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稗类钞 第2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稗类钞 第2册
  • 徐珂编撰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6815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974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稗类钞 第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礼制类477

皇帝典学477

皇子典学477

上书房课程478

讲官设坐478

圣祖举行经筵大典478

高宗御经筵479

曾文正请复日讲旧典479

高宗拟举行三老五更礼479

高宗临雍讲学480

文宗临雍讲学480

儒臣进讲于两后480

祕阁曝书481

大婚礼节481

大婚时之门禁482

德宗大婚奁单483

选后484

选妃485

选宫女485

谕旨诰命486

谕旨所用之字486

制诰限句486

譔拟文字487

票拟487

封赠487

德宗咨本生父488

赐御书488

郊劳488

大臣见诸王不得长跪489

抱见489

请安489

端茶送客490

内臣召对490

奏事490

拜摺491

令藩臬面陈章奏492

遵例自呈492

呈缴硃笔奏摺492

预用空白493

供奉各事493

伊里494

孝钦后变更妃嫔扈从之制494

塞宴蒙古495

大蒙古包宴495

青海蒙古会盟之礼496

俸薪497

养廉497

奏定州县陋规497

准带护卫仆从498

外官准带家人498

官吏仪卫498

伞蓋499

武职上司不得笞辱属弁499

标题太平无事499

牌子档子500

图片册档500

禁妇女裹足500

丧仪501

满洲丧礼501

旗员丁忧502

旗奴为旗主丧事司鼓503

武职无三年终丧之制503

冯柯亭以礼事亲504

李鸿藻两请终丧504

供忌辰牌505

帝后忌辰禁嫁娶505

孝全后諡号505

给諡郑重505

拟諡506

特諡506

諡重文字506

諡重正字506

諡重襄字507

諡文正者八人507

小臣得諡507

妇人得諡507

諡上冠八字508

坛班508

坤宁宫祀神508

射牲509

遣官祭告嶽渎509

救护日月510

祷雨511

国初祭仪尚右513

袷祭捧帛爵用近支王公513

皇后入庙514

祧庙514

致祭赐奠之仪514

度支类515

足国帑515

同光度支琐闻515

光绪辛丑回銮之直隶用款518

范文肃定赋税518

减赋518

朱文端请永杜加赋519

免租税漕粮519

范承勋奏除蒙番赋籍520

耗羡归公520

沈端恪力争耗羡归公之议520

西康粮税521

田法521

关税522

海关常关522

梧州关523

花子关523

重征洋米税523

活税死税524

粤东税契524

扬州盐课525

王文恪整理盐纲525

李仲昭劾办舞弊鹺贾526

陶文毅整顿两淮盐法526

釐金526

金安清办釐捐527

法越战前之粤西釐税528

洮南货币528

甘肃货币529

新疆货币529

西藏货币530

钱法源流530

当十大钱531

咸同光宣四朝钱法之变更532

诸寇钱文533

钞票533

吉林官帖533

洋钱名称不一534

禁用日本宽永钱534

令民称贷公家534

左文襄倡借洋债535

捐输始于开国535

王文简处置赀郎之意见536

阿五捐米助饷536

开捐免保举例537

饷生537

衡州九釐饷537

张澄斋发藏粟537

索还捐银538

空白部照538

咸丰朝诸臣奏请开捐538

马草生员539

