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安全普及读本 普及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24327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43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156页
- 主题词: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普及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安全普及读本 普及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主机安全篇3
第1章 Windows操作基础3
1.1 桌面3
1.2 我的电脑4
1.3 经典开始菜单5
1.4 控制面板6
第2章 保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更新8
2.1 手动更新Windows操作系统8
2.2 启用自动更新10
2.3 启用安全中心11
第3章 安装主机防火墙13
3.1 硬件防火墙13
3.2 软件防火墙14
3.2.1 Windows防火墙14
3.2.2 零售防火墙14
第4章 安装防病毒软件15
4.1 计算机被病毒或蠕虫感染后的特征15
4.2 病毒和蠕虫感染计算机的途径16
4.3 病毒和蠕虫的危害17
4.3.1 病毒可能带来的损害17
4.3.2 蠕虫可能带来的损害17
4.4 预防病毒和蠕虫17
4.4.1 保护计算机免受病毒和蠕虫攻击17
4.4.2 保护计算机免受宏病毒攻击18
4.4.3 禁用Outlook和Outlook Express的预览窗格19
4.5 感染了病毒怎么办20
4.5.1 扫描文件20
4.5.2 如果已经安装了防病毒软件21
4.5.3 果还没有安装防病毒软件21
4.6 常见的防病毒软件22
4.7 定期更新防病毒软件22
第5章 养成安全使用电脑的好习惯23
5.1 临时离开时,请注销或锁定计算机23
5.1.1 注销23
5.1.2 锁定计算机24
5.2 重命名管理员账户名字24
5.3 禁用Guest账户26
5.4 关闭远程桌面管理27
5.5 关闭远程协助28
5.6 关闭文件和打印机共享29
5.7 关闭Dump文件31
5.8 关闭简单文件共享32
5.9 修改hosts文件33
5.9.1 自动33
5.9.2 手动33
5.10 显示文件扩展名37
5.11 显示特殊文件扩展名38
第6章 无线安全40
6.1 红外连接40
6.1.1 红外对接40
6.1.2 红外连接安全40
6.2 蓝牙连接41
6.2.1 蓝牙对接41
6.2.2 蓝牙通信安全41
6.3 无线连接42
6.3.1 无线网卡对接42
6.3.2 无线连接安全42
6.4 其他常见无线设备安全43
6.4.1 无线键盘43
6.4.2 手机/掌上电脑44
第7章 笔记本安全45
7.1 口令保护45
7.2 数据保护45
7.3 保持警觉45
7.4 其他措施46
第二部分 应用安全篇49
第8章 反木马/间谍软件49
8.1 木马/间谍软件感染的特征49
8.2 木马/间谍软件怎么感染计算机50
8.3 木马/间谍软件的危害50
8.4 感染木马/间谍软件后怎么办51
8.5 安装反木马/间谍软件51
8.5.1 被动式的反木马/间谍软件52
8.5.2 主动式反木马/间谍软件52
第9章 电子邮件安全53
9.1 保护Outlook Express53
9.1.1 Outlook Express安全设置选项54
9.1.2 关闭预览窗格功能55
9.1.3 以安全的方式检查电子邮件来源55
9.1.4 以纯文本格式阅读电子邮件55
9.1.5 以纯文本格式发送电子邮件56
9.1.6 查看被屏蔽的电子邮件附件57
9.2 保护Office Outlook58
9.2.1 下载并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和关键更新58
9.2.2 关闭预览窗格58
9.2.3 查看电子邮件的详细资料59
9.2.4 以纯文本格式阅读电子邮件59
9.2.5 以纯文本格式发送电子邮件60
9.2.6 打开附件警报60
9.3 Web收发邮件的安全问题61
9.4 垃圾邮件防护62
第10章 文件处理安全64
10.1 保持Microsoft Office更新64
10.2 Word和PDF文件元数据安全66
10.2.1 使用最新版本软件提供的安全功能66
10.2.2 将Office文档转换成PDF文档67
第11章 浏览器安全69
11.1 增强浏览器安全69
11.1.1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安全69
11.1.2 Firefox浏览器安全加固77
11.1.3 Cookies安全82
11.1.4 不要使用Internet连接共享87
11.1.5 谨慎地进行网上冲浪87
