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学基础
  • 白以娟,刘嘉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4420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7页
  • 主题词:社会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学概述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1

一、社会学的内涵1

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5

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8

第二节 社会学发展概况10

一、社会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0

二、西方社会学简史11

三、社会主义社会学简史18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22

一、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22

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5

第四节 研究社会学的意义和原则26

一、研究社会学的意义26

二、研究社会学的原则28

第二章 社会32

第一节 社会的含义与特征32

一、社会概念的历史考察32

二、社会学对社会概念的界定37

第二节 社会结构39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39

二、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41

第三节 社会制度42

一、什么是社会制度42

二、社会制度的形成和类型45

三、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47

四、制度建设50

第三章 社会运行的条件54

第一节 社会运行概述54

一、什么是社会运行54

二、社会运行的状态55

三、社会运行的条件56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社会57

一、什么是自然环境57

二、自然环境与社会58

第三节 人口与社会62

一、什么是人口62

二、人口构成与社会运行65

三、人口变动的理论69

四、人口发展与社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比例关系72

第四节 文化与社会72

一、什么是文化72

二、文化的功能74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76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80

第一节 社会化及其条件80

一、什么是社会化80

二、社会化的意义82

三、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83

第二节 社会化的内容89

一、生活技能社会化89

二、行为规范社会化90

三、政治社会化91

四、社会角色社会化91

五、人格社会化91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与结果93

一、社会化的过程93

二、个人社会化的结果98

第五章 社会角色101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101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101

二、复式角色与角色丛104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104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106

一、社会角色的认知与确定106

二、社会角色的表现108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111

第三节 社会角色失调114

一、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114

二、角色失范116

三、角色转移障碍117

四、角色失败118

第六章 社会群体121

第一节 概述121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121

二、社会群体的结构123

三、社会群体的功能125

四、社会群体的类型126

第二节 初级社会群体128

一、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128

二、家庭130

三、邻里135

第三节 社会组织137

一、社会组织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37

二、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138

三、社会组织的管理139

第四节 非正式组织144

一、什么是非正式组织144

二、非正式组织的类型146

三、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功能146

四、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148

第七章 社会分层150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150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150

二、社会分层的分类标准151

三、社会分层的经典理论15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分层159

一、初级阶段社会分层的必然性159

二、初级阶段的社会分层和社会弱势群体160

三、初级阶段不同社会层次之间的关系协调165

第三节 社会流动167

一、社会流动的定义167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167

三、社会流动的功能171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流动172

第八章 社区176

第一节 社区概述176

一、什么是社区176

二、社区构成要素179

三、社区研究的理论180

第二节 农村社区182

一、农村社区的构成182

二、农村社区的类型和特点183

三、农村社区的发展185

第三节 城市社区187

一、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阶段187

二、城市的类型和特点192

三、城市社区的功能195

第四节 社区互动中的城市化196

一、城市化196

二、西方城市化道路198

三、我国的城市化道路201

第九章 社会行为207

第一节 社会行为概述207

一、社会行为及其构成要素207

二、社会交往(互动)与社会行为208

三、社会行为形成的条件210

四、社会行为的方式212

五、社会行为的类型214

第二节 离轨行为217

一、什么是离轨行为217

二、离轨行为的种类218

三、离轨行为产生的原因219

四、离轨行为的控制223

第三节 集体行为224

一、什么是集体行为224

二、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225

三、集体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226

第十章 社会控制229

第一节 概述229

一、什么是社会控制229

二、社会控制的功能233

第二节 社会控制体系的结构237

一、社会控制的主体237

二、社会控制的客体238

三、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手段238

第三节 舆论控制和心理控制240

一、舆论控制240

二、心理控制244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249

一、什么是社会变迁249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251

三、社会变迁的根源256

第二节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260

一、社会发展计划260

二、社会运行评价261

第三节 社会现代化概述263

一、什么是社会现代化263

二、社会现代化理论267

第四节 中国的现代化272

一、中国的现代化探索272

二、中国的现代化特征274

三、社会现代化实现的标志275

第十二章 社会问题279

第一节 概述279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279

二、社会问题的特征282

三、社会问题的类型285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产生与治理286

一、分析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意义286

二、社会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287

三、社会问题的预防与治理288

四、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291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主要社会问题292

一、人口问题292

二、环境污染问题296

三、失业问题303

四、社会风气问题312

主要参考文献3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