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气压气体放电及其等离子体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邵涛,严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5744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11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630页
- 主题词:大气压气体放电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气压气体放电及其等离子体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放电及等离子体基础3
第1章 等离子体基础和气体放电理论&欧阳吉庭3
1.1引言3
1.2等离子体的一般性质4
1.2.1离子密度和电离度4
1.2.2电子温度和离子温度5
1.2.3等离子体的准电中性5
1.2.4等离子体鞘8
1.2.5放电等离子体中的基本过程9
1.2.6带电粒子的迁移和扩散11
1.3气体放电理论14
1.3.1汤生放电理论15
1.3.2流注放电理论19
1.3.3汤生放电与流注击穿之间的过渡26
1.4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27
1.5小结29
参考文献30
第2章 大气压射频气体放电数值模拟&张远涛31
2.1引言31
2.2常用理论与算法34
2.2.1描述大气压容性射频放电的基本方程34
2.2.2以电流为输入参数的流体模型38
2.2.3以电压为输入参数的流体模型40
2.2.4以功率为输入参数的流体模型42
2.2.5粒子种类与反应集合的选择43
2.3放电物理特性的数值模拟45
2.3.1放电模式及其转化45
2.3.2频率效应与尺度效应49
2.3.3射频微等离子体的结构51
2.3.4脉冲调制射频放电等离子体52
2.4放电化学活性的数值模拟56
2.4.1主要活性粒子的演化特性56
2.4.2活性粒子产生的频率与尺度效应60
2.4.3脉冲调制对活性粒子的影响62
2.5小结63
参考文献64
第3章 纳秒脉冲放电粒子模拟&李永东 刘纯亮68
3.1引言68
3.2粒子模拟技术70
3.2.1粒子模拟的基本原理70
3.2.2纳秒脉冲放电物理过程的建模方法77
3.3模拟计算与分析80
3.3.1流注放电产生逃逸电子的粒子模拟80
3.3.2纳秒脉冲电晕放电粒子模拟89
3.4小结95
参考文献96
第4章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中的分岔与混沌现象&戴栋99
4.1引言99
4.2不对称周期一放电102
4.2.1实验装置与步骤104
4.2.2实验结果与分析105
4.3倍周期分岔及通往混沌路径112
4.4准周期态放电116
4.5李雅普诺夫指数计算及混沌现象的判定119
4.5.1李雅普诺夫指数120
4.5.2时间序列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的计算方法121
4.5.3小波分解122
4.5.4计算与分析123
4.6结论127
参考文献127
第5章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杨德正 王文春130
5.1引言130
5.2国内外研究现状132
5.3针板电极结构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134
5.3.1光谱诊断实验装置134
5.3.2放电图像及发射光谱137
5.3.3电压极性和脉冲峰值对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影响140
5.3.4电晕放电发射光谱强度空间分布141
5.4板-板电极结构大气压DBD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143
5.4.1正弦交流驱动下He均匀放电发射光谱143
5.4.2大气压空气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146
5.4.3添加Ar、He及O2对氮气放电发射光谱的影响147
5.5等离子体温度测量与诊断151
5.5.1振动温度与转动温度诊断原理151
5.5.2电极间隙、脉冲峰值电压和脉冲宽度对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的影响154
5.6小结157
参考文献158
第二篇 放电及等离子体特性163
第6章 大气压介质阻挡均匀放电&罗海云 王新新163
6.1 DBD研究概况163
6.1.1引言163
6.1.2 DBD的研究历史与现状165
6.1.3均匀放电的界定与必要条件169
6.2大气压惰性气体介质阻挡均匀放电特性172
6.2.1放电特性与放电属性172
6.2.2放电演化过程175
6.2.3放电光谱及彭宁电离181
6.3大气压氮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184
6.3.1均匀放电的获得184
6.3.2放电属性186
6.3.3工作区间与击穿电压187
6.4大气压空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188
6.4.1驻极体薄膜十丝网电极结构188
6.4.2使用陶瓷片作为介质材料192
6.5小结195
参考文献196
第7章 大气压下纳秒脉冲弥散放电&章程 邵涛 严萍200
7.1引言200
7.2国内外研究进展201
7.3纳秒脉冲弥散放电特性研究204
7.3.1纳秒脉冲气体放电特性204
7.3.2弥散放电影响因素分析207
7.3.3弥散放电的维持电压范围212
7.4纳秒脉冲弥散放电的电特性分析215
7.4.1传导电流的计算215
7.4.2传导电流影响因素分析219
7.5纳秒脉冲弥散放电的机理探索221
7.5.1弥散放电与逃逸电子221
7.5.2弥散放电与粒子密度224
7.5.3弥散放电形成机理226
7.6小结229
参考文献230
第8章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流动控制&车学科 聂万胜 邵涛234
8.1引言234
8.1.1技术原理234
8.1.2实验研究方法237
8.1.3数值模拟方法238
8.2表面介质阻挡放电流动控制机理242
8.2.1等离子体流动作用机理242
8.2.2等离子体体积力产生机理243
8.3临近空间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248
8.3.1纳秒脉冲放电过程248
8.3.2高度对放电的影响251
8.4地面纳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256
8.4.1施加电压、脉冲频率及电极参数对放电特性的影响256
8.4.2放电传输电荷及脉冲能量特性259
8.5地面亚微秒脉冲放电等离子体262
8.5.1诱导漩涡的产生过程262
8.5.2脉冲重复频率和数量对诱导漩涡的影响266
8.6小结268
参考文献269
第9章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江南 曹则贤272
9.1引言272
9.2等离子体射流的基本特性276
9.2.1实验装置276
9.2.2氦气石英管共轴DBD的基本电特性277
9.2.3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射流280
9.2.4电荷溢流现象282
9.3等离子体子弹传输特性284
9.4等离子体-气流相互作用289
9.5氦气与氩气冷等离子体射流的比较291
9.6彭宁效应在冷等离子体射流中的作用295
9.6.1实验296
9.6.2讨论299
9.7小结301
参考文献302
第10章 等离子体高能合成射流&夏智勋 罗振兵 王林306
10.1引言306
10.2设计思想308
10.3国内外研究进展310
10.4等离子体高能合成射流数值模拟312
10.4.1数值模拟方法313
10.4.2能量效率及工作特性316
10.4.3参数影响特性320
