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曲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戏曲简史
  • 杨世祥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戏曲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戏曲的涵义及其历史分期1

第一章 戏曲的孕育4

第一节 先秦歌舞4

第二节 汉代百戏6

第三节 晋南北朝百戏10

第二章 戏曲的形成15

第一节 歌舞戏的产生与发展15

第二节 参军戏的产生与发展21

第三节 戏曲形成的社会条件27

第三章 宋辽金杂剧32

第一节 杂剧的渊源与发展32

一 北宋杂剧32

二 南宋杂剧37

三 辽杂剧40

四 金院本44

第二节 杂剧的内容46

第三节 杂剧的体制50

一 杂剧的基本样式50

二 演员的组织及其分工53

三 演出段数的安排56

第四章 宋元南戏58

第一节 南戏的产生与发展58

一 南戏的产生58

二 南戏的发展59

第二节 南戏的剧本创作61

一 南戏剧本概述61

二 《张协状元》与《宦门子弟错立身》67

三 高明的《琵琶记》70

四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77

第三节 南戏的舞台艺术84

一 戏班与演出84

二 音乐85

三 表演87

四 舞台美术90

第五章 元杂剧91

第一节 元杂剧的兴盛91

一 元杂剧概述91

二 元杂剧的形成92

三 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原因95

第二节 元杂剧的剧本创作101

一 概述101

二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103

三 王实甫的《西厢记》119

四 马致远的《汉宫秋》130

五 白朴的《墙头马上》与《梧桐雨》134

六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135

七 前期其他作家的作品137

八 后期作家及无名氏的作品143

第三节 元杂剧的舞台艺术146

一 演员与戏班146

二 演出场地与场面147

三 音乐148

四 表演153

五 舞台美术158

第四节 元杂剧的理论研究161

第六章 明代杂剧165

第一节 杂剧的发展与衰落165

第二节 杂剧的剧本创作170

一 前期作品170

二 后期作品174

第七章 明清传奇183

第一节 传奇的由来及其分期183

第二节 传奇的剧本创作185

一 概述185

二 《绣襦记》196

三 李开先的《宝剑记》196

四 梁辰鱼的《浣纱记》197

五 《鸣凤记》198

六 沈璟的《义侠记》199

七 汤显祖的《牡丹亭》与《邯郸记》200

八 高濂的《玉簪记》209

九 孟称舜的《娇红记》210

十 李玉的《清忠谱》212

十一 洪昇的《长生殿》216

十二 孔尚任的《桃花扇》224

十三 方成培的《雷峰塔》234

第三节 传奇的舞台艺术239

一 声腔剧种239

二 戏班与演员257

三 表演艺术259

四 舞台美术265

第八章 清代地方戏与京剧271

第一节 地方戏的兴起与昆曲的衰落271

一 地方戏的兴起271

二 地方戏的发展278

三 昆曲的衰落283

第二节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285

一 京剧的孕育285

二 京剧的形成287

三 京剧的发展291

四 京剧发展的原因297

第三节 地方戏与京剧的剧本创作298

一 剧本创作的繁荣298

二 剧本的思想内容300

三 剧本的艺术形式307

第四节 地方戏与京剧的舞台艺术312

一 音乐312

二 表演315

三 舞台美术318

第九章 少数民族戏曲320

第一节 概述320

第二节 藏剧320

一 藏剧的形成320

二 藏剧的剧目321

三 藏剧的舞台艺术325

第三节 吹吹腔329

一 吹吹腔的形成329

二 吹吹腔的剧目331

三 吹吹腔的舞台艺术333

第四节 侗戏334

一 侗戏的形成334

二 侗戏的剧目336

三 侗戏的舞台艺术338

第五节 壮族戏曲341

一 壮族师公戏341

二 广西壮剧343

三 云南的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345

四 壮剧的演出346

第六节 傣剧347

一 傣剧的形成347

二 傣剧的剧目348

三 傣剧的舞台艺术349

第七节 布依戏349

第十章 明清戏曲理论批评351

第一节 明代戏曲理论批评351

一 徐渭的戏曲批评352

二 李贽的戏曲批评352

三 潘之恒的戏曲批评354

四 王骥德的戏曲理论356

五 徐复祚的戏曲批评360

六 吕天成与祁彪佳的戏曲批评360

第二节 清代戏曲理论批评364

一 金圣叹的戏曲批评365

二 李渔的戏曲理论373

三 《消寒新咏》382

四 《梨园原》386

第十一章 晚清的戏曲改良运动390

第一节 戏曲改良运动的兴起390

第二节 戏曲改良运动的理论主张394

第三节 戏曲改良运动的剧本创作401

后记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