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放射防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放射防护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3491038.jpg)
- 涂彧,周菊英主编;孙亮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978750225129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放射医学-辐射防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放射防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离辐射的物理基础1
1.1 原子、原子核与放射性1
1.1.1 原子、原子核1
1.1.2 放射性4
1.2 射线与物质的作用6
1.2.1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7
1.2.2 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0
1.3 电离辐射剂量17
1.3.1 基本剂量学量17
1.3.2 放射防护量21
复习思考题26
参考文献26
第2章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27
2.1 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分类和影响因素27
2.1.1 辐射生物学效应分类27
2.1.2 影响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因素28
2.2 电离辐射的细胞生物学效应30
2.2.1 电离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与凋亡30
2.2.2 细胞存活曲线及细胞损伤31
2.2.3 染色体的辐射效应33
2.2.4 电离辐射的旁效应35
2.3 电离辐射的随机性效应35
2.3.1 随机性效应的概念及特征35
2.3.2 电离辐射致癌效应35
2.3.3 电离辐射遗传效应39
2.4 电离辐射的确定性效应40
2.4.1 出生前照射效应及疾病40
2.4.2 出生后确定性效应41
2.4.3 儿童的确定性效应45
复习思考题47
参考文献47
第3章 电离辐射来源48
3.1 天然辐射源48
3.1.1 宇宙辐射48
3.1.2 陆地辐射50
3.1.3 天然本底照射的平均年有效剂量55
3.1.4 人类实践活动增加的天然辐射照射56
3.2 人工辐射源56
3.2.1 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照射剂量56
3.2.2 人工辐射源对职业人员产生的照射剂量63
复习思考题63
参考文献64
第4章 放射防护标准65
4.1 放射防护简史65
4.1.1 国际防护标准的历史演变65
4.1.2 我国的放射防护标准发展历程69
4.2 放射防护目的与原则70
4.2.1 放射防护制定的生物学依据70
4.2.2 放射防护目的73
4.2.3 放射防护三原则73
4.3 放射防护标准75
4.3.1 关于防护与安全的基本情况75
4.3.2 剂量限值80
4.3.3 辐射实践的豁免准则及豁免水平86
4.3.4 职业照射的控制87
4.3.5 医疗照射的控制89
4.3.6 公众照射的控制94
4.4 放射防护相关国际组织94
4.4.1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94
4.4.2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95
4.4.3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96
4.4.4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96
复习思考题97
参考文献98
第5章 医用外照射防护99
5.1 医用外照射源项99
5.1.1 医用放射诊断装置99
5.1.2 医用常见的放射治疗设备103
5.2 医用外照射防护基本措施106
5.2.1 工作场所区域划分106
5.2.2 减少医用照射源对人体外照射剂量的三项措施107
5.3 物质对光子的衰减规律108
5.3.1 窄束γ光子通过屏蔽体时的减弱规律108
5.3.2 宽束γ光子通过屏蔽体时的减弱规律109
5.4 屏蔽体厚度的估算112
5.4.1 γ点源整体屏蔽厚度估算112
5.4.2 60Co治疗室屏蔽厚度估算114
5.4.3 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室屏蔽厚度估算116
5.4.4 医用X射线诊断室屏蔽厚度估算116
5.4.5 β射线屏蔽厚度估算118
5.5 医用外照射场所的建造与防护要求120
5.5.1 诊断X射线机房的建造与防护要求120
5.5.2 γ远距治疗室设计的防护要求121
5.5.3 医用电子加速器室设计的防护要求122
5.5.4 联锁装置123
复习思考题127
参考文献128
第6章 医用内照射防护129
6.1 开放型放射性核素的医学应用129
6.1.1 开放型放射性核素的诊断应用129
6.1.2 开放型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应用129
6.2 操作开放源的辐射危险130
6.2.1 开放源的外照射130
6.2.2 表面放射性污染130
6.2.3 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130
6.2.4 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的途径131
6.3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与措施131
6.3.1 围封包容131
6.3.2 保洁去污131
6.3.3 个人卫生防护131
6.3.4 妥善治理放射性废物131
6.4 工作场所的建筑设计及防护要求132
6.4.1 工作场所分级、分类132
6.4.2 对工作场所建筑设计的防护要求136
6.4.3 工作场所选址136
6.4.4 核医学工作场所平面布局137
6.4.5 对核医学诊疗场所内环境及设备的要求138
6.4.6 辐射监测140
6.5 开放型放射性核素操作的个人防护141
