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史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史鉴](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3476842.jpg)
- 杜艳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0081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200MB
- 文件页数:398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流史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党际交流书写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华彩篇章1
一、何谓党际交流2
二、党际交流构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9
三、对外党际交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18
四、前车之鉴24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条重要旋律:为争取革命胜利开展党际交流(1921—1949)30
第一节 在处理与共产国际关系中的党际交流(1921—1937)31
一、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加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2
二、党际交流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革命42
三、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各有一套56
四、共产国际开始承认毛泽东的领导地位65
五、党际交流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68
第二节 在“三国四方”复杂关系中的党际交流(1937—1949)75
一、延安引人注目并成为党际交流中心76
二、如何处理国共关系:中苏两党意见不同84
三、共产国际解散前后党际交流的新变化87
四、中国共产党联美抗日并牵制蒋介石94
五、在冷战因素作用下中苏两党的交流99
第三节 历史意义与经验111
一、党际交流与各条战线的斗争共同构成了中国革命的协奏曲111
二、党际交流中需将争取国际援助与坚持独立自主相结合112
第二章 国际舞台的新角色:为巩固政权和确立新中国国际地位开展党际交流(1949—1969)115
第一节 “一边倒”战略下的党际交流(1949—1956)117
一、中国共产党将苏联视为“老大哥”117
二、南斯拉夫:短暂的友谊122
三、中国共产党与亚洲国家政党的相互援助与交往126
四、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国家左翼政党的交往128
第二节 中苏关系出现分歧时的党际交流(1956—1960)132
一、分歧初现132
二、裂痕加深141
第三节 中苏走向分裂过程中的党际交流(1960—1969)145
一、公开争论146
二、最终决裂154
三、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党的交往158
第四节 历史意义与经验166
一、维护国家利益,助力国际共运166
二、注重各党平等,承认国情差异,注意斗争方式167
第三章 理念转变的前奏:在“三个世界”中开展党际交流(1970—1978)170
第一节 与第三世界国家政党普遍开展党际交流175
一、“目标一致”:开创中朝执政党关系的新时期175
二、与罗马尼亚共产党关系稳定发展179
三、与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关系的最终破裂183
四、从总统到同志:铁托来华187
五、中共与印支诸党的恩恩怨怨191
六、与黑非洲诸党的兄弟情谊196
第二节 努力与“中 间地带”政党开展党际交流198
一、在野党促成中日建交199
二、来自大洋洲的橄榄枝202
三、中国记者打开与西德党际交流之门206
四、与东欧五国政党的关系211
第三节 与第一世界的斗争及联合212
一、中美解冻中的党际交流212
二、与苏共的继续交恶217
第四节 历史意义与经验223
一、贯彻“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223
二、党际交流理念转变因素与局限性并存224
第四章 历史的重大转折:围绕改革开放开展党际交流(1978—2002)228
第一节 调整中的四年(1978—1981)230
一、解冻:中南两党关系走向正常化231
二、“中国人最讲情意”: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的党际交流233
三、新领域的开拓:同非洲民族主义政党交往的开始236
四、接待贝林格:一个关键性的开端237
五、新天地的开启:与法国社会党建立联系242
第二节 新型党际关系的探索(1982—1989)244
一、“不以意识形态论亲疏”:勃兰特访华247
二、时移世易:与各国共产党关系重归正常251
三、缔造友好:与民族主义政党关系的发展257
四、求同存异:同西方发达国家中右翼政党的接触258
第三节 苏东剧变后党际交流的成功开拓(1990—2002)258
一、互利合作:与发达国家政党的关系日益频繁259
二、广交朋友:与发展中国家政党的关系不断深化260
三、“不扛旗、不当头”:与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关系稳步发展263
四、睦邻友好:与周边国家政党关系不断改善268
五、多边交往:与国际政党组织建立联系270
第四节 历史意义与经验271
一、新型党际关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271
二、新型党际关系探索中留下的经验273
第五章 新的里程碑:21世纪党际交流的全面推进(2003年至今)279
第一节 中国特色党际交流新格局(2003—2007)280
一、党际高层交流日益密切282
二、党际交流的工作面不断拓宽296
三、党际交流的对象更加广泛305
四、党际交流的内容不断丰富309
五、党际交流的平台更加宽广314
第二节 和谐世界理念下党际交流的机制化发展(2008年至今)321
一、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与各大国政党之间的机制化交往323
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与周边国家各政党之间的交往328
三、深化友谊,扩大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各政党之间的交往332
四、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与发达国家各类政党和组织保持对话与交流338
五、继承传统,面向未来: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之间的高层交往343
第三节 历史意义与经验346
一、中国共产党党际交流是中国总体外交的一条重要战线346
二、党际交流新格局的中国特色之所在347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党际交流展望352
第一节 以先进党的姿态立于世界政党之林352
一、发展趋势:开放性与多元化352
二、支撑所在:现代性与先进性355
三、定位选择:先进党的姿态357
第二节 以有所作为的政党促进世界和谐358
一、双赢共识:时代发展的崭新契机358
二、形成合力:世界和谐的共同期待361
三、有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责无旁贷362
第三节 提高党际交流能力,展现大党风范364
一、党际交流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365
二、对策与方法:党际交流能力的关键要素366
三、能力的提升:推进党际交流的必要条件369
第四节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370
一、坚持党际交流的四项基本原则370
二、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己任371
三、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372
参考文献374
后记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