10.5等离子体高能合成射流实验323
10.5.1实验系统与方法323
10.5.2激励器放电特性325
10.5.3射流流场特性及参数影响规律327
10.6三电极等离子体高能合成射流激励器334
10.6.1激励器设计及工作过程334
10.6.2不同环境气压下放电特性336
10.6.3不同环境气压下流场特征338
10.7小结340
参考文献341
第11章 射频介质阻挡放电与脉冲射频等离子体&刘大伟345
11.1引言345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346
11.3射频绝缘介质阻挡放电348
11.3.1电子加热机制348
11.3.2 y模式下的扩散放电模式352
11.3.3电特性及动态过程356
11.3.4射频介质阻挡放电同金属电极放电对比360
11.3.5射频介质阻挡放电的模拟计算364
11.4脉冲射频等离子体368
11.4.1脉冲调制射频介质阻挡辉光放电模式368
11.4.2脉冲放电模式转变和脉冲射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O(5P1)产生机制372
11.4.3脉冲射频等离子体射流推进特性377
11.5小结380
参考文献381
第三篇 放电及等离子体应用385
第12章 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方志 邵涛385
12.1引言385
12.2等离子体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及原理387
12.3国内外研究进展390
12.4 DBD表面亲水改性392
12.4.1丝状模式DBID改性392
12.4.2均匀模式DBID改性395
12.4.3功率密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399
12.4.4纳秒脉冲下丝状和均匀模式改性效果对比402
12.5 DBD表面憎水性改性404
12.5.1提高玻璃表面憎水性404
12.5.2提高有机玻璃表面憎水性408
12.6等离子体改性机理探索411
12.6.1亲水性改性机理411
12.6.2憎水性改性机理413
12.7小结414
参考文献415
第13章 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李杰 商克峰 鲁娜 吴彦418
13.1引言418
13.2液体放电等离子体过程419
13.2.1液体电击穿过程419
13.2.2液体电击穿机理420
13.3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研究进展421
13.3.1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物理与化学特性421
13.3.2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424
13.4几种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方法425
13.4.1水中多针-板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425
13.4.2水中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流注诱导TiO2提高水处理效果427
13.4.3气液联合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水处理432
13.4.4介质阻挡型气相放电等离子体活性物质注入水处理435
13.4.5活性炭吸附-等离子体氧化联合处理废水437
13.5小结441
参考文献442
第14章 大气压等离子体在医学中的应用&刘定新446
14.1引言446
14.2发展历史448
14.3基本原理450
14.3.1等离子体细胞生物学基础450
14.3.2等离子体生物化学基础453
14.3.3等离子体动物与临床试验基础459
14.3.4医用等离子体源及其基本特性463
14.4研究现状与前沿问题467
14.4.1医用等离子体化学特性的定量分析与控制467
14.4.2等离子体生物效应的选择性效果及其分子机制470
14.4.3等离子体医学应用与等离子体源的发展现状472
14.5小结477
参考文献478
第15章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在改善气动特性中的应用&吴云 李应红 梁华484
15.1引言484
15.2国内外研究现状485
15.3 DBD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486
15.3.1正弦波DBD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487
15.3.2纳秒脉冲DBD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特性491
15.4提高抑制流动分离能力的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原理504
15.4.1基本原理504
15.4.2等离子体冲击气动激励机理505
15.4.3提高抑制流动分离能力的数值仿真505
15.4.4实验验证509
15.5小结514
参考文献515
第16章 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在生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李和平 邢新会 张翀519
16.1概述519
16.1.1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简介519
16.1.2微生物诱变育种的发展趋势及对育种技术的要求521
16.2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源物理特性研究525
16.2.1等离子体产生方法525
16.2.2环境空气对等离子体特性影响528
16.3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射流生物学效应533
16.3.1等离子体射流对生物体遗传物质的作用效果534
16.3.2等离子体射流对蛋白质的作用效果537
16.4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研究进展538
16.4.1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生物诱变仪研制539
16.4.2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应用540
16.5小结544
参考文献544
第17章 大气压分区激励等离子体反应器阵列及其高级氧化技术应用&张芝涛 白敏冬 俞哲 田一平548
17.1引言548
17.2国内外研究现状549
17.3大气压平板等离子体反应器及其特性550
17.3.1平板等离子体反应器550
17.3.2放电模式560
17.3.3尺度放大效应及其成因573
17.3.4分区激励技术574
17.4高级氧化技术应用576
17.4.1高级氧化技术应用模式576
17.4.2船舶压载水高级氧化处理技术应用578
17.4.3生活饮用水高级氧化处理技术应用580
17.5小结582
参考文献583
第18章 高压脉冲电场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张若兵 陈杰 王黎明586
18.1引言586
18.2国内外研究现状589
18.3高压脉冲电场设备及其关键技术593
18.3.1脉冲电源593
18.3.2 PEF处理室及放电问题596
18.3.3 PEF技术杀菌过程中的电极腐蚀600
18.4高压脉冲电场应用603
18.4.1在液态食品杀菌中的应用603
18.4.2在钝酶和食品货架期品质保持中的应用606
18.4.3在胞内物质提取和其他方面的应用607
18.5小结609
参考文献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