捐纳流品之杂539

永远停止捐纳539

毕秋帆发库银赈济540

屯漕类541

营田事例541

陕省屯田之利541

伊犂屯田541

哈密屯田543

富俊开垦双城堡543

青海垦务544

漕弊545

蔡襄敏除漕弊546

苏漕547

折漕548

汰除苏属漕规548

杨勤?理漕548

县官不愿收漕549

胡文忠祛百年漕弊549

漕变549

海运550

海运道里551

海运视河运为省552

仓米553

教育类554

列圣重学554

世宗设宗学555

世宗设八旗官学555

国子监立经义治事斋556

琉球遣子弟来学556

汪文端训士556

山西大学堂557

水师学堂557

蒙古教育558

纒生以入学堂为当差558

川边关外学务559

云南土司辖境之教育559

瑜妃论女学堂560

台湾社师560

南洋公学560

叶成忠兴学561

杨斯盛兴学561

武训兴学563

李凤林兴学564

女尼诚修兴学565

顺天书院金台书院565

正音书院566

雷翠庭创?峰书院567

叶南雪主讲越华书院567

唐确慎主讲金陵书院567

黄彭年主讲莲池书院568

万刘主讲龙门书院568

李胡曾建书院之用意569

广雅书院569

于荫霖演讲于敬敷书院570

钦派孝廉书院山长570

蒋果敏设义塾570

王子江设义塾571

我邓先生571

北学南学关学571

学约戒约572

施愚山讲学572

彭勤止讲学572

孙诒经授德宗读573

贾桢课恭王573

道人教年羹尧573

凌晓楼为塾师574

秋水园改家塾574

太祖教训诸公主575

高宗训十一阿哥575

高宗教孙575

宫训图576

孝钦后讲诗书576

八旗家庭教育之礼法576

张杨园家教之严577

朱竹垞析产时之家教577

王匡庐教子578

韩旭亭教子578

郑板桥教子578

阮文达教子579

炳半聋教子579

万承苍受胎教579

崑山三徐受母教580

汪文端受母教580

尹元孚母作女训580

钱文端母夜纺授经581

毕秋帆母训子诗581

洪稚存母机声灯影图582

张姜氏教子582

鄂文端诫弟582

考试类584

以科名奔走天下士584

万寿开科原始584

考试用五言八韵诗585

科场加恩大员子弟585

考试功令之严586

搜检586

考试送关节587

考试送诗片587

考官恶触家讳588

文武互试588

老年科目588

宗室科举始于康熙589

八旗科举始于天聪589

旗汉考试同场591

土司子弟得与考试591

苗人得与考试591

畲客得与考试591

么些得与考试592

随场去取592

圣祖谕出各种题目592

张文和阻废制义592

舒赫德请废制义593

考试改策论595

考试复用四书文595

考试用策论595

废科举595

和尚之孙应举596

潘襄易名应试596

谢金圃各项考试之得士597

杨沂秀考试必第五597

穆彰阿之对于荐卷597

童试598

童试有一条葱598

道考院考598

廩生保童生599

童翰林599

老童入场卖警句600

宗室小考试满语弓马600

邓廷桢屡躓童试600

县府考有覆试601

县试文破题601

潘文恭应县试601

李申耆应县试602

谭玉生应县试602

县试题为莫春在602

王述庵重游泮水603

县试题指焉为马603

孔宪教为县试老童604

易三短子不得应县试604

胥吏子应县试604

县试题解605

姚石甫府试第一605

彭刚直应府试606

府试趣题606

府试文限三百六十字607

黄祖颛应浙江院试607

康熙朝旗童应院试之多608

院试文之快短明608

吴改堂冒籍应院试609

黔院试自为府籍610

俞长城背贴院试文610

汪廷玙应院试610

彭文勤命院试题610

宋芷湾代人应院试612

桂阳瑶人应院试613

阮文达阅院试夹带613

鲍双五以典故勉院试生613

李申耆应院试614

