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分析化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分析化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292610.jpg)
- 高小霞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02066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电化学分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分析化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分析化学的历史发展和分析方法分类1
一、电分析化学的历史发展1
1.1 电解分析1
1.2 库仑分析2
1.3 电位分析3
1.3.1 电位滴定法3
1.3.2 直接电位法——离子选择电极4
1.4 电导和高频电导分析6
1.5 极谱分析6
1.5.1 方法和仪器7
1.5.2 基础理论8
1.5.3 灵敏的极谱分析方法10
1.6 各种新型电极12
1.6.1 静止和固体电极12
1.6.2 多孔透气膜电极13
1.6.3 半导体电极13
1.6.4 修饰电极13
1.7 其它电化学分析法14
1.7.1 固体电解质电池14
1.7.2 压电监测器14
1.7.3 等速电泳14
二、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15
1.8 1960年的分类法16
1.9 1963年的分类法17
1.10 1976年的分类18
第二章 电导分析21
2.1 引言21
2.2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22
2.2.1 电导、电导率和当量电导22
2.2.2 离子电导、离子淌度和离子迁移数25
2.2.3 Debye-Hückel-Onsager理论和电解质溶液的电导与其浓度的关系29
2.2.4 温度和溶剂的某些性质对电导的影响30
2.3 溶液电导的测定32
2.3.1 电极和电导池32
2.3.2 电导仪36
2.3.3 溶剂的纯化40
2.3.4 温度的影响42
2.3.5 用直流电源测定电导42
2.3.6 四电极的电导测量法43
2.3.7 无电极的电导测量法43
2.4 电导分析法的应用44
2.4.1 电导滴定44
2.4.2 自动连续的监测49
2.4.3 某些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52
2.5 高频滴定55
2.5.1 原理简述55
2.5.2 电池的构造和等效电路57
2.5.3 滴定曲线60
2.5.4 应用61
2.6 介电常数的测量63
参考文献66
第三章 电解分析和库仑分析68
3.1 电解分析68
3.1.1 基本原理68
3.1.2 电重量分析法76
3.1.3 汞阴极电解分离法82
3.1.4 内电解84
3.1.5 电移谱(Electrography)85
3.2 库仑分析86
3.2.1 基本原理86
3.2.2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91
3.2.3 控制电流库仑分析(库仑滴定)96
3.2.4 精密库仑滴定分析107
3.2.5 库仑分析的发展108
参考文献110
第四章 电位分析113
4.1 基本原理113
4.1.1 电极电位的产生和能斯特方程式113
4.1.2 Donnan电位和液体接界电位117
4.1.3 活度系数γ118
4.1.4 电位分析用的电池121
4.2 离子选择电极122
4.2.1 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122
4.2.2 各种类型离子选择电极及其响应机理123
4.2.3 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132
4.3 直接电位法135
4.3.1 pH的测定135
4.3.2 其他离子的测定139
4.4 电位滴定及其他间接测定144
4.4.1 等当点的确定144
4.4.2 单点滴定149
4.4.3 电位滴定的应用149
4.4.4 电位溶出及其他间接测定155
4.5 电位法测平衡常数156
4.5.1 弱碱的质子化常数的测定156
4.5.2 络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159
4.5.3 活度系数的测定165
4.5.4 溶度积的测定165
参考文献165
第五章 电流分析169
一、各种电流分析法169
5.1 原电池169
5.1.1 可逆和不可逆原电池169
5.1.2 浓差电池170
5.1.3 燃料电池171
5.2 原电池型的电化分析法172
5.2.1 内电解电池172
5.2.2 浓差电池和固体电解质电池173
5.2.3 多孔透气膜和催化膜电极的电池175
5.3 原电池库仑分析法177
5.3.1 臭氧和过氧化物的分析177
5.3.2 氮氧化物的分析178
5.3.3 二氧化硫的分析179
5.4 电解电池型的电化分析法181
5.4.1 固定电位和控制电位的电解分析181
5.4.2 电解池型的各种测试方法182
二、电流滴定法185
5.5 各种电流滴定法185
5.5.1 一个指示电极的电流滴定187
5.5.2 电流滴定中等当点的确定(定位)189
5.5.3 两个指示电极的双电流滴定193
5.5.4 线路电阻与滴定终点指示197
5.6 各种电流滴定法的应用202
5.6.1 酸碱滴定202
5.6.2 沉淀和络合滴定205
5.6.3 氧化-还原滴定215
参考文献218
第六章 电双层和吸附221
6.1 理想极化电极的热力学性质222
6.1.1 理想极化电极的热力学分析222
6.1.2 电毛细管曲线225
6.1.3 双层电容227
