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郑州市金水区志:1991-200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郑州市金水区志:1991-2002](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276282.jpg)
- 郑州市金水区志编纂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753483048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60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7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郑州市金水区志:1991-200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述1
大事记9
第一篇 建置 环境 资源31
第一章 建置区划31
第一节 建制沿革31
第二节 行政区划32
第三节 居委会(社区)、村委会34
第四节 历史地名39
第二章 自然环境46
第一节 地貌特征46
第二节 气候46
第三节 河流49
第四节 土壤50
第五节 自然灾害50
第三章 资源52
第一节 土地资源52
第二节 水资源53
第三节 生物资源54
第二篇 民情 民俗55
第一章 人口55
第一节 人口状况55
第二节 人口构成58
第三节 婚姻家庭63
第二章 民族宗教64
第一节 民族65
第二节 宗教65
第三节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67
第三章 居民生活68
第一节 小康村建设68
第二节 小康水平70
第三节 居民收入74
第四节 居民消费75
第四章 习俗节日75
第一节 生活习俗76
第二节 假日节庆78
第三篇 区域中心82
第一章 政治中心82
第一节 省级领导机构82
第二节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83
第三节 国家部委驻豫单位84
第二章 金融中心84
第一节 银行85
第二节 保险86
第三节 证券87
第四节 期货与商品交易所88
第三章 文化中心89
第一节 高等院校89
第二节 新闻媒体与新闻出版93
第三节 省级文艺团体95
第四节 河南博物馆98
第四章 科技中心99
第一节 国家驻豫科研单位99
第二节 省级科研单位101
第三节 省级科技活动场所104
第四篇 城乡建设105
第一章 市政建设105
第一节 道路建设与管理105
第二节 路灯工程108
第三节 桥梁工程109
第四节 排水工程110
第二章 公用设施建设111
第一节 供水111
第二节 供气112
第三节 供热112
第四节 供电113
第三章 城区绿化114
第一节 道路绿化114
第二节 广场绿地115
第三节 拆墙透绿与庭院绿化118
第四节 公园 动物园119
第四章 城区管理120
第一节 市容管理120
第二节 环境卫生管理122
第三节 拆迁123
第四节 管理机构124
第五章 居民住房建设与管理125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125
第二节 公房建设126
第三节 住房管理127
第四节 管理机构129
第六章 村镇建设129
第一节 乡村道路130
第二节 民宅132
第三节 都市村庄改造133
第四节 新村建设选介133
第五篇 房地产业135
第一章 产业发展135
第一节 居住温保型135
第二节 居住小康型136
第三节 居住享受型136
第二章 大型商务楼宇(写字楼)建设137
第一节 建设规模138
第二节 精品商务楼选介138
第三章 居住园区建设140
第一节 居住核心区域建设141
第二节 花园小区建设142
第三节 精品小区选介145
第四章 房地产企业与物业管理148
第一节 房地产企业149
第二节 物业管理151
第六篇 交通 邮电 水利154
第一章 交通154
第一节 公路154
第二节 市内交通156
第三节 客运货运158
第四节 铁路航空160
第五节 管理机构161
第二章 邮政电信162
第一节 邮政162
第二节 电信164
第三节 互联网166
第三章 水利167
第一节 农田灌溉167
第二节 河道治理169
第三节 防汛抗旱171
第七篇 经济体制改革172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72
第一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172
第二节 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173
第三节 开办农村合作基金会174
第四节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175
第二章 区属工业企业改革175
第一节 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76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76
第三章 区属流通企业改革177
第一节 区属商业企业改革177
第二节 粮食、供销社体制改革178
第四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79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80
第二节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80
第三节 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181
第五章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182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183
