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外文学比较史 1949-2000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外文学比较史 1949-2000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3257052.jpg)
- 朱栋霖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439393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06页
- 文件大小:345MB
- 文件页数:719页
- 主题词:比较文学-文学史-中国、外国-1949~200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外文学比较史 1949-2000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3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与本土化3
第二节 本土文化的潜在影响5
第三节 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8
第四节 人的话语与文学的冲突11
第五节 当代中外文学关系与人的发现15
第六节 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文学世界17
第七节 当代多元形态的流动19
第二编 俄苏文学与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26
第一章 俄苏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26
第一节 俄国别、车、杜现实主义理论的译介26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译介3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44
第二章 俄苏文学作品的译介及其对中国作家的影响51
第一节 俄罗斯古典文学作品的译介51
第二节 苏联文学作品的译介57
第三节 苏联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影响61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70
第一节 中国学者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阐释70
第二节 与现实主义相关的文艺批判84
第四章 苏联“解冻文学”与中国“百花文学”95
第一节 苏联的“解冻文学”思潮95
第二节“解冻”思潮影响下的“百花文学”105
第三编 西方现代主义与80年代中国小说128
第一章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80年代中国128
第一节 知识层面的外国现当代文学128
第二节 政治层面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学132
第三节 观念层面的现代性文学142
第四节 文化层面的他者文学和本土文学147
第二章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冲击下的文学观念嬗变152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对人的发现152
第二节 从形式技法到功能观的变革159
第三节 文学的独立意识和本体意义的确立165
第三章 西方哲学理念的东方阐释171
第一节 荒诞意识172
第二节 宿命意识178
第三节 生命意识183
第四章80年代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范式190
第一节 变形和写意193
第二节 象征和寓言196
第三节 梦幻和虚构199
第四编 精神分析学与80年代中国小说210
第一章 新时期精神分析文论的译介传播210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著作的翻译210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家生平传记译介211
第三节 介绍评述著作212
第二章 精神分析与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214
第一节 文学观念变革:出发与回归214
第二节 创作心理审视:回溯与探幽216
第三节心理批评:重释与再造218
第三章 感性生命:张扬与迷茫222
第一节 生命之光与文学之源222
第二节 性压抑与变态生命观225
第三节 性偏至与本能生命观230
第四节 性反抗与政治生命观235
第四章 无意识主体:回归与失落241
第一节 无意识探求与主体审美241
第二节 个体与边缘244
第三节 集体与象征248
第四节 语言与分裂253
第五章 精神分析与新时期中国小说美学新质259
第一节 精神分析小说的美学现代性259
第二节 无意识、潜本文、心理叙事260
第五编 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80年代以后小说268
第一章《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进入中国268
第一节《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传播268
第二节《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接受272
第二章《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80年代以后小说275
第一节 从政治注脚到生命体验276
第二节 城市与乡村话语279
第三节 爱情追求与欲望叙事282
第六编 意识流艺术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290
第一章 意识流小说在80年代中国290
第一节 意识流小说在80年代中国的译介291
第二节 意识流小说在80年代中国的接受293
第二章 意识流艺术与80年代中国小说296
第一节 心理的屏风:内心独白296
第二节 意识的幻象:自由联想300
第三节 情感的脉搏:感觉印象304
第三章 意识流小说:从理性规范到感觉发现308
第一节 理性规范下的意识流308
第二节 生命感觉中的意识流312
第四章 私语小说:从个体感受到私我表达317
第一节 私语小说中的意识流317
第二节“房间”里的诉说322
第五章 意识流与80年代中国小说的诗化叙事327
第一节 音乐性与小说的诗化叙事327
第二节 意象化与小说的诗化叙事331
第七编 福克纳与80年代中国小说340
第一章 福克纳在中国340
第一节 中国读者对福克纳的最初接受342
第二节 福克纳在中国344
第二章 私语与意识流351
第一节 随意识流而泛起的文学私语351
第二节 私语在意识流中国化中的命运353
第三章 中西作家重建存在之所355
第一节“约克纳帕塔法县”和中国版故乡355
第二节“子孙们”的叙说357
第三节 权力的惩罚和人性的抗拒359
第八编 萨特存在主义与新时期文学368
第一章 萨特存在主义与新时期文学中人的存在探询368
第一节 萨特存在主义与人学思想368
第二节 萨特研究在中国:接受与嬗变370
第三节 萨特作品在中国:译介与影响379
第二章 萨特与新时期文学中人的发现与重构386
第一节 萨特存在主义的输入与80年代文学的人学启蒙386
第二节 萨特存在主义的本土化与90年代文学的人文精神391
第三章“自我”的追寻与失落395
第一节 女性自我的痛苦迷失395
第二节 自欺——女性痛苦的精神缘由399
第四章 音乐奏响的虚无乐章403
第一节 从经典的缺失到意义的构建403
第二节 自我的谋划与本质的实现409
第五章 反抗宿命的勇气与自我生存的抗争413
第六章 自我的实现与冲破异化的境遇420
第一节 异化——他为的悲哀420
第二节 个人处境中的情感选择425
第三节 在欲望中成为你自己433
第九编 卡夫卡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448
第一章 卡夫卡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448
第一节 异化与变形450
第二节 探幽与迷失451
第三节 卡夫卡研究的中国声音457
第二章 卡夫卡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的叙事艺术461
第一节“轻”与“重”461
第二节 虚与实465
第三章 卡夫卡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的真实观472
第一节 梦幻的真实472
第二节 心灵的真实475
第四章 卡夫卡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的存在体验481
第一节 荒诞意识481
第二节 恐惧意识485
第三节 孤独意识488
第十编 昆德拉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496
第一章 米兰·昆德拉在中国496
第一节 昆德拉作品的译介496
第二节 昆德拉在中国被接受499
第二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中国作家509
第一节 思索的小说512
第二节 形而上的思索与幽默514
第十一编 后现代主义与90年代中国小说530
第一章 西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530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理论530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533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论争539
第二章 后现代语境下90年代小说中人的观念544
第一节90年代小说中人的生存处境544
第二节90年代小说人的寻求与超越552
第三章90年代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历史叙述563
第一节 拆解历史的既定模式566
第二节 游戏历史573
第四章90年代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581
第一节 穿梭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元小说581
第二节 拼贴585
第三节 反讽591
第十二编 魔幻现实主义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604
第一章 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604
第一节 漠视与误读606
第二节 认同与接受607
第三节 深化与抗拒610
第二章 魔幻现实主义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创作思维中心的变移614
第一节 人的观念的调整614
第二节 思维中心的转移与艺术模式的突破618
第三章 魔幻现实主义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魔幻意象的创造625
第一节 神奇世界与信仰世界中的审美创造625
第二节 魔幻意象的类型分析628
第三节 魔幻意象的美学透视631
第四章 魔幻现实主义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艺术637
第一节 时间的游戏637
第二节 魔幻叙事642
第十三编 黑色幽默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650
第一章 黑色幽默在中国650
第一节 黑色幽默650
第二节 黑色幽默在中国的译介传播652
第三节 黑色幽默与新时期小说文体转型654
第二章 黑色幽默与人的发现661
第三章 英雄与反英雄的二位一体670
第一节 自我确证者的尴尬处境与自嘲670
第二节 玩世不恭者的谐谑处世675
第三节 自我实现者的悲喜剧680
第四章 亦谑亦虐的两难处境686
第一节 异化的环境686
第二节 荒诞的情节692
第五章 戏谑语言中的怨怼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