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管天下 网络硬件安装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管天下 网络硬件安装与管理
  • 刘振国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6696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硬件-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管天下 网络硬件安装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基础理论1

1.1 计算机网络及分类1

1.1.1 计算机网络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

1.2 网络拓朴结构5

1.2.1 星型拓朴的特点与适用5

1.2.2 树型拓朴的特点与适用7

1.2.3 网状拓朴的特点与适用8

1.2.4 环型拓朴的特点与适用9

1.3 OSI和TCP/IP模型9

1.3.1 OSI模型9

1.3.2 Microsoft TCP/IP模型13

1.4 TCP/IP协议15

1.4.1 TCP/IP协议栈15

1.4.2 IP地址分类与子网掩码17

1.5 以太网技术20

1.5.1 以太网20

1.5.2 快速以太网20

1.5.3 千兆以太网21

1.5.4 万兆以太网26

第2章 网络系统集成31

2.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31

2.1.1 局域网硬件组件31

2.1.2 局域网软件组件42

2.2 网络规划43

2.2.1 可行性研究43

2.2.2 需求分析44

2.3 网络系统设计46

2.3.1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46

2.3.2 网络结构设计47

2.4 网络工程实施与测试52

2.4.1 可行性论证52

2.4.2 网络工程的实施52

2.4.3 网络工程的测试53

第3章 网络设备的参数与选择55

3.1 交换机的选择55

3.1.1 交换机的类型与适用55

3.1.2 交换机的主要参数60

3.2 路由器的选择62

3.2.1 路由器的类型与适用63

3.2.2 路由器的主要参数65

3.3 网络防火墙的选择67

3.3.1 防火墙的分类与适用67

3.3.2 防火墙的参数与选择73

第4章 网络设备的初始化配置75

4.1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概述75

4.1.1 网络设备管理方式75

4.1.2 CLI83

4.2 交换机的初始化91

4.2.1 交换机配置前的规划91

4.2.2 交换机的初始配置93

4.2.3 使用Cisco CNA配置交换机98

4.3 路由器的初始化103

4.3.1 路由器配置前的规划103

4.3.2 路由器配置规则104

4.3.3 路由器CLI初始化配置105

4.3.4 Cisco CP Express初始化配置109

4.4 网络防火墙的初始化120

4.4.1 Cisco ASDM初始化120

4.4.2 CLI初始化121

第5章 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123

5.1 交换机基本配置123

5.1.1 交换机初始配置123

5.1.2 清除交换机配置124

5.2 端口配置125

5.2.1 配置复用端口125

5.2.2 配置速率、双工和自动翻转126

5.2.3 配置流控制128

5.2.4 查看模块或端口状态129

5.2.5 禁用并重新启用接口129

5.3 配置EtherChannel130

5.3.1 EnterChannel简介130

5.3.2 EnterChannel配置规则131

5.3.3 配置EtherChannel132

5.3.4 配置三层EtherChannel133

5.3.5 移除端口和EtherChannel134

5.4 配置VLAN135

5.4.1 VLAN和Trunk简介135

5.4.2 VLAN配置规则137

5.4.3 自动配置VLAN138

5.4.4 手动配置VLAN142

5.4.5 配置VLAN Trunk145

5.4 配置STP148

5.4.1 STP和PVST简介148

5.4.2 配置STP150

5.4.3 配置PostFast端口152

5.4.4 配置MSTP153

5.5 配置IP路由156

5.5.1 第三层交换技术156

5.5.2 为第三层接口配置IP地址158

5.5.3 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159

5.6 访问列表159

5.6.1 访问列表概述159

5.6.2 创建并应用IP访问列表162

5.6.3 创建并应用端口访问列表167

5.6.4 创建并应用VLAN访问列表168

5.7 其他重要配置169

5.7.1 配置CDP169

5.7.2 DHCP中继170

5.7.3 配置SPAN172

5.8 监控交换机175

5.8.1 监控端口状态176

5.8.2 查看统计信息177

5.8.3 查看系统状况177

5.9 维护交换机178

5.9.1 文件管理179

5.9.2 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179

5.9.3 升级系统映像181

5.9.4 恢复出厂默认设置183

第6章 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185

6.1 配置网络接口185