第二节 税务体制改革183
第三节 计划体制改革184
第八篇 综合经济185
第一章 经济结构185
第一节 产业结构185
第二节 产品结构187
第三节 所有制结构188
第四节 投资结构189
第五节 劳动力就业结构190
第二章 经济发展191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191
第二节 产业发展速度192
第三章 经济效益193
第一节 财政收入193
第二节 城乡居民收入194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195
第一节 发展历程195
第二节 规模效益196
第九篇 商业贸易197
第一章 市场建设197
第一节 市场发展197
第二节 市场类型198
第三节 市场选介202
第二章 商业设施205
第一节 大型百货商场205
第二节 超市、专卖店207
第三节 特色商业街207
第三章 区属商业208
第一节 企业发展209
第二节 经营策略209
第三节 经济效益210
第四节 管理机构210
第四章 粮食211
第一节 粮食购销211
第二节 粮食价格212
第三节 粮食储备213
第四节 管理结构214
第五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214
第一节 进出口贸易214
第二节 招商引资215
第三节 经济技术协作217
第四节 管理机构217
第十篇 服务业 旅游业218
第一章 宾馆酒店业218
第一节 五星级宾馆酒店218
第二节 四星级宾馆酒店219
第三节 三星级宾馆酒店222
第二章 餐饮业222
第一节 发展与服务222
第二节 中华名小吃224
第三节 特色名店名小吃225
第三章 居民服务业226
第一节 家庭服务业227
第二节 理发及摄影业227
第三节 洗浴及日用礼品业228
第四节 中介服务业228
第四章 旅游业229
第一节 旅游资源229
第二节 旅游开发230
第三节 旅游服务231
第十一篇 河南科技市场233
第一章 建设与发展233
第一节 市场筹建233
第二节 建设历程234
第三节 组织领导238
第四节 市区领导指导和协调239
第二章 运营与效益241
第一节 企业状况241
第二节 产品营销242
第三节 经济效益242
第三章 交流与合作243
第一节 经验交流243
第二节 技术交流244
第三节 经济技术合作245
第四章 重点企业选介245
第五章 市场管理与服务247
第一节 经营环境247
第二节 获得荣誉250
第三节 管理机构250
第十二篇 工业 乡镇企业251
第一章 区属工业251
第一节 企业发展251
第二节 产业结构253
第三节 企业管理254
第四节 管理机构255
第二章 乡镇企业255
第一节 企业发展256
第二节 产业结构259
第三节 效益与管理263
第四节 重点企业选介266
第五节 街道经济267
第六节 管理机构268
第三章 驻区工业268
第一节 企业发展268
第二节 重点企业选介271
第十三篇 农业275
第一章 农业发展与结构调整275
第一节 农业发展276
第二节 结构调整276
第二章 特色产业278
第一节 水产业278
第二节 奶牛业280
第三节 花卉业282
第三章 种植业283
第一节 粮食生产283
第二节 经济作物285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286
第四章 养殖业287
第一节 主要畜禽生产情况287
第二节 动物检疫与疫病防治289
第三节 兽药、饲料289
第五章 林果业290
第一节 果品生产290
第二节 林业资源292
第六章 农业综合293
第一节 农村经济管理294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295
第三节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97
第四节 管理机构298
第十四篇 政治体制改革300
第一章 民主建设300
第一节 民主选举300
第二节 民主公开302
第二章 法制建设304
第一节 依法治区304
第二节 依法行政305
第三章 党政机构改革306
第一节 区委机构改革306
第二节 政府机构改革307
第三节 乡镇、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308
第四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09
第四章 人事制度改革310
第一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11
第二节 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312
第三节 企业人事制度改革313
第十五篇 共产党314
第一章 组织机构314
第一节 代表大会314
第二节 区委及其常务委员会316
第三节 机构设置320
第二章 重要会议与重大决策323
第一节 区委全会324
第二节 重大决策328
第三章 组织工作330
第一节 党员队伍330
第二节 党组织设置332
第三节 组织建设333
第四节 干部管理335
第五节 老干部工作336
第六节 管理机构336
第四章 宣传工作337
第一节 理论教育337
第二节 思想教育339
第三节 宣传报道340
第四节 管理机构342
第五章 统一战线343
第一节 统战宣传343
第二节 民主党派工作344
第三节 对台工作344
第四节 对工商界工作345
第五节 管理机构346
第六章 纪律检查和监察346
第一节 案件查处347
第二节 廉政建设348
第三节 纠风治乱351
第四节 管理机构352
第七章 信访工作353
第一节 信访处理353
第二节 群众信访354
第三节 管理机构355
第十六篇 人民代表大会356
第一章 人大代表356
第一节 人大换届选举程序356
第二节 换届选举358
第二章 代表大会359
第一节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360
第二节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360
