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词语学要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词语学要义](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3419875.jpg)
- 卫乃兴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62360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词语-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词语学要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词语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特征1
1.1 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
1.2 学科渊源与主要学术立场:从Firth到Halliday和Sinclair4
1.2.1 Firth学说中关于词语研究的表述4
1.2.2 新Firth学者的词语研究立场6
1.3 意义导向的研究8
1.4 词语的组合行为研究10
1.5 词汇与语法整合一体的研究12
1.6 基本的观察方法:词项—环境法14
1.7 基于概率信息的研究16
1.8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观点18
小结25
第二章 词语搭配研究的方方面面26
2.1 词语搭配的作用26
2.2 词语搭配的界定体系27
2.3 词语搭配中的语义问题29
2.3.1 语义理据搭配与非语义理据搭配30
2.3.2 客观世界的因素与语义范畴分析33
2.4 类联接或句法结构的作用34
2.4.1 类联接的概念34
2.4.2 类联接的不同表述38
2.4.3 类联接的界定与表述案例40
2.5 可搭配性43
2.6 词汇的相互排斥与异常使用48
2.7 共选机制与成语原则50
小结53
第三章 非词语化55
3.1 非词语化的概念界定55
3.2 非词语化动词的行为与意义特征58
3.2.1 英语非词语化动词“give”的行为与意义特征59
3.2.2 汉语非词语化动词“给予”的行为与意义特征63
3.3 形容词修饰语的非词语化特征65
3.3.1 “科学(的)”的非词语化特征66
3.3.2 “scientific”的非词语化特征71
3.3.3 其他形容词的非词语化特征72
3.4 非词语化的有关问题讨论76
小结80
第四章 语义韵82
4.1 语义韵的概念82
4.1.1 关于语义韵的几个界定82
4.1.2 审视语义韵、内涵意义和指示意义87
4.1.3 节点词的语义特征92
4.2 语义韵研究的方法问题94
4.2.1 大数量词语索引与搭配词数据图的结合95
4.2.2 语义趋向及其抽象96
4.2.3 语义韵的概括98
4.2.4 节点词的单位100
4.3 汉语词汇的语义韵研究106
4.3.1 “展现”:积极的语义趋向及其语义韵106
4.3.2 “局面”:两种局面及其语义韵109
4.3.3 “热衷于”:较强的消极语义趋向及其语义韵112
小结115
第五章 词语的评价意义117
5.1 不同性质和种类的评价意义118
5.2 语义韵与暗藏意义119
5.2.1 一般的暗藏意义:常模的功用120
5.2.2 言不由衷的评价和态度124
5.3 语义韵利用与特殊交际效果凸现128
5.4 劝诱性文本中语义韵的使用134
5.5 语义韵与学习者语言诊断140
5.5.1 典型搭配141
5.5.2 异常搭配142
5.5.3 中介语搭配143
5.5.4 诊断的复杂性与诊断意识145
小结146
第六章 文化关键词的话语意义148
6.1 文化关键词研究的历史传统及其表述148
6.1.1 Firth论“焦点词”研究149
6.1.2 Williams的文化关键词研究150
6.1.3 Stubbs基于语料库的文化关键词研究151
6.2 文化关键词的话语意义152
6.2.1 频繁搭配与文化单位152
6.2.2 新的社会现象和理念154
6.2.3 思想与意识形态信息编码155
6.2.4 价值评判、态度与偏见158
6.3 批评话语分析159
6.4 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英语文化关键词研究162
6.4.1 “Family”的意义163
6.4.2 “Western”的意义166
6.4.3 “Work”的意义169
6.4.4 其他词语的意义171
6.4.5 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化关键词研究173
小结174
第七章 短语学176
7.1 传统短语学的要旨和方法176
7.1.1 俄罗斯学者的描述框架177
7.1.2 欧美学者的描述框架179
7.2 短语学研究中的常用概念和分类依据183
7.2.1 合成性与非合成性183
7.2.2 理据184
7.2.3 透明性185
7.2.4 词语化189
7.3 形式特征191
7.3.1 结构异常192
7.3.2 结构转换特征193
7.3.3 词汇—语法变异195
7.4 短语范畴和子类198
7.4.1 词语搭配198
7.4.2 固定顺序同类词语200
7.4.3 定型明喻201
7.4.4 词组动词202
7.4.5 复合介词202
7.4.6 复合连词203
7.4.7 连接性副词词语203
7.4.8 篇章性句干204
7.4.9 程式语204
7.4.10 陈规套语205
7.4.11 成语206
小结206
第八章 词块研究208
8.1 词块研究中的有关概念表述209
8.1.1 Biber等的词束209
8.1.2 Altenberg的复现词汇组合211
8.1.3 Hunston和Francis的型式语法212
8.1.4 Tognini-Bonelli的功能完整意义单位214
8.2 词块研究的技术手段216
8.3 词块的意义与功能特征218
8.3.1 命题性词块219
8.3.2 立场性词块227
8.3.3 组织性词块230
8.4 汉语词块特征一瞥234
8.4.1 汉语文本的命题性词块234
8.4.2 汉语文本的组织性词块236
8.4.3 汉语文本的立场性词块237
小结239
第九章 对比词语研究241
9.1 概述241
9.2 语料库资源与技术243
9.2.1 可比语料库和平行语料库243
9.2.2 两种语料库的用途及优劣特征244
9.2.3 方法步骤与技术手段246
9.3 聚合研究与组合研究249
9.4 对比短语学251
9.4.1 词语搭配对应研究252
9.4.2 扩展意义单位对应研究258
9.4.3 篇章性句干对应研究263
9.4.4 程式语、套语的对应研究270
小结274
参考文献276
附录一 部分汉语词的索引284
附录二 汉英概念索引294
附录三 英汉概念索引300
附录四 主要术语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