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雷沛鸿基础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第5辑 第1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雷沛鸿基础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第5辑 第12卷
  •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选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
  • ISBN:780135741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雷沛鸿基础教育思想与教育文论选读 第5辑 第1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雷沛鸿民众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民众教育思潮的确立及演进1

(一)“民众教育”的提出1

(二)民众教育思潮的形成和确立2

(三)民众教育运动的扩展3

(四)民众教育的政治化及其衰落4

平民教育的性质与地位5

平民教育的宗旨与使命8

平民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1

(一)社会调查11

(二)四大教育12

(三)三大方式14

民众教育思潮诸流派及其主张15

(一)官方的民众教育主张15

(二)江苏教育学院的民众教育主张18

(三)平民教育派的民众教育观22

(四)乡村建设派的民众教育观24

(五)其他人士的民众教育观26

雷沛鸿的普及教育思想29

(一)国民基础教育的涵义及实施方案30

(二)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途径和要素32

(三)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经费筹措36

下篇 雷沛鸿教育文论选读41

工读主义与普及教育41

提议人雷沛鸿45

中国教育的新要求48

民众教育的自觉运动52

现代中国教育的两宗疑案(上)54

现代中国教育的两宗疑案(下)60

国民基础教育的基本概念64

妇女运动、社会运动与教育运动68

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下的互教与共学问题72

整个教育体系的演进74

前学龄教育与国民基础教育78

国民基础教育的特性81

(一)继续性82

(二)前进性82

(三)变异性84

(四)常动性84

(五)创造性86

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下的教育历程87

民族战争与民族教育(节录)92

国民基础教育的产生96

(一)哲理根据97

(二)社会基础99

办理国民基础教育的三个要素100

(一)引论100

(二)经济要素103

(三)组织办法105

(四)人才培养106

(五)结论108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流问题109

(一)引言109

(二)两类教育之区别讨论111

(三)各种调和办法113

(四)合流的主张113

国民中学制度之当前重要问题——从行政学理研究试探与解决国民中学制度之当前重要问题116

(一)介绍题目116

(二)讨论范围117

(三)国民中学因何故而建立119

(四)什么是国民中学的性质120

(五)怎样改造及健全国民中学制度125

(六)展望134

国民中学与学制改革134

(一)学制改革综观134

(二)国民中学的创制及其悬案的解答135

(三)国民中学的新姿态137

(四)国民中学对于学制改革的贡献142

(五)结论与建议149

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从教育学理研究、试探与解决国民中学教育之目的理想及措施问题151

(一)本篇研究题目151

(二)为什么国民中学有如许繁多复杂问题153

(三)谁是国民中学的施教对象160

(四)什么是国民中学的施教方针163

(五)怎样向导国民中学的教育发展168

(六)什么是国民中学的教育职责171

(七)什么是国民中学的教育使命174

(八)什么是国民中学的教育内容180

(九)什么是国民中学的教育方法181

(十)如何解决师资问题183

(十一)一个远景的透视183

“实事求是”的再估价184

科学发明的社会条件186

发扬理性的批判精神188

什么是构成大学大的特性190

(一)什么不能构成大学的“大”190

(二)什么是构成大学“大”的要素194

西江学院的世界文化基础——西江学院创设史的一章202

(甲)绪论202

(乙)本论203

(丙)结论2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