6.5.1 个人安全操作的卫生要求141
6.5.2 安全操作141
6.5.3 穿戴个人防护衣具142
6.5.4 非密封源易发事故及防护对策142
6.6 去除表面放射性污染143
6.6.1 去污的一般原则143
6.6.2 体表去污144
6.6.3 设备表面去污145
6.6.4 工作服表面污染的去污方法147
6.6.5 评价去污染效果的指标147
复习思考题148
参考文献148
第7章 医用放射性废物的收集与处理149
7.1 放射性废物的来源与分类149
7.1.1 常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149
7.1.2 常见的放射性液体废物149
7.1.3 常见的放射性气载废物149
7.2 放射性废物的收集与贮存150
7.2.1 原则与要求150
7.2.2 放射性废液的收集与处理151
7.2.3 固体放射性废物收集与处理152
7.2.4 气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153
7.2.5 用于设备质控的废弃密封源的处理153
7.3 建立废物管理制度153
7.4 放射性废物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153
复习思考题154
参考文献154
第8章 放射诊断与放射治疗过程对患者的防护155
8.1 对患者实施放射防护应遵循的原则155
8.1.1 放射诊断中对患者防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55
8.1.2 放射治疗中对患者防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59
8.2 医院应承担的防护职责162
8.2.1 放射诊疗用房与功能区分布162
8.2.2 配备合格的仪器设备163
8.2.3 具备防护知识的医务人员163
8.3 放射诊断过程中对患者防护的基本措施165
8.3.1 应保证X射线发生器的基本条件165
8.3.2 在特殊诊断检查中应当采取的措施166
8.3.3 减少患者受照剂量的措施168
8.4 放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防护的基本措施172
8.4.1 远距离治疗机及辅助设备应满足防护要求172
8.4.2 近距离治疗中须考虑的防护问题177
8.4.3 靶区以外器官屏蔽177
8.4.4 治疗装置的安全运行和联锁装置的应用180
8.5 医用电离辐射设备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80
8.5.1 设备质量管理的作用180
8.5.2 设备质量管理的任务181
8.5.3 设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81
8.5.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好处181
8.5.5 有效制定与使用设备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182
复习思考题183
参考文献183
第9章 核医学诊疗过程对患者的防护184
9.1 临床核医学放射防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84
9.1.1 放射实践的正当性184
9.1.2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184
9.1.3 个人剂量限值和剂量约束值184
9.2 医院应承担的防护职责185
9.2.1 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185
9.2.2 加强人员的培训及管理185
9.2.3 制订核医学质量保证计划,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185
9.3 核医学诊断中对患者的防护187
9.3.1 严格掌握检查的适应证及操作程序187
9.3.2 诊断用场所的布局应有助于工作程序193
9.3.3 对陪同人员的防护193
9.3.4 减少患者体内的辐射吸收剂量193
9.3.5 对特殊人群的防护194
9.4 核医学治疗中对患者的防护195
9.4.1 确定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的原则196
9.4.2 治疗性放射性药物的选用196
9.4.3 核医学治疗中患者的防护原则197
9.4.4 核医学治疗中患者的防护要求197
9.4.5 治疗给药失误的应急处理原则198
复习思考题198
参考文献199
第10章 核与辐射技术的军事应用及其防护200
10.1 核武器200
10.1.1 核武器的历史200
10.1.2 核武器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201
10.1.3 核武器的种类、爆炸原理、基本构造202
10.1.4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205
10.1.5 核武器损伤的防护208
10.2 贫铀弹211
10.2.1 概述212
10.2.2 贫铀弹213
10.3 核动力装置217
10.3.1 核动力装置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217
10.3.2 核反应堆自身构造的防护220
10.3.3 我国为保证核电安全采取的措施221
10.3.4 核动力厂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221
复习思考题222
参考文献222
第11章 核与辐射技术在工业应用及其防护223
11.1 工业辐照及其防护223
11.1.1 工业γ辐照224
11.1.2 工业电子加速器辐照238
11.2 工业辐射成像技术及其防护247
11.2.1 工业辐射照相法的分类247
11.2.2 X射线成像技术248
11.2.3 工业成像系统实例250
11.2.4 工业辐射成像安全与防护252
11.3 工业核仪器仪表及其防护256
11.3.1 概述256
11.3.2 指数型工业核仪表257
11.3.3 料位计的工作原理258
11.3.4 水分测量259
11.3.5 同位素静电消除器的应用260
11.3.6 离子感烟报警器的应用260
11.3.7 工业核仪器仪表的辐射防护与安全260
复习思考题264
参考文献264
第12章 放射卫生监督与辐射事故265
