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调解 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调解 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
  • 吴志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0638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调解 应对社会矛盾凸显的东方经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调解制度的发展1

第一节 调解概述2

一、调解的含义2

二、调解的分类5

三、调解的社会作用6

第二节 传统调解制度溯源9

一、中国传统调解制度概说9

二、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特征分析10

三、传统调解制度的价值与影响10

第三节 调解制度的变迁发展12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变迁发展12

二、司法调解制度14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调解制度15

第四节 国外调解制度16

一、美国调解制度(ADR)16

二、日本的调停制度17

三、德国的和解制度18

四、澳大利亚调解制度19

五、国外ADR发展趋势19

六、对相关国家调解制度的借鉴20

第五节 新时期调解工作21

一、新时期调解工作的主要探索21

二、新时期调解工作的发展困境23

三、新时期调解工作发展展望25

第二章 大调解及其工作体系的构成26

第一节 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提出及其基本概念27

一、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提出27

二、解析大调解工作体系30

三、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基本概念33

第二节 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基本架构37

一、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建构要点37

二、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构成要素39

三、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基本架构42

第三节 上海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实践43

一、聚焦:凸显调解工作“定分止争”的独特功能43

二、创新:演绎大调解工作的丰富内涵44

三、力推:实现基层大调解工作格局的全面覆盖46

四、支撑:发挥司法所在基层大调解工作格局中的平台作用47

五、规范:铸就大调解工作的社会公信力48

第三章 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人民调解51

第一节 人民调解组织及其机制创新52

一、人民调解组织的形式及其设置52

二、新时期人民调解组织的机制创新54

第二节 人民调解在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57

一、人民调解的基本定位57

二、人民调解在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59

第三节 新时期人民调解的发展模式及其实践62

一、委托调解模式62

二、参与调解模式64

三、人民调解和信访代理相结合模式66

第四节 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67

一、面临的问题67

二、对策与建议69

第五节 社会其他调解力量的动员、培育及其主要工作73

一、社会其他调解力量的含义73

二、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社会调解机构在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作用发挥74

三、律师在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作用发挥76

四、社会其他调解力量的动员与培育78

第四章 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行政调解81

第一节 行政调解概述82

一、行政调解的概念82

二、行政调解的特征82

三、行政调解的原则84

四、行政调解的性质86

第二节 加强行政调解的必要性87

一、行政调解的基础87

二、行政调解的职能优势90

三、行政调解的功能价值91

第三节 我国行政调解的现状93

一、行政调解的类别93

二、行政调解的主要适用领域94

三、新时期行政调解的实践探索95

四、行政调解存在的不足98

第四节 行政调解的完善101

一、国外行政调解制度的比较和借鉴101

二、行政调解的完善104

三、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108

第五章 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司法调解110

第一节 司法调解概述111

一、司法调解的基本概念111

二、我国司法调解制度的基本实践113

三、司法调解在大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15

四、境外司法调解制度的比较和借鉴118

第二节 诉讼调解的启动与实施120

一、诉讼调解的启动120

二、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126

三、诉讼调解的基本方法130

第三节 检察环节的调解132

一、检察环节调解的定位及作用132

二、检察环节调解的适用范围135

三、检察环节调解模式及其运作机制136

四、检察环节调解工作需注意的问题140

第六章 诉讼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调解方式的有效对接142

第一节 诉讼与人民调解的对接143

一、“诉调对接”产生背景——民事诉讼、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之间的互补与互动143

二、人民调解与诉讼制度衔接的具体路径145

三、人民调解与司法诉讼效力衔接的方式147

四、“诉调对接”的程序构建150

五、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的拓展——行业调解组织调解153

第二节 诉讼调解与行政调解的对接155

一、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调解的对接155

二、行政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与确认156

第三节 诉讼调解与仲裁的对接158

一、仲裁的主要特点159

二、诉讼调解与仲裁的区别160

三、仲裁司法监督的基本原则161

四、司法诉讼与一般商事仲裁的对接162

五、司法诉讼与其他仲裁的对接163

第七章 大调解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166

第一节 调解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意义及途径167

一、调解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意义167

二、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员的指导168

三、司法行政机关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169

第二节 专职调解人员171

一、专职调解人员的界定171

二、专职调解人员的职业资格设置及其取得173

三、专职调解人员的执业管理175

四、专职调解人员的薪酬制度178

第三节 兼职调解人员180

一、兼职调解人员的界定180

二、兼职调解人员的身份取得181

三、兼职调解人员的管理182

四、兼职调解人员的经济补贴与奖励184

第四节 各类调解组织适格调解人员配置的最低标准186

一、适格调解人员的含义186

二、各类调解组织适格调解人员配置的最低标准187

第八章 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组织保障190

第一节 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组织领导191

一、大调解工作体系的领导架构191

二、大调解的工作力量及运作模式195

第二节 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经费保障198

一、基本原则199

二、经费保障方案及分析200

三、实施步骤202

四、保障措施204

第三节 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法律支撑205

一、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现行法律困境205

二、解决调解制度法律困境的构想206

第四节 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力量动员215

一、大调解工作的社会宣传215

二、体制内调解主体的引导和加强217

三、体制外调解主体的培育和规范217

附录220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市司法局关于规范民事纠纷委托人民调解的若干意见220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上海市公安局 上海市司法局关于轻伤害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若干意见223

上海市公安局 上海市司法局关于治安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若干意见228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市司法局 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意见231

上海市司法局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关于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参与房地产和物业管理纠纷调解的若干意见234

上海市司法局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参与医患纠纷调解的若干意见237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法院推进诉调对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若干意见240

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市公安局 上海市司法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总工会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关于加快构建基层大调解工作格局的意见245

上海市司法局 上海市公安局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关于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参与交通事故争议调解的若干意见250

上海市司法局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参与劳动争议调解的若干意见252

后记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