院试之试帖诗614

七十岁童生应院试614

吴大澂命院试题614

王西庄随父应岁科考615

岁科考忌翠珠字615

岁考卷批语616

满人岁考得賚绢616

岁考文作弹词体616

夏醴谷拔某生岁考616

岁考文杜撰古典617

蒋剑人岁考忘题617

张树声欠岁考618

黄漱兰考欠岁考生618

不葬亲不许科考618

陈文杰应经古试618

名廩保试经古619

以外国字入经古试卷619

李殿林评经古考卷语619

王笃以默经试士620

考古学之浙东三杰620

郑祖琛以古学覆试620

误解古学题义621

录遗试题622

陆清献试儒学诸生622

黄漱兰命优拔监题622

优贡622

诏举优生623

世宗谕学政以举优623

拔贡623

圣祖诏选拔624

世宗谕令六年选拔一次624

世宗谕杨可镜准作选拔625

谢金圃识拔汪容甫625

全谢山选拔625

江西某县拔贡626

恩贡岁贡626

世祖定乡会试试题626

钦命会试及顺天乡试题627

乡会试不重策627

乡会试五门发策题628

顺天乡会试荐卷加批628

乡会试有副榜629

青年乡会试科目629

宗室乡会试科目630

乡会试改策论表判630

乾隆后满洲乡会试科目630

乡会试之龙虎榜631

世宗复浙人乡会试631

世宗加恩乡会试士子632

乡会试中式不分经632

钱?石乡会试题同632

朱鸿灏乡会试题同名次同632

乡会试卷重公羊633

乡会试之号军633

游学生之进士举人634

补给游学生进士举人634

蒲留仙论乡试情形634

各省乡试之中额635

额定诸生乡试之名数636

杨某为歪头举人636

山左乡试之策637

旗人繙译乡试637

藩下诸生多得乡举638

随宦子弟得与所在地乡试638

圣祖特送潘蕴洪乡试638

朱文端乡试领解639

黄章百岁应乡试639

马世琪乡试缴白卷639

冯青门不应乡试640

张仕敬以文秀才举武乡试640

吴?改名失乡举640

乡试分编字号641

苏瑞一以治春秋捷乡试642

袁子才捐监应乡试642

朱文正十七得乡举642

顺天乡试卷多曳白643

顺天乡试拟题643

乡试落第举子谒主司644

乡试呈荐官卷644

刘凤诰改乡试卷644

顺天乡试之解元645

四书诗题同在乡试首场645

孙渊如得丙午乡举645

王健寒九十九岁应乡试645

乡试老少同榜646

沈惟熙未冠赐举人646

冯潜斋重赴鹿鸣647

浙江乡试误出经题647

杜奎炽书乡试策后647

房官误会乡试卷文648

魏默深得顺天乡举648

俞理初乡试红卷649

吴廷珪得江西乡举649

林文忠创设乡试信礮650

春凤池不得乡试魁选650

五人以关节得乡举650

江南乡试之丽六卷651

翁叔平喜骂乡试监生651

陆溶为歪头举人652

江南冬行乡试652

沧粟为人得乡举653

外人捐监应乡试654

王莘锄言阅乡试卷之难654

林旭十九得乡举654

广东乡试关节655

浙江乡试关节655

戕教地方停乡试656

新进士释奠656

顺治丙戌会试中四百名656

丙戌会试得人656

顺治己丑会试中四百名657

会试满汉分榜657

世祖念南榜举人之会试657

会试中额分省658

谢聘以会试落名不得与658

三进士皆贰臣658

准新进士自陈任吏与否659

韩文懿为会元659

陈文简奉旨会试659

丁腹松中进士而辞馆660

汪舍亭承父命赴会试661

蒋恭棐两宴琼林662

世宗谕令副榜会试662

世宗谕应试贡士语662

杜要徒步赴会试662

会试时皮衣不去面663

阎循观会试下第663

会试易表判为诗664

会试有贡士谢恩摺664

眭朝栋请复会试回避卷664

汪竺香会试不妄对664

会试名次已定复改665

新进士簪花礼665

高宗以五经试士665

凌廷堪成进士666

停会试明通榜666

会试搜落卷666

俞理初会试下第667

龚定庵会试之起讲667

龙汝言一体会试668

