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我国的经贸策略响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黎鹏,朱华友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接力出版社
- ISBN:780679762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我国的经贸策略响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石广生1
第一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的背景研究3
第一章 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环境分析3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的世界政治环境简析3
一、整体缓和、一超多强与多极关联的世界总体政治环境3
二、中国和东盟政治地位的显著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基础8
三、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世界政治局势的主要影响12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的世界经济环境简析22
一、世界经济环境整体大框架:成为“空间经济系统”的全球经济22
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东移:中国—东盟处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核心地带27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的世界科技环境简析30
一、新技术革命浪潮:营造了现代全球科技环境的基础与发展趋势30
二、世界科技环境对经贸合作与发展的主要影响32
第二章 世界经济集团化理论与发展现状研究38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38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38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40
三、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主义43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48
第二节 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现状与特点50
一、发展现状50
二、发展特点53
三、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背景与条件要素分析57
第三节 世界经济集团化贸易特征与动力63
一、世界经济集团化贸易特征63
二、世界经济集团化贸易动力66
第二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研究73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区域背景与形成发展历程73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区域背景分析73
一、中国—东盟区域背景简析73
二、东亚区域合作背景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89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发展历程96
一、从东盟到东盟自由贸易区96
二、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106
第四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现状与前瞻113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和内容113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113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内容115
第二节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国际反响120
一、主要论点述评120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必然性126
第三节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132
一、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因素132
二、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利因素133
三、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困难139
第四节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和东盟的影响141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141
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效应分析144
第五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47
一、概况147
二、挑战150
三、机遇152
第六节 中国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构想与前景160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构想160
二、前景展望162
第三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进程中我国的经贸策略响应169
第五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发展进程中我国的经济合作策略响应169
第一节 运用地缘经济区理论加快中国—东盟前沿地带的合作开发169
一、地缘经济区的含义、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重要意义169
二、地缘经济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的应用状况分析175
三、地缘经济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的应用:必要、可能与对策182
第二节 拓展“早期收获”方案推进中国—东盟的产业合作——以加强旅游业的合作为例189
一、从旅游业合作扩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的必要性190
二、从旅游业合作扩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的可能性与有利条件193
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旅游业跨国合作“早期收获”方案的对策措施196
四、加快开发中国前沿地区联合开发国际旅游线路的实证研究:以滇黔桂地区为例199
第三节 运用要素流动理论与资源禀赋理论指导中国—东盟互补性要素或资源的有序整合209
一、现阶段要素流动的新特点及地域组合的新形式209
二、以要素流动与资源禀赋理论指导中国—东盟跨国区域的经济合作217
第四节 我国前沿地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外开放战略选择与贸易口岸建设234
一、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广西加强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234
二、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广西加强对外开放的通道选择、贸易口岸的定位及口岸体系构建238
第六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我国的贸易策略响应247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结构分析247
一、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状况247
二、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248
三、中国对东盟贸易结构比较优势分析250
四、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分析254
第二节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256
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有利因素256
二、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制约因素258
第三节 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借鉴与比较260
一、欧盟模式的经济条件基础分析260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垂直分工模式263
三、亚太非体制合作模式265
四、南南低层次水平分工模式的探索266
第四节 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认识和政策建议269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69
二、构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共有信念270
三、处理好中国和东盟国家间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和竞争性272
四、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机制273
五、建立相关制度安排,防止“搭便车”行为275
六、继续大力发展边境贸易275
后记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