12.1 放射卫生法规的历史沿革与体系265
12.1.1 放射卫生法规的历史沿革265
12.1.2 我国辐射安全与防护法规的层次266
12.1.3 我国发布的辐射防护标准266
12.1.4 辐射安全与防护法规对辐射防护管理的意义267
12.2 放射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监督管理268
12.2.1 建设项目“三同时”268
12.2.2 放射源分类办法269
12.2.3 辐射安全许可制度269
12.2.4 放射诊疗工作许可制度272
12.3 辐射事故275
12.3.1 辐射事故的类型276
12.3.2 辐射事故的基本特点282
12.3.3 辐射事故分级287
12.3.4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287
12.3.5 辐射事故的处理290
12.3.6 辐射事故的预防292
12.4 放射诊疗事故293
12.4.1 放射诊断事故293
12.4.2 放射治疗事故294
12.4.3 临床核医学实践中发生的放射事故296
复习思考题299
参考文献300
第13章 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301
13.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的法律依据301
13.2 放射工作人员证制度302
13.3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定303
13.4 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304
13.4.1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培训规范304
13.4.2 辐射防护技术人员资格要求305
13.5 个人剂量监测与管理306
13.5.1 个人剂量监测的内容和分类306
13.5.2 个人剂量监测方法306
13.5.3 个人剂量监测的原则与评价307
13.5.4 个人剂量监测管理307
13.6 职业健康监护308
13.6.1 上岗前体检308
13.6.2 在岗期间健康检查309
13.6.3 离岗时健康检查309
13.6.4 医学追踪310
13.6.5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310
13.6.6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要求311
13.7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311
13.7.1 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311
13.7.2 放射工作单位的责任311
13.7.3 放射工作人员权利312
复习思考题312
参考文献313
第14章 医疗行业中的辐射安全文化素养314
14.1 辐射安全文化素养产生的历史背景314
14.2 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的含义315
14.2.1 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的特性315
14.2.2 辐射安全文化素养对医疗行业不同层面的要求315
14.2.3 辐射安全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317
14.2.4 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的自我评估监管和评价319
14.3 辐射安全文化素养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发展及存在问题321
14.4 医疗行业辐射安全文化素养建设的必要性324
14.4.1 辐射事故及原因分析325
14.4.2 培养安全文化素养的要求325
14.5 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的发展326
14.6 结语327
复习思考题327
参考文献328
第15章 非人类物种放射防护329
15.1 不同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330
15.1.1 陆生植物的辐射生物效应330
15.1.2 陆生动物的辐射生物效应331
15.1.3 水生生物的辐射生物效应331
15.2 参考动物和参考植物332
15.2.1 建立参考动植物的目的332
15.2.2 在选择候选参考动植物时,应该考虑的内容333
15.2.3 选择参考动植物的准则333
15.2.4 参考生物的选择333
15.2.5 剂量考虑水平334
15.3 参考剂量学模式335
15.4 非人类物种与人类辐射防护335
15.4.1 非人类物种与人类辐射防护比较335
15.4.2 人类和非人类物种防护的共同方法336
15.5 国际主要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评估方法337
复习思考题338
参考文献338
附表340
附表1 我国发布的放射卫生防护法规和规范性文件340
附表2 我国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341
附表3 放射源分类表345
附录X 射线摄影受检者器官剂量转换系数(补充件)348
附录1 X射线摄影检查成年人甲状腺剂量转换系数Cr348
附录2 X射线摄影检查成年人卵巢剂量转换系数Cr349
附录3 X射线摄影检查成年人睾丸剂量转换系数Cr350
附录4 X射线摄影检查成年人肺剂量转换系数Cr351
附录5 X射线摄影检查成年人女性乳腺剂量转换系数Cr352
附录6 X射线摄影检查成年人子宫(胚胎)剂量转换系数Cr353
附录7 X射线摄影检查成年人红骨髓剂量转换系数Cr354
附录8 X射线摄影检查成年人全身平均剂量转换系数Cr355
附录9 X射线摄影检查儿童甲状腺剂量转换系数Cr356
附录10 X射线摄影儿童检查卵巢剂量转换系数Cr358
附录11 X射线摄影儿童睾丸剂量转换系数Cr360
附录12 X射线摄影检查儿童肺剂量转换系数Cr362
附录13 X射线摄影检查儿童红骨髓剂量转换系数Cr364
附录14 X射线摄影检查儿童全身剂量转换系数Cr366
中英文对照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