会试房考觅穆公子卷669

会试关节669

龚定庵魏默深会试下第669

曾文正为同进士670

会闱别试回避671

王壬秋不赴会试671

潘文恭重赐及第671

倪恩龄场前中进士672

张文襄憾不状头672

徐郙会试未搜检672

孝钦后拟作会试试帖673

会试卷用几希字673

王半唐会试诗出韵673

己丑会试错认颜标674

张季直会试见摈674

眉寿八进士674

壬辰会试误认颜标675

沈友卿甲午会试为房首675

以进士奖给日本人676

举人瀛台覆试676

谢焕章覆试革举人676

高宗临幸覆试场677

俞荫甫覆试冠多士677

莫宝斋监试列前茅678

朝考殿试重楷法678

朝殿卷文须齐脚679

德宗阅朝考卷而歎679

朝考避翠浪字679

禁殿试前进士颂联680

进士殿试之胪唱680

徐立斋殿试第一680

刘子壮殿试第一681

秦鉽殿试卷书法681

殿试之地址681

叶九来殿试被摈682

姜西溟殿试第三682

父子殿试对策682

殿试进呈十卷683

殿试策清汉合璧683

大臣子弟殿试皆三甲683

何义门为不殿试之翰林683

王敬铭殿试第一684

尹似村为殿试秀才684

殿试阅卷之圈685

王文端殿试第一686

任子田殿试为二甲首686

凤诰殿试给烛686

殿试进呈十二卷687

殿试有两传胪687

洪莹默写殿试策687

殿试之臣对臣闻688

苏人殿试多鼎甲688

陈继昌力疾应殿试689

殿试不宜专重字体689

崇文山殿试第一689

翁曾源殿试第一689

张文襄殿试对策690

殿试卷作颜字690

举人中书之殿试691

殿试卷有重字691

文道希殿试有笔误692

殿试各卷名次692

俞陛云殿试第三693

翰林散馆考试693

何焯以下等留馆693

梁启心恩免散馆694

钱文敏散馆曳白694

阎文介散馆列乙等694

圣祖试年羹尧694

考选南书房翰林695

纪文达应翰林馆课695

翰林大考始于雍正695

大考之升降696

汪廷玙以大考授讲学696

大考之黜陟696

法式善大考两降697

阮文达大考第一697

周兴岱大考四等697

周兴岱规避大考697

陈传经大考三等698

奎照奎耀同应大考698

大考第一之赋698

曾文正大考二等699

文宗命大考题699

万文敏大考第一699

文道希大考第一700

庶常大课不识诗题700

汪某试翰林得罪700

考差700

进士不得考差701

寿耆考差诗701

可毅考差被斥701

秦留仙应制詠鹤702

王文简应制赋诗702

翰林番上应制702

李中简应制诗得体704

特科704

各项特科之得人704

预各项特科之难705

大科词科705

圣祖诏开博学宏儒科705

圣祖优礼宏博举子706

康熙朝试宏博之宽707

彭羡门为康熙制科第一708

康熙制科有佳山堂六子709

杜傅得制科美授709

魏文毅羡康熙制科709

姜西溟不獲举制科710

乾隆制科给银两710

高宗优礼宏博举子710

祖孙同应制科711

乾隆制科试五题711

陈兆仑三次通籍712

刘海峰制科不第712

刘文定为乾隆制科首选712

胡天游试制科不第713

厉樊榭试制科不第713

汪后来以武人被荐制科713

高宗诏举经明行脩714

圣祖南巡召对赋诗714

高宗东巡召试714

世宗诏举孝廉方正715

德宗诏开经济特科715

德宗御书经济特科题716

经济特科覆试题716

张文襄阅经济特科卷717

王文勤恶经济特科717

周树模劾经济特科717

宋恕未应经济特科718

停经济特科718

复经济特科718

考职之大狱718

考试月官719

选人到官循例考试719

沈文肃甄别属官719

大臣面试教官720

黄漱兰出考教题720

考吏员720

考医士721

武备学校试论722

武生武举武进士722

刘天保以文生入武庠722

李国辅跑马三等723

武乡会试年分723

乙酉武闱之试卷723

