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 中 现当代篇 1911-200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 中 现当代篇 1911-2009
  • 曲六乙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1220521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031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戏剧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 中 现当代篇 1911-200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卷:现、当代篇537

第十章 民国时期(1911——1949)537

概述539

第一节 甘肃甘南藏戏(“南木特儿”藏戏)539

(一)甘南藏戏正名540

(二)甘南藏戏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541

(三)甘南藏戏的滥觞542

(四)甘南藏戏的形成与发展543

(五)甘南藏戏的剧目545

(六)甘南藏戏的音乐唱腔549

(七)甘南藏戏的舞台美术551

(八)甘南藏戏的演出习俗551

第二节 少数民族籍表演艺术家对发展京剧艺术的贡献552

(一)汪笑侬(满)553

(二)德珺如(满)559

(三)唐韵笙(满)561

(四)李万春(满)565

(五)厉慧良(满)567

(六)陈德霖(满)570

(七)程砚秋(满)572

(八)金少山(满)576

(九)傅小山(满)579

(十)马连良(回)580

(十一)侯喜瑞(回)583

(十二)雪艳琴(回)587

(十三)言菊朋(蒙)592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题材话剧594

(一)欧阳予倩的《黑奴恨》594

(二)郭沫若的《王昭君》和《孔雀胆》598

(三)老舍的《国家至上》603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上)(1949——1966)607

概述609

第一节 会议·观摩演出会609

(一)西南地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暨夏衍总结报告(1958)609

(二)云南省兄弟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大会(1962)612

(三)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1964)615

第二节 少数民族题材话剧621

(一)两位满族剧作家——老舍与胡可622

(二)郭沫若的《蔡文姬》630

(三)田汉的《文成公主》633

(四)曹禺的《王昭君》636

(五)包尔汗·沙希迪(塔塔尔)——天山之子638

(六)祖农·哈迪尔(维吾尔)——维族话剧的奠基者641

(七)乌·白辛(赫哲)的《赫哲人的婚礼》643

(八)超克图纳仁(蒙)的《金鹰》647

(九)黄凤龙(朝鲜)的“长白情结”649

(十)武玉笑的“天山情结”652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题材戏曲655

(一)赵纪鑫(满)的“草原情结”655

(二)杨森(彝)——彝剧创始人657

(三)薛恩厚(回)的评剧《金沙江畔》——兼议回族艺术家马泰661

(四)杨明(白)笔下的苍山洱海663

(五)石凌鹤的赣剧《西域行》667

(六)金素秋——少数民族京剧现代戏的先驱者669

第四节 历史的沉思672

(一)马连良(回)主演京剧《海瑞罢官》及其命运672

(二)京剧《四郎探母》的沉浮——兼议上党梆子《三关排宴》675

第五节 新兴少数民族剧种集锦681

(一)新兴少数民族剧种的发展道路682

一、松原满族新城戏682

二、楚雄彝剧685

三、阜新蒙古剧687

四、苗剧692

五、罗城仫佬剧695

六、环江毛南戏697

七、回族花儿剧700

八、傣族章哈剧和白族大本曲剧702

九、藏语话剧704

(二)新兴少数民族剧种的经验教训705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时期(下)(1978-2009)709

概述711

第一节 新时期少数民族戏剧的新生面711

(一)古装剧 神话剧 传统剧712

(二)历史剧 历史故事剧713

(三)现代戏717

(四)成就、不足与愿望718

第二节 文化部: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创作座谈会720

[附录]《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创作座谈会纪要》摘要723

第三节 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戏剧理论研讨会暨少数民族剧种调查报告727

(一)全国少数民族戏剧理论研讨会727

(二)少数民族剧种调查报告731

第四节 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738

(一)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1980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738