6.1.1 配置以太网接口185

6.1.2 配置同步串行接口187

6.1.3 配置E1接口189

6.1.4 配置Loopback接口191

6.1.5 配置NULL接口191

6.1.6 配置Tunnel接口192

6.2 配置静态路由194

6.2.1 直连路由194

6.2.2 静态路由195

6.2.3 默认路由196

6.2.4 LAN方式接入Internet196

6.2.5 DDN接入Internet197

6.3 配置动态路由198

6.3.1 配置EIGRP198

6.3.2 配置RIP202

6.3.3 配置OSPF205

6.4 管理路由器211

6.4.1 监视路由器的状态211

6.4.2 监视路由器端口的状态213

6.4.3 恢复出厂默认设置214

第7章 网络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215

7.1 配置前的准备215

7.1.1 防火墙的配置原则215

7.1.2 配置模式216

7.2 配置安全设备216

7.2.1 安全策略设置216

7.2.2 Cisco ASA初始化217

7.2.3 DMZ配置219

7.2.4 IPSec VPN远程访问配置225

7.2.5 Site-to-Site VPN配置234

7.3 管理安全设备236

7.3.1 监控和报告工具237

7.3.2 监视安全设备运行状态237

7.3.3 查看和分析网络流量238

7.3.4 查看和分析系统日志240

第8章 网络设备的连接与测试241

8.1 跳线类型与适用241

8.1.1 双绞线跳线241

8.1.2 光纤跳线242

8.1.3 光纤跳线与光纤端口244

8.2 交换机的端口与连接245

8.2.1 端口、插槽与模块245

8.2.2 交换机的连接策略253

8.2.3 交换机的级联255

8.2.4 交换机的堆叠257

8.3 路由器的端口与连接262

8.3.1 广域网接口262

8.3.2 路由器连接策略264

8.3.3 路由器与网络连接265

8.4 安全设备的端口与连接268

8.4.1 安全设备的端口268

8.4.2 安全设备连接策略269

8.5 连接状态判断与链路测试272

8.5.1 交换机工作状态判断272

8.5.2 路由器连接状况判断274

8.5.3 安全设备的LED指示灯275

8.5.4 网络链路连通性测试275

第9章 服务器与网络存储的选择与连接279

9.1 服务器选择与连接279

9.1.1 服务器选择原则279

9.1.2 网络服务与服务器选型280

9.1.3 网络规模与服务器选型282

9.1.4 网络环境与服务器选型283

9.1.5 服务器的连接284

9.2 网络存储技术286

9.2.1 DAS286

9.2.2 NAS288

9.2 3 SAN294

9.2.4 iSCSI299

第10章 无线设备选择与连接303

10.1 无线局域网标准303

10.1.1 IEEE 802.11系统标准303

10.1.2 IEEE802.16a标准305

10.2 无线网络组件305

10.2.1 无线网卡305

10.2.2 无线AP306

10.2.3 无线网桥307

10.2.4 无线路由器307

10.2.5 无线天线308

10.2.6 无线局域网控制器308

10.2.7 其他无线设备308

10.3 无线网络模式特点与适用309

10.3.1 对等无线网络309

10.3.2 独立无线网络310

10.3.3 接入以太网的无线网络311

10.3.4 无线漫游的无线网络311

10.3.5 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网络312

10.4 无线设备的选择313

10.4.1 无线AP的选择313

10.4.2 无线网桥的选择318

10.4.3 无线网络控制器的选择319

10.4.4 无线天线的选择322

10.4.5 远程供电设备的选择325

10.6 无线设备的端口与连接325

10.6.1 无线网络控制器的连接326

10.6.2 无线AP的端口与连接328

10.6.3 连接状态判断330

第11章 无线网络配置与管理333

11.1 独立无线AP配置333

11.1.1 初始化无线AP333

11.1.2 无线AP配置规划336

11.1.3 无线AP快速配置337

11.1.4 配置无线AP安全341

11.1.5 配置无线AP管理344

11.1.6 配置无线漫游346

11.1.7 配置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网络349

11.2 漫游无线网络配置与管理352

11.2.1 初始化无线网络控制器352

11.2.2 管理无线网络控制器355

11.2.3 配置WLAN357

11.2.4 配置无线网络安全360

11.2.5 无线资源管理367

11.2.6 配置轻型无线AP370

第12章 网络设备的远程管理与监控371

12.1 网络设备配置的备份与恢复371

12.1.1 维护前的准备371

12.1.2 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373

12.1.3 系统映像的备份与恢复374

12.1.4 使用Xmodem下载映像375

12.2 恢复网络设备管理密码380

12.2.1 密码的类型380

12.2.2 密码丢失后的恢复380

12.3 远程管理与监控配置384

12.3.1 启用服务器上的SNMP服务384

12.3.2 配置网络设备的SNMP服务387

12.3.3 启用网络设备上的HTTP服务388

12.4 网络流量监测389

12.4.1 Windows下实现MRTG389

12.4.2 FreeBSD下实现MRTG3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