王玉?为武三元724

马全前后武鼎甲724

武会试不停724

顾麟为武三元725

武进士误班降甲725

武科改试枪礮725

停止武试725

考试之籍贯726

粤寇欲开科以得人心726

粤寇考试分三场727

粤寇考试之题728

粤寇题纸728

粤寇考试之制义728

粤寇得麻城人为解首730

卜应期为粤寇开科之探花730

张申伯以平定江南文谄粤寇730

粤寇以考试杀诸生731

傅鸾祥应粤寇试732

兵刑类733

木兰行围讲武733

三藩善后之旗绿军制734

八旗735

汉军737

八旗侍卫教场737

旗兵比棍737

天祐军738

车骑营738

御营738

神机营739

勇健军739

广勇740

楚军740

王壮武军制741

湘军742

湘淮军制742

湘淮军饷744

淮军745

铭军为淮军第一大支746

吉军747

忠义军常胜军747

三省边防747

蒙古盟旗军制748

内蒙古748

外蒙古750

蒙古台站运输军队752

阿里克族兵制754

白塔信礮754

天津水师755

长江水师756

海军756

军报757

军需报销758

法越一役之军需758

营务处759

幕馆759

粤寇亦有军制760

问刑准用明律760

五刑760

刺字761

沈文恪请罢流徙乌喇新例762

高宗不宽钱永兴毙兄之罪762

阿文勤不修刑部则例762

邓嶰筠奏免颍州佥妻发配旧例764

薛云阶之法学764

沈文肃重典论治764

西河沿照例翻车764

华人不能出洋764

蒙古死罪案件765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刑法765

阿里克族刑法765

番例766

战事类768

太祖败叶赫哈达768

太祖攻翁鄂洛中矢768

何温顺助太祖败明师769

太宗败明师769

明降将为太宗力战769

太宗胜察哈尔770

吴三桂借兵满洲以击李自成770

大兵为十二骑所败772

王师平白头兵772

王师下江阴773

前后三藩战事773

马雄征孙延龄773

宋献策退日本兵775

邬景超平台湾776

赵忠襄平吴三桂777

彭春胜俄人于雅克萨778

小策凌败俄人780

圣祖亲征噶尔丹780

费扬古殪噶尔丹可敦阿奴781

孙襄武胜噶尔丹于昭莫多山781

朱廷珍施琅灭朱一贵781

年羹尧岳锺琪平青海783

傅尔丹讨准噶尔785

策凌大破准噶尔788

哈元生平乌蒙790

张广泗额保平苗疆795

傅恒征金川795

兆惠富德平准噶尔797

兆惠富德平大小和卓木803

杨应琚征缅808

鄂辉攻石峰堡809

乌大经征王伦809

阿桂平金川810

董天弼随征金川811

福康安柴大纪平台湾811

官军与郑氏战于台湾815

许世亨与安南人战815

福康安平廓尔喀816

嘉勇贝子征诸罗818

明亮平孝感教匪819

完颜岱击教匪820

傅鼐平苗820

二眼纛将军征川楚教匪821

亮禄征川楚教匪822

成德征川楚教匪822

札克塔尔征川楚教匪822

额勒登保平川楚教匪823

桂涵大败教匪825

李成隆平安南匪及凤尾帮匪826

李壮烈讨蔡牵826

王得禄邱良功平蔡牵827

煤黑子与林清战于大内828

平林清828

杨忠武征川楚教匪830

永芹以百馀人破回831

罗思举平赵金龙831

中英鸦片之战832

乌兰泰向荣围粤寇于永安835

黄印山平两杯茶教匪836

叶鸿驹督团与粤寇战838

陆建瀛委江宁于粤寇839

谢忠愍与粤寇战于天津842

讷尔经额为粤寇所败844

粤寇围鲍武襄于九江845

江忠烈与粤寇战于庐州845

卫佐邦尹达章平红巾846

曾文正失利于靖港之粤寇851

开隆阿勦粤寇852

塔忠武勦粤寇852

僧格林沁擒林凤翔李开方853

徐若洲率忠义军与粤寇战856

张忠武勦粤寇857

僧格林沁与英法人战于大沽857

叶名琛勦粤寇861

何桂清委苏常于粤寇863