11.1.6 阻塞弹出窗口87
11.2 防范网络钓鱼88
11.2.1 网络钓鱼的类型88
11.2.2 网络钓鱼的共同点88
11.2.3 怎样避免网络钓鱼欺骗89
11.2.4 怎样辨别伪造发件人的电子邮件91
11.3 未成年人上网安全91
11.3.1 创建独立的账户91
11.3.2 建立边界92
11.3.3 阻止网站和内容92
11.3.4 跟踪他们访问过的网站96
11.3.5 教育孩子进行安全的网络交流98
11.3.6 养成安全使用即时通信的好习惯98
第12章 其他网络应用安全99
12.1 保护即时通信安全99
12.2 保护交谈安全99
12.3 电子购物安全100
12.4 博客安全100
第三部分 数据安全篇105
第13章 安全地使用公共计算机105
第14章 提防身份偷窃107
14.1 反身份偷窃107
14.2 当心你的身份109
14.3 身份被盗用怎么办109
第15章 数据备份110
15.1 需要数据备份的原因110
15.2 存储备份的设备和介质111
15.3 备份策略112
第16章 USB移动存储设备使用安全113
16.1 什么是USB113
16.2 USB设备的安全问题114
16.3 USB安全原则114
16.4 禁用USB设备115
16.4.1 在BIOS中屏蔽USB控制器115
16.4.2 修改注册表停用USB驱动115
16.5 使用USB控制工具设置USB使用权限116
16.6 USB Key使用安全117
第17章 热点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119
17.1 即时通信的应用安全119
17.1.1 即时通信应用中的安全威胁119
17.1.2 即时通信应用的安全措施120
17.2 P2P文件下载的安全121
17.2.1 P2P文件下载的原理121
17.2.2 P2P文件下载面临的安全问题121
17.2.3 P2P文件下载的安全措施122
17.3 网络购物的安全问题122
17.3.1 网络购物的形式123
17.3.2 保护网络购物安全措施123
17.4 网络中使用信用卡的安全问题124
17.4.1 网络中使用信用卡的安全问题124
17.4.2 如何防范网络中使用信用卡的风险125
17.5 警惕网络钓鱼125
17.5.1 什么是网络钓鱼125
17.5.2 网络钓鱼的表现及得逞的原因126
17.5.3 如何防范网络钓鱼126
17.6 网页恶意代码攻击127
17.6.1 电脑被禁用128
17.6.2 格式化硬盘128
17.6.3 下载运行木马程序128
17.6.4 注册表的锁定128
17.6.5 默认主页修改129
17.6.6 篡改IE标题栏129
17.6.7 篡改默认搜索引擎129
17.6.8 IE右键修改130
17.6.9 篡改地址栏文字130
17.6.10 启动时弹出对话框130
17.6.11 窗口定时弹出130
17.7 无线接入的安全问题和措施131
17.7.1 无线接入的安全威胁131
17.7.2 无线接入的安全措施131
第四部分 法律意识篇135
第18章 做个知法守法的网民135
18.1 保密知识常识135
18.1.1 什么是国家秘密135
18.1.2 什么是商业秘密135
18.1.3 国家对公民保密的相关规定136
18.1.4 《保密法》的颁布时间136
18.1.5 《保密法》的基本内容136
18.2 良好网络礼仪准则136
18.3 网络信息安全法律问题问与答137
18.3.1 什么是危害互联网安全运行的行为137
18.3.2 具体的网络犯罪行为包括哪些137
18.3.3 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的行为方式的种类138
18.3.4 个人信息遭破坏时的自我保护138
附录:法律法规节摘139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2000年1月1日)139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12月30日)13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22日)13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40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141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年12月28日)141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12月30日)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14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04年8月2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