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童庆炳文集 《文心雕龙》三十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童庆炳文集 《文心雕龙》三十说
  • 童庆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9219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文学理论-中国-南朝时代;《文心雕龙》-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童庆炳文集 《文心雕龙》三十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文学之道的美学解说1

一、讲授“《文心雕龙》研究”缘起1

二、我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基本理解5

三、我研究《文心雕龙》的旨趣27

《文心雕龙》“道心神理”说35

一、对刘勰的“道”的四种解释35

二、“天道自然”及其衍化38

三、文原自然与“物感”说47

四、余论48

《文心雕龙》“道心神理”说新探50

一、刘勰的“原道”说是唯心主义的论调吗?51

二、“原道”说与“异质同构”说比较58

三、“原道”说总结了中华古代的创作和理论65

《文心雕龙》“体有六义”说71

一、“宗经”是“为文之用心”的关键71

二、“体有六义”中的“体”75

三、“体有六义”中的“六义”82

《文心雕龙》“文体”四层面说88

一、争论中几种不同的意见89

二、《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现实针对性和文化内涵94

三、刘勰文体观念系统100

《文心雕龙》“奇正华实”说113

一、刘勰“辨骚”的历史文化背景113

二、以“经典”为参照系,但不作为衡量标准115

三、“奇正华实”说的理论意义116

《文心雕龙》“神与物游”说123

一、“神思”的思想来源123

二、“神与物游”作为艺术想象的基本特征126

三、“神与物游”开展的条件130

四、“神与物游”中两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131

《文心雕龙》“胸中意象”说133

一、刘勰“意象”说溯源134

二、“窥意象而运斤”的基本意涵及其价值139

三、刘勰“意象”说对后代诗学的影响与后代对它的呼应143

《文心雕龙》“感物吟志”说147

一、中国“诗”的古典意义147

二、诗歌生成四要素:“感”、“物”、“吟”、“志”151

三、余论161

《文心雕龙》“因内符外”说163

一、“体”的意义164

二、“性”的意义169

三、“体”与“性”的对应关系170

《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175

一、关于“风骨”内涵的十种不同解说175

二、“风骨”是刘勰对文学作品内质美的规定183

三、“风骨”生成的原因192

四、“风骨”与“采”:内质美和外形美的统一193

《文心雕龙》“会通适变”说196

一、《通变》篇的主旨:“通”还是“变”?196

二、“通变”的文论内涵——“会通适变”的“运动”200

三、“通变”的关键在哪里?207

《文心雕龙》“循体成势”说210

一、“势”的五说210

二、“定势”所定的是语体之势214

三、语体之势运用的原则223

《文心雕龙》“情经辞纬”说225

一、《情采》篇研究综述226

二、文学审美论的成熟229

三、情、采关系新解232

《文心雕龙》“镕意裁辞”说240

一、刘勰“镕裁”论的现实针对性241

二、“镕裁”的意义与功能244

三、“三准”——镕意的基本功夫246

四、“善删”、“善敷”——“裁辞”的基本要求249

《文心雕龙》“声得盐梅”说252

一、汉语声律的发现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由不自觉到自觉252

二、《声律》篇对汉语文学声律基本内涵的揭示257

三、诗文声律的产生和声情关系以及“声得盐梅”262

《文心雕龙》“章明句局”说266

一、《章句》与文坛时弊266

二、黄侃、刘永济等前辈学者的解释267

三、安章宅句五大原则271

四、“章明句局”说与营造语境276

《文心雕龙》“比显兴隐”说282

一、三种不同角度的解说283

二、赋比兴与情感表现286

三、“比显兴隐”说的哲学解说294

《文心雕龙》“文外重旨”说300

一、“隐秀”四说301

二、“隐秀”的美学内涵303

三、“隐秀”提出的背景和生成问题311

《文心雕龙》“杂而不越”说314

一、同中之异314

二、“杂而不越”说的美学内涵317

三、“杂而不越”的文化蕴含327

《文心雕龙》“质文代变”说329

一、研究状况:一致中的不一致329

二、文学发展:“质文代变”、“质文沿时”332

三、“质文代变”的系统原因335

《文心雕龙》“披文入情”说342

一、“知音”作为文学鉴赏的高境343

二、“披文入情”的障碍345

三、“披文见情”的可能349

《文心雕龙》“繁略殊形”说357

《文心雕龙》“丽词雅义”说364

一、赋的兴起及汉赋的成败得失364

二、“丽词雅义”的矛盾结构373

三、达到“丽词雅义,符采相胜”的途径377

《文心雕龙》“自然成对”说379

一、刘勰叙述对偶历史发展三阶段379

二、对偶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383

三、对偶种类及其优劣387

《文心雕龙》论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391

一、中西方文学艺术中人与自然诗意关系的发现391

二、刘勰的“心物宛转”说与后人的研究402

三、“心物宛转”说的心理学解读407

《文心雕龙》“阴阳惨舒”说416

一、《物色》篇的位置暗含社会与自然并列的思想416

二、“阴阳惨舒”说及其现代解释419

三、“联类不穷”、“情往似赠”与中国“绿色”文论的起点424

《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427

一、刘勰提出“为情而造文”的针对性和现实感428

二、移入与移出: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运动437

三、赋比兴:情感表现的三种方式447

《文心雕龙》“韶难郑易”说(初稿)454

一、乐曲的起源、功能和先王的态度问题454

二、对作为一种文体的乐府的界说455

三、乐府发展的史实和规律456

《文心雕龙》“君子藏器”说458

一、近代词人,务华弃实458

二、批评者多,颂扬者少459

三、君子藏器,待时而动461

后记464

代后记4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