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西三年游击战争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西三年游击战争史
  • 刘勉钰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004281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三年游击战争(1934~1937)-战争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江西三年游击战争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江西各革命根据地概况1

第一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1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2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4

第二节 中央苏区的创建与发展9

一、中央苏区的创建10

二、中央苏区的发展12

第三节 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14

一、信江革命根据地的开创15

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7

三、闽浙赣苏区的形成,苏区进入全盛时期20

第四节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22

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2

二、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发展26

第五节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30

一、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30

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发展32

第六节 闽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35

一、闽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35

二、闽赣革命根据地的发展38

第二章 向游击战争转变44

第一节 游击战争的准备44

一、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44

二、中共中央对留守中央苏区的部署与游击战争的准备48

三、中央苏区早期的游击战争57

第二节 中央苏区的沦陷与中央分局战略思想的初步转变66

一、正规战的继续失败与中央苏区的沦陷66

二、敌人侵占中央苏区后的暴行和反动统治的加强70

三、中共中央分局战略指导思想的初步转变71

第三节 遵义会议后的中央指示与留守苏区红军的战略转变77

一、中共中央的二月指示77

二、项英、陈毅组织九路突围,红军实现战略转变80

第三章 赣粤边的游击战争87

第一节 长岭会议,制定正确方针87

一、赣粤边游击区的地理环境与革命基础87

二、项英、陈毅上油山91

三、长岭会议94

第二节 保存自己,粉碎敌人的军事“清剿”96

一、国民党军对赣粤边“清剿”的部署96

二、挫败余汉谋的第一次“清剿”100

三、北山事件及其教训106

四、反封坑、反搜山斗争112

第三节 依靠群众,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119

一、敌人对赣粤边游击区的经济封锁119

二、打破敌人经济封锁的斗争121

第四节 扩大游击区域,发展革命力量126

一、抓住两广事变时机,扩大游击根据地126

二、九月决议129

第五节 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清剿”133

一、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第一次“清剿”的失败133

二、西安事变在赣粤边的反响134

三、粉碎敌第四十六师的第二次“清剿”136

四、梅岭事件138

五、敌第四十六师发动第三次“清剿”及其最后失败142

第四章 汀瑞边的游击战争145

第一节 汀瑞边游击战争的准备146

一、红都沦陷后的严酷形势146

二、汀瑞边游击战争的组织准备148

三、血染铜钵山152

第二节 独立的、分散的游击战争155

一、丝茅坪会议,游击战争的战略转变155

二、做好群众工作,充分依靠群众156

三、在党的领导下,三支游击队各自为战160

第三节 汀瑞边游击队在斗争中发展166

一、汀瑞游击支队的组建166

二、威震闽赣边的三次奇袭167

三、和平谈判及改编为新四军170

第五章 湘赣边的游击战争176

第一节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湘赣边军事斗争的部署177

一、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困境177

二、中共中央和军委的“七二三训令”177

三、红六军团西征180

第二节 国民党重兵“清剿”,红军游击队严重受挫182

一、国民党军的联合“清剿”182

二、游击战争初期的严重挫折184

三、湘赣省委书记陈洪时叛变192

第三节 棋盘山会议,湘赣边游击战争的转折点196

一、谭余保遇险196

二、棋盘山会议200

三、整编武装,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204

第四节 机动灵活,开创湘赣边游击战争的新局面207

一、飘忽不定,神出鬼没袭击敌人213

二、讲究策略,政治斗争与游击战相配合217

三、依靠群众,军民鱼水情219

第五节 转向合作抗日,游击队改编219

一、陈毅上山223

二、湘赣边红军游击队下山226

第六章 赣东北和皖浙赣边的游击战争226

第一节 红十军团的征战失败与红军挺进师的组建226

一、红七军团北上与红十军团的组建226

二、红十军团的出征与挫折230

三、红军挺进师的组建与开辟浙西南游击根据地235

第二节 闽浙赣省委战略方针的转变与游击战争的开展240

一、槎源坞会议240

二、赣东北游击战争的开展242

三、皖赣边游击战争的开展243

四、皖南游击战争的曲折245

第三节 彰公山游击根据地的建立247

一、省委领导重心转移到鄣公山247

二、各路游击队齐集鄣公山249

三、鄣公山会议与皖浙赣省委成立252

第四节 皖浙赣边游击战争的蓬勃发展253

一、皖浙赣独立团胜利出击253

二、赣东北游击战争的复兴255

三、皖赣边游击区的发展257

四、浙皖游击区的斗争和上浙皖、下浙皖游击战争的兴起259

第五节 击破国民党军队新的“清剿”261

一、国民党军新的“清剿”部署261

二、皖浙赣省委的失误与受挫262

三、游击队与群众坚持斗争,共渡难关265

第七章 闽赣边区的游击战争268

第一节 转入游击战争268

一、闽赣、闽北面临的严峻形势268

二、主动撤出大安271

三、重建独立师276

四、反叛徒斗争279

第二节 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283

一、在饥寒交迫中283

二、黄龙岩会议288

三、挺进敌后,开辟新区291

四、洞宫山会议和闽赣省委成立298

第三节 全面粉碎国民党军新的“清剿”299

一、时局的转换299

二、国民党军在闽北增兵301

三、组织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303

第八章 湘鄂赣边的游击战争308

第一节 湘鄂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308

一、“六七月事件”308

二、敌人在湘鄂赣苏区的暴行311

第二节 恢复红十六师,开创新局面313

一、八月紧急会议313

二、重建红十六师315

三、扩大红军运动的深入开展317

四、红十六师五个月连战皆捷319

第三节 麦市河突围,转入敌后游击324

一、敌人六十余团大举“清剿”324

二、麦市河三路突围326

三、红十六师余部向东南行动受挫与国民党军的分区“清剿”329

四、盖板洞会议,转变战略方针332

五、再次恢复红十六师,三度深入敌后335

第四节 把握时机,重整队伍抗日340

一、三界尖会师失利与方步舟叛变340

二、申明抗日救国主张343

三、积极准备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和谈345

第九章 南方国共合作谈判,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347

第一节 红军游击队改编的由来347

一、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47

二、改编红军游击队的决策351

三、游击区争取合作抗日的斗争353

第二节 南方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359

一、中共中央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359

二、中央分局及赣粤边特委同国民党江西地方当局的谈判361

三、汀瑞边游击队与国民党瑞金当局的谈判368

四、闽赣边游击区与国民党江西地方当局的谈判371

五、湘鄂赣边游击区与国民党地方当局的谈判374

六、皖浙赣边游击区与国民党地方当局的谈判376

七、赣东北杨文翰游击队拒绝下山377

第三节 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379

一、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379

二、新四军军部成立385

三、南方红军游击队下山改编390

四、新四军奔赴抗日最前线408

附录一 大事记412

附录二 江西三年游击战争中牺牲的部分高级干部名录468

后记4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