、饮食与疾病的关系44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4
三、食物的分类和作用48
四、五脏病证的饮食宜忌49
第五节 康复护理50
一、康复护理的原则50
二、康复护理的方法51
第六节 用药护理54
一、中药汤剂的煎煮54
二、服药56
三、护理56
第四章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操作60
第一节 针刺法60
一、毫针法60
二、电针法64
三、皮内针法65
四、水针法66
五、皮肤针法68
六、耳针法69
第二节 灸法71
一、艾条灸71
二、艾柱灸72
三、温针灸73
第三节 拔罐法74
第四节 穴位按摩法76
第五节 刮痧法77
第六节 熏洗法79
第七节 全身药浴法80
第八节 湿敷法82
第九节 换药法83
第十节 涂药法85
第十一节 敷药法86
第十二节 贴药法88
第十三节 药熨法89
第十四节 坐浴法91
第十五节 中药煎煮法93
第五章 中医内科护理95
第一节 中医内科急症护理95
一、一般护理95
二、高热护理97
三、中风护理99
四、急性出血护理101
五、痛证护理106
六、暴泻护理109
七、脱证护理111
第二节 中医内科基本症状护理113
一、基本护理113
二、风温护理114
三、感冒护理116
四、哮喘护理118
五、悬饮护理120
六、肺痈护理121
七、肺胀护理123
八、胃脘痛护理125
九、呕吐护理127
十、泄泻护理129
十一、积聚护理130
十二、水臌护理132
十三、水肿护理134
十四、肾衰护理136
第六章 中医外科护理139
第一节 中医外科基本护理139
一、中医外科一般护理139
二、中医外科手术护理常规141
第二节 中医外科常见症状护理142
一、痈证护理142
二、发证护理143
三、丹毒护理145
四、疔疮走黄护理146
五、流痰护理148
六、窦道护理150
七、脱疽护理151
八、乳痈护理153
九、乳岩护理155
十、石瘿护理156
十一、肠痈护理158
十二、肠梗阻护理159
十三、石淋护理161
十四、噎膈护理162
第七章 中医妇产科护理164
第一节 中医妇产科基本护理164
一、中医妇科一般护理164
二、中医产科一般护理165
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167
第二节 中医妇产科常见症状护理168
一、月经不调护理168
二、痛经护理170
三、崩漏护理171
四、绝经前后诸证护理173
五、带下病护理175
六、胎漏、坠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护理176
七、异位妊娠护理179
八、子痫护理180
九、产后发热护理182
十、产后恶露不绝护理184
第八章 中医儿科护理186
第一节 中医儿科基本护理186
第二节 中医儿科症状护理188
一、肺炎喘咳护理188
二、鹅口疮护理189
三、泄泻护理191
四、疳证护理192
五、惊风护理194
六、麻疹护理195
七、水痘护理197
八、痄腮护理199
九、疫毒痢护理201
十、紫癜护理202
第九章 中医皮肤、肛肠科护理205
第一节 中医皮肤科护理205
一、黄水疮护理205
二、蛇串疮护理206
三、脚湿气护理208
四、瘾疹护理210
五、湿疮护理211
六、药毒护理213
七、摄领疮护理214
八、白庀护理216
九、猫眼疮护理218
十、皮痹护理219
十一、天疱疮护理221
十二、红蝴蝶疮护理222
十三、淋病护理224
十四、梅毒护理226
第二节 中医肛肠科护理228
一、肛肠科手术护理228
二、痔疮护理229
三、肛痈护理231
四、肛漏护理232
五、肛裂护理233
六、脱肛护理235
七、直肠息肉护理236
第十章 中医骨伤科护理238
第一节 中医骨伤常用技术护理常规238
一、中医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238
二、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239
三、牵引术护理常规240
四、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241
第二节 中医骨伤科病症护理242
一、骨折护理242
二、上肢骨折护理243
三、下肢骨折护理245
四、脊柱骨折护理246
五、骨盆骨折护理248
六、脱位护理250
七、伤筋护理251
八、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252
九、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法254
第十一章 中医五官科护理257
第一节 中医眼科护理257
一、内眼手术护理常规257
二、椒疮护理258
三、天行赤眼护理259
四、聚星障护理260
五、凝脂翳护理262
六、绿风内障护理263
七、圆翳内障护理265
八、视瞻昏渺护理266
九、高风雀目护理268
第二节 中医耳鼻喉科护理269
一、耳疖、耳疮护理269
二、耳鸣、耳聋护理271
三、耳眩晕护理272
四、鼻衄护理274
五、鼻渊护理275
六、喉痹护理277
七、喉关痈护理279
八、喉暗护理280
九、急喉风护理282
第十二章 中医传染性病症护理284
第一节 非典与艾滋病的中医护理284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中医护理284
二、艾滋病的中医护理286
第二节 中医常见传染性病症护理289
一、肺痨护理289
二、痢疾护理291
三、湿温护理293
四、肝热病护理295
五、霍乱(时疫)护理297
六、登革热护理298
七、炭疽护理300
八、狂犬病护理302
参考文献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