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有效的教学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有效的教学方法
  • (美)保罗 R.伯顿,(美)戴维 M.伯德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87357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学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有效的教学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师决策引论1

一、本书的组织框架1

二、什么是决策3

三、教师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决策12

四、教师如何改进自身的决策16

五、本章主要观点21

六、讨论题21

七、补充活动21

八、关键术语22

九、推荐阅读书目22

第二章 计划的基本原理24

一、什么是计划24

二、教学计划与标准化运动32

三、制订计划的方法35

四、制订计划的补充途径48

五、教师怎样制订计划55

六、本章主要观点56

七、讨论题58

八、补充活动58

九、关键术语59

十、推荐阅读书目60

第三章 教师制订计划的类型61

一、教师制订计划的类型61

二、课时计划的组成要素77

三、课时计划的不同形式91

四、本章主要观点91

五、讨论题92

六、补充活动92

七、关键术语93

八、推荐阅读书目94

第四章 全纳教育和多元文化的课堂95

一、学生多元化的缘起96

二、创设一个全纳的、多元文化的班级110

三、本章主要观点118

四、讨论题118

五、补充活动119

六、关键术语119

七、推荐阅读书目120

第五章 为学习共同体而激励学生122

一、作出激励的计划122

二、与教学相关的激励策略125

三、有关评价和反馈的激励策略146

四、本章主要观点157

五、讨论题157

六、补充活动158

七、关键术语158

八、推荐阅读书目159

第六章 因材施教160

一、有差异的教学161

二、差异性的载体162

三、对学生进行分组172

四、本章主要观点176

五、讨论题177

六、补充活动177

七、关键术语177

八、推荐阅读书目178

第七章 直接教学策略180

一、演绎策略和归纳策略180

二、两种直接教学理论181

三、直接教学的成分188

四、有指导的练习和家庭作业199

五、本章主要观点203

六、讨论题204

七、补充活动204

八、关键术语204

九、推荐阅读书目205

第八章 间接教学策略207

一、归纳教学207

二、社会性教学途径219

三、独立学习途径232

四、本章主要观点233

五、讨论题233

六、补充活动234

七、关键术语234

八、推荐阅读书目236

第九章 传递授课内容237

一、影响课的传递的有关问题238

二、课的起始环节242

三、课的展开环节250

四、课的结束环节258

五、本章主要观点261

六、讨论题261

七、补充活动261

八、关键术语262

九、推荐阅读书目263

第十章 课堂管理264

一、课堂秩序265

二、课堂管理的领域266

三、学年准备269

四、教室和材料的安排286

五、规则和程序的选择与教育290

六、建立一个合作的课堂299

七、本章主要观点314

八、讨论题315

九、补充活动315

十、关键术语316

十一、推荐阅读书目317

第十一章 课堂纪律318

一、问题行为318

二、干预323

三、三阶段反应方案331

四、本章主要观点349

五、讨论题349

六、补充活动350

七、关键术语350

八、推荐阅读书目352

第十二章 评价学生353

一、什么是评价353

二、建构评价的框架356

三、基于业绩的评价357

四、教师自编测验364

五、本章主要观点379

六、讨论题379

七、补充活动380

八、关键术语380

九、推荐阅读书目381

第十三章 评分、等级评定与成绩报告383

一、等级评定的目的384

二、等级评定制度388

三、如何进行字母制评定391

四、非学术性成果400

五、设计成绩册401

六、与家长沟通并汇报成绩405

七、等级评定与报告的一般原则410

八、本章主要观点410

九、讨论题411

十、补充活动412

十一、关键术语412

十二、推荐阅读书目4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