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史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3286872.jpg)
- 李资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416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78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690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史研究的现状和基本思路1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7
三、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史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1
上篇19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渊源19
第一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与法的理论19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与民族问题理论19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和发展20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与民族问题的科学含义23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与政策30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与国家和法律思想34
(一)民族和民族问题与阶级的关系34
(二)民族和民族问题与国家的关系37
(三)民族和民族问题与法律的关系38
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法律观42
(一)关于法的本质和根源43
(二)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44
(三)科学的权利与义务观47
(四)法学是国家学说的延长51
(五)法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53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制建设56
一、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56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57
(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概述62
(三)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性67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制建设70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制发展的历程70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体系的形成和确立76
(三)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法律化和制度化87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制的关系90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制的一致性91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制的区别95
(三)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制的关系98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法律渊源102
一、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法制建设102
(一)中国古代民族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102
(二)历代中央封建王朝的民族法制建设111
(三)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民族法制建设121
二、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民族法制128
(一)少数民族习惯法的产生和发展128
(二)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形式与内容131
(三)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功能与国家制定法137
三、西方多民族国家的自治立法与中国民族法制建设141
(一)自治立法目标与中国民族法制建设142
(二)自治立法原则与中国民族法制建设145
(三)自治立法内容与中国民族法制建设148
中篇155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研究155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探索与孕育时期(1921—1949)155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关于民族纲领的提出(1921—1927)155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内民族问题的早期探索156
(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必须与解决国际民族问题相结合158
(三)采取何种国家形式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提出了多种设想159
二、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民族法制建设(1927—1937)161
(一)土地革命时期民族地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161
(二)中华苏维埃政府民族法制建设的萌芽探索167
(三)工农民主政权民族政策法规的内容与实践170
三、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权的民族法制建设(1937—1945)192
(一)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自治政权的创建192
(二)抗日民主政权民族政策法规的内容与实践198
(三)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区域性自治政权法制建设的意义215
四、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民族法制建设(1945—1949)219
(一)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219
(二)人民民主政权民族政策法规的内容与实践223
(三)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与民族法制建设236
(四)《共同纲领》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241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创立与奠基时期(1949—1957)244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法制思想244
(一)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法制观的确立245
(二)毛泽东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法制思想249
(三)董必武的民族法制建设思想和实践255
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颁布与实施263
(一)《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制定264
(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265
(三)《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历史作用269
三、1954年《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271
(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271
(二)第一部《宪法》关于民族问题的相关规定275
(三)第一部《宪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新发展278
四、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规281
(一)关于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法规282
(二)关于规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法规282
(三)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法规283
(四)关于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利的法规283
五、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84
(一)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概念及特征284
(二)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单行法规285
(三)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单行条例286
(四)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地方性法规287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与屡遭挫折时期(1957—1976)289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思想的新探索与新发展289
(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探索290
(二)周恩来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法制思想294
(三)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与民族法制思想的新发展304
二、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311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中“左”倾错误的产生和纠正311
(二)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315
(三)十年建设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的新发展319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法制建设的严重倒退325
(一)民族工作指导思想“左”倾错误的极端发展326
(二)毛泽东等对民族问题的关注和“十年动乱”的深刻教训328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恢复与健全时期(1976—1992)331
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法制思想331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与法制观念的转型332
(二)邓小平的民族法制建设思想342
(三)乌兰夫的民族法制思想与实践355
二、1982年《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规定362
(一)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363
(二)关于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基本原则的规定365
(三)关于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367
(四)关于民族自治地方体制和自治机关的规定367
(五)关于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规定368
(六)关于国家帮助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的规定368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与实施369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与颁布369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内容370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特点和意义381
四、制定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规和规章387
(一)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387
(二)有关省制定的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规定391
(三)国务院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392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繁荣与发展时期(1992—)394
一、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法制思想394
(一)首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与跨世纪民族工作方针的制定395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思想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397
(三)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与民族法制建设406
二、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制建设410
(一)散杂居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权益保障法制的发展410
(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的制定和实施418
(三)《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制定和实施432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与完善444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的原因和原则444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的过程448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的主要内容449
(四)《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的重要意义453
四、其他法律规章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455
(一)关于自治区及其首府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455
(二)关于制定单行条例或地方性法规的规定456
(三)关于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及其工作的规定457
(四)关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原则规定457
(五)关于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规定458
(六)关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的规定459
(七)关于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定460
五、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461
(一)国务院实施自治法若干规定的制定过程461
(二)国务院实施自治法若干规定的主要内容463
(三)国务院实施自治法若干规定的重要特点467
下篇473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经验和对策研究473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473
一、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特点和功能473
(一)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474
(二)中国民族法制特有的社会功能476
二、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482
(一)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法规体系483
(二)初步形成了中国民族特色的立法机制和执行机制486
(三)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488
三、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489
(一)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法制建设489
(二)正确处理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制关系492
(三)充分考虑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494
(四)正确处理中央领导与尊重地方自治权的关系496
(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498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建设的对策研究501
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性501
(一)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502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503
(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要求506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509
二、中国民族法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15
(一)民族法制建设的基础理论比较薄弱516
(二)民族法规体系尚不健全不完善517
(三)民族经济法制建设的力度亟待加强519
(四)民族法规同其他法之间衔接不够521
(五)民族法制宣传不广泛和法制意识不强523
三、新世纪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对策思考525
(一)高度重视党的民族政策法制化的工作525
(二)进一步完善民族立法的体制和程序527
(三)提高全面推行依民族法行政的能力538
(四)完善民族立法与实施的监督机制和环节540
(五)加强民族法制的宣传和研究工作543
附录549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法规重要文献目录索引(1921—2005)54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重要文献目录索引(1949—2005)55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目录索引570
(一)自治州自治条例570
(二)自治县自治条例57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单行条例目录索引591
五、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研究篇目索引(1980—2005)616
主要参考书目671
后记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