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逻辑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逻辑学概论
  • 何向东主编;刘邦凡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7821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逻辑-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逻辑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1节 逻辑学的对象1

1.1.1逻辑学的含义1

1.1.2思维、语言与逻辑1

1.1.3逻辑学的研究对象3

第2节 逻辑学的性质与作用7

1.2.1逻辑学的性质7

1.2.2逻辑学的作用9

第3节 逻辑学的发展10

1.3.1逻辑学的早期状况10

1.3.2逻辑学的现代概况14

第4节 学习逻辑学的方法16

1.4.1树立形式化观念,优化学习方法16

1.4.2把握逻辑学脉络,突出学习重点17

1.4.3认清逻辑学性质,理论与实际联系17

思考与练习18

第一部分 演绎逻辑21

第2章 命题21

第1节 命题的概述21

2.1.1命题的含义21

2.1.2命题与语句21

2.1.3命题与判断23

2.1.4命题的分类23

第2节 复合命题24

2.2.1复合命题的含义24

2.2.2真值形式、真值联结词、真值表25

第3节 复合命题的类型27

2.3.1负命题27

2.3.2联言命题28

2.3.3选言命题30

2.3.4假言命题34

第4节 几种特别的复合命题38

2.4.1以复合命题为支命题的负命题38

2.4.2多重复合命题41

第5节 复合命题之间的关系42

2.5.1用~、→定义其他真值联结词42

2.5.2用~、∧定义其他真值联结词43

2.5.3用~、∨定义其他真值联结词44

小结44

思考与练习45

第3章 复合命题推理49

第1节 复合命题推理概述49

3.1.1什么是推理49

3.1.2推理的有效性49

3.1.3推理的分类50

第2节 复合命题等值推理51

3.2.1复合命题的一般等值推理51

3.2.2复合命题的负命题等值推理54

第3节 联言推理57

3.3.1分解式联言推理57

3.3.2组合式联言推理58

第4节 选言推理58

3.4.1相容选言推理59

3.4.2不相容选言推理60

第5节 假言推理61

3.5.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61

3.5.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63

3.5.3充要条件假言推理65

第6节 几种常见的多重复合命题推理67

3.6.1假言连锁推理(纯假言推理)67

3.6.2二难推理(假言选言推理)68

3.6.3反三段论73

第7节 复合命题推理有效性的判定73

3.7.1复合命题推理有效性判定概述73

3.7.2真值表方法74

小结77

思考与练习77

第4章 命题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83

第1节 什么是命题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83

第2节 整推规则84

4.2.1整推规则概述84

4.2.2整推规则的应用89

第3节 置换规则91

4.3.1置换规则概述91

4.3.2置换规则的应用94

第4节 条件证明规则97

4.4.1条件证明规则概述97

4.4.2条件证明规则的应用100

第5节 间接证明规则104

4.5.1间接证明规则概述104

4.5.2间接证明规则的应用106

小结107

思考与练习107

第5章 词项与简单命题109

第1节 词项109

5.1.1词项和语词110

5.1.2词项和命题112

5.1.3词项的逻辑特征——词项的内涵和外延113

5.1.4词项的种类113

5.1.5词项在外延间的关系116

第2节 性质命题120

5.2.1性质命题概述120

5.2.2性质命题的种类121

5.2.3性质命题词项的周延性126

5.2.4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128

第3节 关系命题131

5.3.1关系命题概述131

5.3.2关系的对称性133

5.3.3关系的传递性134

5.3.4关系命题的量项135

小结135

思考与练习135

第6章 简单命题推理139

第1节 简单命题推理概述139

6.1.1简单命题推理的含义139

6.1.2简单命题推理的类型139

第2节 性质命题直接推理140

6.2.1对当关系推理140

6.2.2命题变形推理142

第3节 三段论147

6.3.1三段论概述147

6.3.2三段论的格与式149

6.3.3三段论的规则157

6.3.4三段论的省略式164

第4节 关系命题推理167

6.4.1纯粹关系命题推理167

6.4.2混合关系三段论169

小结170

思考与练习171

第7章 谓词逻辑175

第1节 谓词逻辑概述175

7.1.1简单命题的内部结构175

7.1.2量化命题的形式化180

7.1.3谓词逻辑的语言182

7.1.4谓词逻辑的语义188

第2节 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194

7.2.1一些基本的逻辑等值式194

7.2.2谓词逻辑的自然演绎系统概论196

小结207

思考与练习208

第8章 模态逻辑211

第1节 模态与模态命题211

8.1.1模态和模态词211

8.1.2模态逻辑分类213

8.1.3模态命题214

第2节 可能世界216

8.2.1可能世界的概念216

8.2.2可及性关系218

第3节 真理模态逻辑219

8.3.1模态三段论219

8.3.2模态命题逻辑系统K221

8.3.3模态命题逻辑系统T223

8.3.4模态逻辑系统K和T的语义223

第4节 道义逻辑224

8.4.1道义词、道义命题与道义逻辑224

8.4.2复合道义命题228

8.4.3传统逻辑的道义三段论230

8.4.4道义命题逻辑的系统D231

小结232

思考与练习233

第二部分 归纳逻辑237

第9章 归纳逻辑237

第1节 归纳推理概述237

9.1.1归纳推理的含义237

9.1.2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238

第2节 不完全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240

9.2.1不完全归纳推理240

9.2.2类比推理244

第3节 因果五法248

9.3.1什么是因果五法248

9.3.2求同法251

9.3.3求异法254

9.3.4求同求异并用法256

9.3.5共变法257

9.3.6剩余法258

第4节 概率与统计259

9.4.1基本概念259

9.4.2概率的三种解释260

9.4.3概率演算262

9.4.4统计推理264

第5节 归纳逻辑的综合应用266

小结269

思考与练习270

第三部分 逻辑思维规律与方法275

第10章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275

第1节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概述275

第2节 同一律276

10.2.1同一律的基本内容276

10.2.2同一律的作用277

10.2.3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278

第3节 矛盾律281

10.3.1矛盾律的基本内容281

10.3.2矛盾律的作用282

10.3.3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284

第4节 排中律285

10.4.1排中律的基本内容285

10.4.2排中律的作用286

10.4.3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289

第5节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关系290

10.5.1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联系290

10.5.2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区别290

小结291

思考与练习292

第11章 逻辑方法与科学解释296

第1节 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296

11.1.1定义296

11.1.2划分300

11.1.3限制与概括302

第2节 科学解释304

11.2.1科学解释的含义304

11.2.2科学解释的组成和结构306

第3节 假说311

11.3.1假说的含义311

11.3.2假说的类型312

11.3.3假说与推理的关系314

11.3.4假说的地位与作用318

小结319

思考与练习319

第12章 论辩322

第1节 论辩的概述322

第2节 论证323

12.2.1论证概述323

12.2.2论证的种类327

12.2.3论证的规则330

第3节 反驳334

12.3.1反驳概述334

12.3.2反驳的方法与种类335

第4节 论辩的原则与规则341

12.4.1论辩的原则341

12.4.2论辩的规则343

第5节 辩谬346

12.5.1辩谬概述346

12.5.2谬误的类型347

12.5.3破斥诡辩352

小结352

思考与练习353

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356

主要参考文献3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