6.1.4 相对表面过量228
6.2 没有特性吸附的电双层结构231
6.2.1 电双层结构的模型231
6.2.2 分散层的理论233
6.2.3 stern模型的实验验证235
6.2.4 分散层中电位的分布237
6.3 存在特性吸附时的电双层结构239
6.3.1 电极上离子、分子吸附的分类239
6.3.2 离子的特性吸附对电双层结构的影响245
6.3.3 中性分子的吸附252
6.4 研究电双层和吸附的实验方法255
6.4.1 测量电毛细管曲线法255
6.4.2 测量微分电容的方法258
6.4.3 张力电流法259
参考文献260
第七章 电极过程动力学262
7.1 电极过程的步骤262
7.2 电荷转移反应速率与电极电位的关系263
7.3 电极溶液界面的质量传递270
7.3.1 离子的电迁移271
7.3.2 扩散272
7.3.3 对流扩散274
7.4 传质过程对电流-电位曲线的影响278
7.5 电双层结构和吸附对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影响280
7.5.1 没有特性吸附的情形280
7.5.2 吸附的影响286
7.6 偶合化学反应的电极过程294
7.7 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方法298
7.7.1 计时电流法和计时库仑法299
7.7.2 计时电位法306
7.7.3 单扫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309
7.7.4 各类极谱法313
参考文献313
第八章 直流、单扫、交流示波极谱分析和溶出伏安分析317
一、经典(直流)极谱分析317
8.1 可逆极谱波318
8.1.1 滴汞电极318
8.1.2 各种极谱电流320
8.1.3 扩散电流理论——Ilkovic 方程式322
8.1.4 Ilkovic方程式中各项的意义327
8.1.5 极谱波方程式328
8.2 不可逆极谱波329
8.2.1 电流方程式330
8.2.2 极谱波方程式331
8.2.3 可逆波与不可逆波的区别331
8.3 络合物极谱波332
8.3.1 络合物的可逆还原332
8.3.2 络合物的不可逆还原335
8.4 极谱动力波、催化波和络合吸附波336
8.4.1 前行动力波336
8.4.2 随后动力波337
8.4.3 催化波337
8.4.4 吸附波和络合吸附波341
8.5 直流极谱技术的一些新发展343
8.5.1 控制短滴汞时间的快速直流极谱343
8.5.2 电流取样直流极谱344
8.5.3 静态汞滴电极SMDE345
8.5.4 微分直流极谱346
8.5.5 用附加的交流信号来补偿电容电流348
二、交流示波极谱法348
8.6 三种交流示波极谱349
8.6.1 E-t曲线349
8.6.2 dE/dt-f(t)曲线350
8.6.3 dE/dt-f(E)曲线351
8.7 分析中的应用352
三、单扫描极谱法352
8.8 单扫示波极谱352
8.9 导数示波极谱357
8.10 循环伏安法358
四、溶出伏安法361
8.11 汞电极的阳极溶出伏安法363
8.11.1 电积363
8.11.2 溶出364
8.12 工作电极366
8.12.1 汞电极366
8.12.2 固体电极367
8.13 阴极溶出伏安法368
8.14 电位溶出分析法369
参考文献370
第九章 交流、方波、脉冲极谱和伏安分析373
9.1 交流极谱法373
9.1.1 交流极谱的基本原理373
9.1.2 基波交流极谱的基本理论375
9.1.3 相敏交流极谱法380
9.1.4 二次谐波交流(2f)极谱法381
9.1.5 张力电流法382
9.2 方波极谱法385
9.2.1 方波极谱的基本原理385
9.2.2 方波极谱电流理论公式388
9.2.3 方波极谱技术的新进展391
9.3 脉冲极谱法392
9.3.1 脉冲极谱法的提出392
9.3.2 脉冲极谱的两种形式394
9.3.3 脉冲极谱的仪器396
9.3.4 脉冲极谱的基本理论398
9.3.5 脉冲极谱在电极过程研究中的应用403
9.4 固体电极的脉冲伏安法405
9.5 脉冲极谱及脉冲伏安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407
9.6 变异的脉冲极谱法410
9.6.1 准导数脉冲极谱410
9.6.2 微分双脉冲伏安法410
9.6.3 隔滴脉冲极谱411
9.6.4 恒电位脉冲极谱411
9.7 计算机在极谱技术中的应用412
参考文献416
第十章 多孔气体扩散电极419
10.1 引言419
10.2 多孔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420
10.2.1 喷涂法421
10.2.2 碾压法421
10.2.3 焙烧法422
10.2.4 制备电极的要求423
10.3 多孔气体扩散电极理论424
10.3.1 薄液膜理论425
10.3.2 单孔模拟理论427
10.3.3 三相界面反应理论428
10.4 多孔气体扩散电极电化池的特性429
10.4.1 响应电流与时间和流速的关系429
10.4.2 电流-电压曲线434
10.4.3 响应电流和衰减电流的关系436
10.5 多孔气体扩散电极的应用437
10.5.1 一氧化碳的测定438
10.5.2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441
10.5.3 硫化氢的测定444
10.5.4 肼蒸气的测定447
10.5.5 血液中醇的测定449
10.5.6 大气中氰化氢的测定450
10.5.7 溶液中微量I-和IO- 3的挥气电流测定法451
10.5.8 用挥气电流法测定溶液中痕量的As3+,Sb3+和Sn2+456
10.5.9 溶液中汞的挥气电流测定法458
10.5.10 痕量氰化物的挥气电流测定法459
参考文献460
主题索引461
作者索引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