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工作学 L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工作学 L](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439874.jpg)
- 孟东方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5518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学工作学 L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学工作学的形成1
第一节 大学工作学是一个学科群2
一、衡量一门学科成立的标准2
二、大学工作学是一门学科5
三、大学工作学是一个系统的学科群10
第二节 大学工作学形成的必然12
一、大学工作学形成的必要性13
二、大学工作学形成的可能性15
三、大学工作学形成的可行性16
第三节 研究大学工作学的意义18
一、提高大学工作水平是研究大学工作学的出发点18
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是研究大学工作学的着眼点19
三、服务高等学校师生是研究大学工作学的着力点21
四、开创一门新学科是研究大学工作学的理论诉求22
五、推动大学科学发展是研究大学工作学的落脚点23
第二章 大学工作学的概述24
第一节 大学工作学的基本内涵24
一、大学工作学的含义24
二、大学工作学的构成27
三、大学工作学的定位28
第二节 大学工作学研究的思路29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0
二、以整体性研究为统摄32
三、以最优化原则为取向33
四、以动态式研究为要求33
五、以定性兼定量研究为方法34
第三节 大学工作学的学科体系35
一、大学工作学的理论构架35
二、大学工作学的主要内容37
三、大学工作学的科学性47
第三章 大学工作的价值论53
第一节 大学工作价值的内涵53
一、大学工作价值的含义53
二、大学工作价值的本质57
三、大学工作价值的特征58
第二节 大学工作价值的形态61
一、大学工作的自我价值形态61
二、大学工作的社会价值形态63
三、大学工作价值形态的逻辑69
第三节 大学工作价值的实现路径72
一、大学工作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72
二、大学工作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74
三、大学工作社会价值的实现途径78
第四章 大学工作的依据论83
第一节 大学工作的理论依据83
一、马克思主义对大学工作的指导83
二、人生科学对大学工作的指导90
三、现代大学发展理论对大学工作的指导92
第二节 大学工作的学科依据96
一、基础学科与大学工作96
二、相关学科与大学工作98
三、新兴学科与大学工作102
第三节 大学工作的现实依据106
一、大学工作要满足大学类型多样化的现实要求106
二、大学工作要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现实要求109
三、大学工作要符合现代工作精细化的现实要求112
第五章 大学工作的发展论116
第一节 中国大学工作的发展116
一、中国大学工作发展的背景117
二、中国大学工作主体的发展121
三、中国大学工作客体的发展124
四、中国大学工作发展的成效130
五、中国大学工作发展的启示132
第二节 外国大学工作的发展135
一、外国大学工作产生的背景135
二、外国大学工作主体的发展138
三、外国大学工作客体的发展141
四、外国大学工作发展的成效145
五、外国大学工作发展的启示147
第三节 大学工作的发展趋势149
一、大学工作与社会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149
二、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呈现多样化151
三、大学文化在大学工作中的地位更加突出152
四、大学教学、科研、管理手段日趋现代化153
五、大学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国际化和信息化154
六、大学工作的内容越来越精细化和综合化156
第六章 大学工作的主体论158
第一节 大学生158
一、大学生的含义159
二、大学生的特征160
三、大学生的作用163
四、优化大学生的素质164
第二节 大学教师167
一、大学教师的含义167
二、大学教师的特征168
三、大学教师的作用170
四、优化大学教师的素质172
第三节 大学管理者175
一、大学管理者的含义175
二、大学管理者的特征175
三、大学管理者的作用177
四、大学管理者的优化179
第四节 大学工作主体之间的关系181
一、一体协作关系181
二、双向互动关系182
三、三元和谐关系184
四、理顺各种关系186
第七章 大学工作的内容论189
第一节 大学的学生工作190
一、学生工作的含义190
二、学生工作的特征191
三、学生工作的作用193
四、学生工作的优化195
第二节 大学的教学工作197
一、教学工作的含义197
二、教学工作的特征198