胜保胜英法人于八里桥869

李义堂胜粤寇于独圩869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869

胡文忠多忠勇复安庆871

蒋果敏平广西粤寇871

僧格林沁与捻战872

易佩绅转战数千里872

邓仁堃父子与粤寇战873

田兴恕勦寇江西873

林夫人乞援保广信874

多忠勇与捻回战874

江苏官绅乞师勦粤寇875

李文忠败粤寇于上海876

朱氏败粤寇于龙华镇877

李文忠督水师攻粤寇878

僧格林沁平苗沛霖878

僧格林沁擒张洛行883

骆文忠擒石达开884

岑襄勤平云南回乱885

曾忠襄灭金陵粤寇888

鲍武襄刘壮肃勦捻892

冯元佐御回寇于渭北896

陈国瑞胜捻于陈州897

左文襄平新疆899

滇粤出师越南900

王镇邦与法人战于河口901

刘壮肃胜法人于基隆902

章高元胜法人于基隆902

宁裕明王德榜胜法人903

张春法胜法人907

冯子材胜法人908

张佩纶与法人战于马江909

孙开华胜法人于台湾912

张李成与法人战于台北912

李世鸿与法日战913

唐景崧遣将与日人战914

孙子堂与日人战于台湾916

聂士成胜日人于连山关917

孙钰胜日人于关外918

马玉崑胜日人于大同江上918

章高元与日人大战于蓋平919

丁汝昌与日人战于旅顺920

何占标勦陇回922

聂士成马玉崑与洋人战于畿辅922

孝钦后命德宗与八国联军宣战927

翠云娘与八国联军战928

某巡士谈庚子拳匪战事929

奉黑将军征多艾女寇930

桂抚征女寇931

武略类932

有武略者得巴图鲁932

汉族将才932

丹竹勇冠一军933

转菴和尚说韩大任就抚933

王文靖疏请诛吴应熊934

图文襄才略出众934

许氏精韬略935

蔡毓荣夙有将略935

十清端勦抚兼施936

希佛奇谋致胜936

半边红饶将略937

黄性震密陈平台方略937

施琅善水战938

漳浦蓝氏多将才938

宋荦镇抚?兵939

韩杰殷用兵合六韬939

王进宝降保宁贼939

高文良抚邓横苗940

年羹尧兵法940

岳锺琪谋定后战940

陈仙掌纵论形势941

策零知兵法942

鄂文端善将将942

海兰察进歼敌而退全师943

赛冲阿纪律严明943

黄文襄运粮之法943

宋元俊献三路进兵策944

阿文成独操神算944

阿文成移营先见945

梁朝桂斗才不斗力945

张芝元计除金川贼谍945

陆朗夫靖人心946

邹湘为年羹尧运筹946

阿文成能使部将用命947

赵翼知城不可弃947

福康安能用海兰察948

和琳济军食948

海兰察用兵善思948

陶世凤安反侧949

杨芳善谋949

刘清降川贼950

百菊溪降张保951

龙么妹有将略951

强忠烈首破李文成逆谋952

杨忠武用兵心术专一952

王廷赞以石子掷回953

长龄勾摄张格尔954

王廷兰献策954

葛壮节缉贼神算955

葛壮节妾有胆略956

齐慎为将帅才956

琦善用兵有神算956

江忠烈主截击957

某学使运石填城958

温壮勇能用民团958

李素贞谙兵法959

塔忠武论兵事959

周天爵为真将军960

张忠武用兵神化960

包立身避实击虚961

洋将亦为我用961

刘忠壮从军十八年962

僧忠亲王行军得民心962

欧阳小岑主移营东流963

王壮武善以少击众963

黎太守母指授方略965

胡文忠论捻965

胡文忠用多隆阿965

孙绍襄以兵法部勒枪船966

程忠烈用兵能相地势得士心967

鲍超善用游勇968

蒋果敏军用五色帜969

唐忠壮日巡诸营970

陈国瑞以少击众970

郑绍宗方曜勇敢善战971

冯子材谙悉边事972

吴大澂抚韩边外972

李文忠论以毒攻毒972

马玉崑论外兵973

黑丫头负殊勇973

萧三娘能马上指挥射9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