第三节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362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63
第一节 常委会会议364
第二节 机构设置366
第四章 行使职权369
第一节 发布决议决定369
第二节 监督检查370
第三节 人事任免与管理372
第五章 代表工作373
第一节 代表视察373
第二节 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374
第十七篇 人民政府375
第一章 政府机构375
第一节 区人民政府领导人更迭375
第二节 机构设置377
第二章 施政纪要384
第一节 施政方式385
第二节 政府实事388
第三节 施政绩效391
第三章 侨务与对外往来394
第一节 侨务394
第二节 接待来访395
第三节 出访考察396
第四节 友好交流396
第五节 管理机构397
第十八篇 人民政协398
第一章 组织机构398
第一节 政协金水区委员会398
第二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400
第三节 日常工作机构402
第二章 重要会议404
第一节 政协金水区第三届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404
第二节 政协金水区第四届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404
第三节 政协金水区第五届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405
第三章 主要工作405
第一节 履行职能406
第二节 提案办理406
第三节 视察调研407
第四节 联谊活动407
第十九篇 民主党派 社会团体409
第一章 民主党派与工商联409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409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409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410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410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411
第六节 九三学社411
第七节 工商联412
第二章 社会团体414
第一节 工会414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416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419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会423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425
第六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私营协会427
第七节 红十字会428
第二十篇 政法 武装430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30
第一节 综合治理430
第二节 “严打”专项斗争431
第三节 管理机构432
第二章 公安432
第一节 治安管理433
第二节 户籍管理434
第三节 刑事侦查435
第四节 经济侦查435
第五节 消防436
第六节 管理机构437
第三章 检察437
第一节 刑事检察438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438
第三节 法纪检察439
第四节 控告申诉439
第五节 监所检察440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440
第七节 职务犯罪预防441
第八节 管理机构441
第四章 审判442
第一节 刑事审判442
第二节 经济审判443
第三节 行政审判443
第四节 民事审判443
第五节 赔偿审判444
第六节 执行工作444
第七节 立案、信访与审判监督445
第八节 管理机构445
第五章 司法446
第一节 法制教育446
第二节 法律服务447
第三节 公证448
第四节 人民调解448
第五节 律师事务449
第六节 管理机构450
第六章 人民武装450
第一节 民兵450
第二节 征兵451
第三节 预备役451
第四节 人民防空452
第五节 管理机构453
第二十一篇 劳动 人事 民政454
第一章 劳动454
第一节 劳动就业454
第二节 劳动管理455
第三节 管理机构457
第二章 人事458
第一节 编制管理与改革458
第二节 人事管理459
第三节 人才引进与开发460
第四节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460
第三章 民政461
第一节 救灾救济461
第二节 拥军优属462
第三节 社区(居委会)建设与服务463
第四节 婚姻登记466
第五节 殡葬改革466
第六节 社团管理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467
第七节 老龄事业467
第八节 勘界468
第九节 管理机构468
第二十二篇 资源管理 环境保护 计划生育第一章 国土资源管理469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469
第二节 土地规划与保护470
第三节 地政地籍管理471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473
第五节 土地监察475
第六节 管理机构476
第二章 环境保护477
第一节 环境质量477
第二节 质量监测479
第三节 污染治理480
第三章 计划生育480
第一节 宣传教育481