三、教学工作的作用200
四、教学工作的优化202
第三节 大学的科研工作204
一、科研工作的含义204
二、科研工作的特征205
三、科研工作的作用207
四、科研工作的优化208
第四节 大学的后勤工作211
一、后勤工作的概念211
二、后勤工作的特征212
三、后勤工作的作用214
四、后勤工作的优化215
第八章 大学工作的组织论218
第一节 大学工作中的学生组织218
一、学生组织的含义218
二、学生组织的特征220
三、学生组织的作用221
四、学生组织的优化223
第二节 大学工作中的教师组织225
一、教师组织的含义225
二、教师组织的特征226
三、教师组织的作用227
四、教师组织的优化229
第三节 大学工作中的学术组织231
一、学术组织的含义231
二、学术组织的特征232
三、学术组织的作用234
四、学术组织的优化236
第四节 大学工作中的行政组织239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239
二、行政组织的特征242
三、行政组织的作用244
四、行政组织的优化246
第九章 大学工作的环境论250
第一节 大学工作的硬环境250
一、大学工作硬环境的内容250
二、大学工作硬环境的特征252
三、大学工作硬环境的作用254
第二节 大学工作的软环境256
一、大学工作软环境的内容257
二、大学工作软环境的特征258
三、大学工作软环境的作用260
第三节 大学工作的活环境262
一、大学工作活环境的内容262
二、大学工作活环境的特征264
三、大学工作活环境的作用266
第四节 优化大学工作环境的思考270
一、优化大学工作环境的原则270
二、优化大学工作环境的目标要求273
三、优化大学工作环境的实践路径275
第十章 大学工作的规律论280
第一节 大学工作规律的概述280
一、大学工作规律的含义280
二、大学工作规律的特征282
三、大学工作规律的作用286
第二节 大学工作规律的构成291
一、主体成长成才的规律291
二、大学的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科研规律295
三、大学工作的管理规律298
第三节 大学工作规律的运用301
一、积极探索大学工作规律301
二、自觉遵循大学工作规律304
三、有效利用大学工作规律305
第十一章 大学工作的方法论309
第一节 大学工作的方法论概述309
一、大学工作方法论的含义309
二、大学工作方法论的内容311
三、大学工作方法论的作用312
四、继承发展大学工作的方法312
第二节 大学工作的“学法”313
一、大学工作“学法”的含义313
二、大学工作的主要“学法”314
三、大学工作“学法”的优化316
第三节 大学工作的“教法”318
一、大学工作“教法”的含义318
二、大学工作的主要“教法”318
三、大学工作“教法”的优化322
第四节 大学工作的“研法”324
一、大学工作“研法”的含义324
二、大学工作的主要“研法”324
三、大学工作“研法”的优化327
第五节 大学工作的“管法”330
一、大学工作“管法”的含义330
二、大学工作的主要“管法”331
三、大学工作“管法”的优化336
第十二章 大学工作质量论340
第一节 大学工作质量概述340
一、大学工作质量的内涵340
二、大学工作质量的特征345
三、大学工作质量的意义348
第二节 大学工作质量建设的效益350
一、大学工作质量建设的直接效益350
二、大学工作质量建设的间接效益353
三、大学工作质量建设的溢出效益358
四、大学工作质量建设的发展趋势360
第三节 大学工作质量建设路径362
一、更新大学工作质量建设观念363
二、完善大学工作质量建设举措364
三、健全大学工作质量建设机制369
第十三章 大学工作的评估论372
第一节 大学工作评估的内涵372
一、大学工作评估的含义372
二、大学工作评估的特点374
三、大学工作评估的基本要素375
第二节 大学工作评估模式380
一、国外发达国家大学工作评估模式380
二、国内大学工作评估模式的情况385
第三节 大学工作评估的优化389
一、大学工作评估的现状389
二、大学工作评估面临的机遇、挑战与趋势393
三、优化大学工作评估的思考396
第十四章 大学工作的机制论401
第一节 大学工作机制概述401
一、大学工作机制的含义401
二、大学工作机制的内容403
三、大学工作机制的特征408
四、大学工作机制的作用409
第二节 构建大学工作的机制链411
一、构建大学工作机制链的思路和目标411
二、构建大学工作机制链的原则和方法413
三、构建大学工作机制链的结构和特征416
四、构建大学工作机制链的运行保障421
第三节 大学工作机制优化的思考424
一、促进大学工作“6+1”机制链整体优化的宏观思考424
二、促进大学工作“6+1”机制链各自优化的微观思考427
第十五章 大学工作的系统论431
第一节 大学工作系统概述432
一、大学工作系统的认识视角432
二、大学工作系统的基本逻辑433
三、大学工作系统的科学特征435
第二节 大学工作系统的内涵439
一、以整体性原则和全局观把握大学工作系统的内涵440
二、以结构层次性原则和整合观把握大学工作系统的内涵443
三、以协同性原则和协调观把握大学工作系统的内涵447
第三节 大学工作系统的运行451
一、科学构建目标管理451
二、最优实施行动方案454
三、抓好系统信息反馈456
主要参考文献460
后记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