(二)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2001年9月1 5日至9月25日)739

(三)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2006年9月5日至9月25日)740

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述评741

第五节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的历史任务746

(一)承办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创作评奖(孔雀杯)746

(二)观摩与学术研讨会747

西藏拉萨第一届“雪顿节”(戏剧节)纪实747

西藏拉萨全国藏戏艺术学术研讨会纪实752

云南楚雄彝剧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实755

关肃霜诞辰八十周年纪念会纪实760

(三)建立授予学会大奖和单项奖机制771

河北省承德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圣旅》771

云南省4个剧院(团)分别演出的京剧《凤氏彝兰》、花灯剧《石月亮》、傣剧《南希拉》白剧《白洁圣妃》773

浙江婺剧团演出的婺剧《昆仑女》776

云南省京剧院演出的京剧《白洁圣妃》779

吉林松原满族艺术剧院演出的新城戏《洪皓》783

(四)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785

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述评785

第十三章 新时期代表性剧作家及其代表作品791

概述793

第一节 孙德民(蒙)与“山庄戏剧”794

孙德民的“深耕”潜质797

代表作之一:话剧《帘卷西风》799

代表作之二:话剧《十三世达赖喇嘛》802

第二节 黄南藏戏“三驾马车”——华本嘉(藏)、多杰太(藏)、高鹏804

代表作之一:藏剧《意乐仙女》812

代表作之二:藏剧《金色的黎明》815

第三节 石颖(满)——大凌河畔“木酒海”817

代表作:京剧《酒魂》821

第四节 马良华(回)——彩云之南的回族剧作家824

代表作之一:花灯剧《卓梅与阿罗》827

代表作之二:花灯剧《石月亮》830

第五节 “快乐的精灵”——常剑钧(仫佬)833

代表作之一:壮剧《瓦氏夫人》836

代表作之二:壮剧《歌王》838

第六节 博·白雅格拉其(蒙)与阿茹娜(蒙)的《满都海斯琴》840

代表作:蒙古剧《满都海斯琴》843

第七节 王福义的辽金历史剧系列846

代表作之一:黄龙戏《魂系黄龙府》849

代表作之二:满族新城戏《铁血女真》850

第八节 龙方:在布依族山区播种话剧853

代表作:布依族话剧《二月天》855

第九节 上海滩的传奇女性——李莉858

代表作之一:京剧《凤氏彝兰》862

代表作之二:白剧《白洁圣纪》865

第十节 鄱阳湖畔的才子——姜朝皋869

代表作:评剧《胡风汉月》872

第十一节 姚宝瑄的“西域情结”876

代表作:歌剧《张骞》878

第十二节 曹锐的“陇南情怀”882

代表作:陇剧《官鹅情歌》885

第十四章 当代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简述889

概述891

第一节 当代藏戏发展简述891

(一)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藏剧891

(二)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西藏人民的骄傲892

(三)青海省藏剧团——青藏高原的雪莲花896

(四)四川藏剧的崛起与繁荣900

(五)甘肃甘南藏剧发展的曲折历程907

(六)雪顿节(藏剧节)的恢复912

(七)藏剧理论研究的建树913

(八)插上金翅膀飞向全世界916

第二节 白剧的形成与发展920

(一)白剧的诞生920

(二)白剧在逆境中成长923

(三)白剧的发展繁荣期923

(四)白剧剧种的基本艺术特征929

(五)当代白剧老艺人931

第三节 新疆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933

(一)近代新疆少数民族戏剧概况934

(二)当代新疆少数民族戏剧概况938

第四节 蒙古族戏剧的发展944

(一)蒙古族戏剧的漫长孕育期944

(二)蒙古族戏剧的发展948

(三)蒙古剧的审美定位与艺术发展952

第五节 朝鲜族戏剧的发展954

(一)朝鲜族戏剧的萌芽与形成955

(二)朝鲜族戏剧的专业化发展957

(三)朝鲜族戏剧的繁荣960

第六节 当代少数民族题材歌剧鸟瞰965

(一)从“三级跳”到全国新歌剧讨论会965

(二)少数民族题材歌剧的崛起967

(三)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歌剧走向辉煌971

第七节 当代少数民族舞剧鸟瞰982

(一)少数民族舞剧的萌芽982

(二)少数民族舞剧的发展初期985

(三)少数民族舞剧的成熟期992

(四)结语997

第十五章 当代少数民族傩戏发展简述999

概述1001

第一节 傩戏——从文化弃儿到文化宠儿1001

第二节 “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的实施1006

第三节 面具学研究的新生面1009

第四节 少数民族傩戏研究集锦1016

(一)武陵山下土家族、苗族傩文化——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傩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017

(二)青海高原土族“纳顿”、“六月会”和“跳於菟”——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综述1021

(三)古老羌族“祭山会”——四川古羌文化考察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025

(四)仡佬族的傩坛戏——中国·遵义黔北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0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