第二节 政策与措施482
第三节 计生管理484
第四节 优生优育服务488
第五节 管理机构490
第二十三篇 财政 税务491
第一章 财政491
第一节 财政体制491
第二节 财政收入494
第三节 财政支出496
第四节 财政财务管理499
第五节 税源经济体系建设503
第六节 财政监督504
第七节 管理机构505
第二章 税务505
第一节 税制改革506
第二节 税种税率508
第三节 税收入库509
第四节 税收征管511
第五节 管理机构513
第二十四篇 计划 统计 审计514
第一章 计划514
第一节 计划制定与实施514
第二节 项目审批与管理515
第三节 管理机构518
第二章 统计518
第一节 专业统计518
第二节 大型普查521
第三章 审计527
第一节 国家审计527
第二节 内部审计529
第三节 社会审计529
第四节 管理机构530
第二十五篇 物价 工商 质监531
第一章 物价531
第一节 价格水平531
第二节 价格管理531
第三节 收费管理532
第四节 管理机构536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537
第一节 企业登记管理537
第二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538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539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539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540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541
第七节 管理机构542
第三章 质量技术监督543
第一节 质量监督543
第二节 计量管理543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544
第四节 特种设备管理545
第五节 行政执法与专项治理545
第六节 管理机构547
第二十六篇 教育 科技548
第一章 教育548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548
第二节 扫盲与“普九”550
第三节 学前教育553
第四节 小学教育558
第五节 中等教育564
第六节 社会力量办学567
第七节 教师队伍569
第八节 教育管理572
第九节 驻区高等院校573
第二章 科学技术574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575
第二节 科技活动与成果576
第三节 “科技兴区”战略580
第四节 专利研发与应用582
第五节 管理机构582
第六节 驻区科研单位583
第二十七篇 文化585
第一章 文化艺术单位与活动585
第一节 队伍与设施585
第二节 文化单位589
第三节 文化艺术活动590
第四节 区文化馆与区广播电视中心591
第二章 文化市场592
第一节 市场发展593
第二节 市场管理593
第三节 管理机构595
第三章 史志档案595
第一节 党史编研596
第二节 新方志编纂597
第三节 档案598
第二十八篇 大河村遗址601
第一章 发现与发掘601
第一节 遗址发现601
第二节 遗址发掘602
第二章 出土文物602
第一节 房屋建筑602
第二节 地下窑穴604
第三节 生产工具604
第四节 生活用具607
第五节 文物之最610
第三章 考古研究611
第一节 五千年前的生态环境611
第二节 民居建筑与氏族婚姻612
第三节 地下窑穴与生产发展612
第四节 原始的丧葬礼仪613
第五节 独具特色的艺术614
第四章 遗址博物馆615
第一节 建馆沿革615
第二节 展览开放616
第二十九篇 卫生 体育618
第一章 卫生618
第一节 区属医疗卫生机构618
第二节 卫生防疫621
第三节 卫生检测与管理626
第四节 妇幼保健628
第五节 医政、药政管理630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630
第七节 管理机构631
第八节 驻区医疗单位简介632
第二章 体育634
第一节 学校体育635
第二节 群众体育635
第三节 竞技体育636
第四节 管理机构639
第五节 驻区体育场所639
第三十篇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641
第一章 文明创建641
第一节 文明城区创建641
第二节 文明单位创建642
第三节 文明村镇创建643
第四节 文明社区创建644
第五节 文明行业创建645
第六节 文明共建645
第二章 公民道德建设646
第一节 市民文明学校646
第二节 五好文明家庭646
第三节 十星级文明农户647
第四节 青少年文明教育647
第五节 管理机构649
第三十一篇 人物650
第一章 人物传·简介650
第一节 人物传650
第二节 人物简介652
第二章 人物名录662
第一节 市级以上党代表名录663
第二节 市级以上人大代表名录663
第三节 市级以上政协委员名录664
第三章 人物名表664
第一节 市以上劳动模范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64
第二节 省级以上荣誉获得者666
第三节 高级技术人员670
第四节 烈士英名表676
第三十二篇 乡镇街道概况677
第一章 乡镇概况677
第一节 庙李镇677
第二节 柳林镇680
第三节 姚桥乡683
第四节 祭城镇685
第五节 海滩寺乡687
第二章 街道概况688
第一节 人民路街道688
第二节 大石桥街道690
第三节 文化路街道691
第四节 丰产路街道692
第五节 东风路街道693
第六节 未来路街道694
第七节 北林路街道695
第八节 花园路街道696
第九节 杜岭街道697
第十节 经八路街道698
第十一节 南阳新村街道699
第十二节 南阳路街道700
附录702
首届志书勘误表及补遗702
重点文献辑存703
索引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