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人诞生图研究 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人诞生图研究 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3291239.jpg)
- (日)吉村怜著;卞立强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5338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52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570页
- 主题词:佛教-美术史-东亚-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人诞生图研究 东亚佛教美术史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天人诞生图像研究3
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研究3
一 序论3
二 关于人中像的记载3
三 人中像的形态6
四 异形的卢舍那佛8
五 西域发现的人中像13
六 云冈第十八窟本尊像16
云冈石窟中莲华化生的表现22
一 序论22
二 天莲华中神圣的诞生22
三 窟顶——净土的天空26
四 莲华化生像的诸相28
五 愿生净土的思想33
云冈石窟中莲华装饰的意义36
一 序论36
二 莲华——生命的象征37
三 莲华座思想40
四 莲华——光明的象征43
五 结语47
龙门北魏窟天人诞生的表现50
一 序论50
二 龙门式天人的出现51
三 装饰龙门世界的天莲华53
四 如蝴蝶般羽化的天人55
五 石窟顶棚上的新式天人59
六 结语61
巩县石窟的化生图像64
一 巩县石窟的创建64
二 巩县石窟的营造顺序64
三 净土的圣者诞生66
四 两种系统的天人诞生图70
五 顶棚装饰——净土的天空73
六 结语77
百济武宁王妃木枕上所绘的佛教图像80
一 武宁王陵的发现80
二 武宁王的出生秘话80
三 中国南朝文化对百济的影响83
四 王妃木枕上所绘天人诞生图85
五 变化生是南朝的创造88
六 结语90
天寿国绣帐和金铜灌顶幡上的天人诞生图像93
一 序论93
二 天寿国绣帐是否是净土图94
三 金铜灌顶幡大幡上所绘的天人诞生图98
四 关于金铜小幡102
五 结语104
论南北朝佛像样式史107
一 序论107
二 梁武帝制作的佛像107
三 南朝样式对北魏龙门的影响109
四 南齐帝陵砖画上的天人像110
五 中国佛像样式的南北问题116
六 结语120
敦煌石窟中天人像的系谱123
一 序论123
二 敦煌的西方系统图像124
三 敦煌的初期汉化与正式汉化130
四 敦煌南朝系统天人像的流行133
五 敦煌南朝系统天人像的消失140
六 结语144
南朝天人图像向北朝及周围各国的传播147
一 序论147
二 南朝天人诞生图的产生147
三 南朝式天人向北魏的传播151
四 南朝式天人传播到北朝全境154
五 南朝文化向朝鲜三国的传播157
六 南朝佛教文化向日本的传播160
第二部 止利样式起源南朝论167
论止利样式起源南朝——止利式佛像的源流167
一 序论167
二 北魏式传播日本说的矛盾167
三 南朝式佛像对日本的影响169
四 南朝文化圈的扩大172
五 鞍作止利的家系174
六 结语177
法隆寺献纳宝物王延孙造光背考181
一 序论181
二 认为高句丽制造说182
三 铭文的形式185
四 王延孙的出身187
五 飞天光的样式190
六 结语193
论龙门样式起源南朝——答町田甲一的批评197
一 序论197
二 云冈样式的定义198
三 绅带式佛衣的起源202
四 龙门样式的定义205
五 从北魏风格到南朝风格210
六 结语——南朝佛像对北朝的影响213
成都万佛寺址出土佛像与建康佛教——关于梁中大通元年铭印度式佛像217
一 序论217
二 梁中大通元年铭释迦造像记的研讨218
三 建康佛教和成都佛教的差距222
四 梁朝益州刺史的奉佛事业227
五 建康与成都之间的漕运231
六 结语234
日本早期佛教像中梁、百济样式的影响240
一 序论240
二 南朝佛教向百济的传播241
三 佛教传来时的外国像243
四 飞鸟寺的根本本尊像251
五 南朝文化圈的扩大256
六 结语261
止利式佛像与南朝样式的关系——答冈田健的批评266
一 序论266
二 止利样式起源南朝说的原委267
三 南朝人在佛教传来时的活跃270
四 陈样式向日本的传播276
五 止利式佛像上所见的南朝特征282
六 结语289
试论飞鸟白凤雕刻史——对一个时代一种样式理论的疑问294
一 序论294
二 止利样式和非止利样式并存295
三 推古朝新的外来样式301
四 我国输入的隋唐样式308
五 飞鸟白凤雕刻的时代划分315
六 结语320
第三部 个别研究(中国)327
论仙人的图形——关于法隆寺金堂药师如来台座上墨画飞仙图的疑问327
一 序论327
二 仙人的意义328
三 仙人外貌的特征330
四 南北朝时代的仙人像332
五 日本古代的仙人像341
六 结语344
天人的词义与中国的早期天人像348
一 序论348
二 对“飞天”这个名称的疑问349
三 经典中所见的天人的用例352
四 意味着神仙的天人356
五 中国的早期天人像359
六 结语365
南朝的法华经普门品变相——刘宋元嘉二年铭石刻画像的内容368
一 序论368
二 画像的概貌368
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变相372
四 通往彼岸的桥378
五 结语380
论云冈石窟编年——批评宿白、长广学说383
一 序论383
二 护国寺、崇教寺石窟问题384
三 云冈石窟分期论的争论点387
四 第五、第六双窟的完成年代391
五 云冈艺术的特质——徙民文化395
六 南朝文化向北魏的传播399
七 云冈石窟艺术的各种问题403
八 结语409
昙曜五窟营造工程探讨414
一 序论414
二 地形及地质概要415
三 探讨条件416
四 主要工程数量418
五 工程时间、作业人数的计算421
六 全部工程、工人数431
七 劳动力的合理使用433
八 结语438
论昙曜五窟——昙曜五窟营造顺序441
一 序论441
二 昙曜五窟的开凿年代442
三 五窟的概况444
四 最初的营造计划和施工中的事故449
五 五窟与五帝的关系453
六 切断供养者像的怪事459
七 结语466
洛阳永宁寺塔址出土的塑像471
一 永宁寺塔的发掘471
二 永宁寺塔的结构471
三 塔基出土的遗物474
四 根据《洛阳伽蓝记》加以复原479
五 永宁寺塔的结局482
再论卢舍那法界人中像——华严教主卢舍那佛与宇宙主的释迦佛485
一 序论485
二 人中像的新资料和最早的记录486
三 法界人中像的词义491
四 身上图示五趣、六道的卢舍那像496
五 身上图示十方三世诸佛的卢舍那像501
六 结语506
第四部 个别研究(日本)513
玉虫厨子台座供养图上所绘的奇迹513
一 序论513
二 台座供养图解说514
三 按异时同图法的解释516
四 供养器具的出现519
五 结语——佛国土幻想523
东大寺大佛开光会与佛教传来日本二百年525
一 大佛开光会的各种活动525
二 营造大佛的经过525
三 开光会当天的大佛状态527
四 大佛未完成状况下举行开光会的原因529
五 像法的中兴531
六 结语——佛教宿命论的年代观533
关于药师寺佛足石记与书写者“神直石手”536
一 佛足石与佛足石记536
二 佛足石记全文536
三 第二铭难解的词句540
四 关于书写者神石手543
五 结语——制作状况546
日文版后记&吉村怜549
译后记&卞立强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