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昌吉回族自治州 农业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昌吉回族自治州 农业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492385.jpg)
-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志》编纂小组,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局编 著
- 出版社: 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志》编纂小组;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局
- ISBN: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54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昌吉回族自治州 农业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大事记1
第一章 农业综述33
第一节 农业自然环境33
一 昌吉州地理方位33
二 昌吉州地貌特征34
三 昌吉州水文资源35
四 昌吉州农业气象41
五 土地资源利用49
第二节 农业发展及经济地位56
一 昌吉州农业屯垦简史56
二 昌吉州农业发展57
三 农业经济地位59
第三节 农业人口60
一 历史进程中的自治州农业人口60
二 第三次人口普查61
三 昌吉州农业劳动力资源及实有劳动力构成62
第四节 农村能源64
一 能源状况64
二 能源建设65
三 能源利用66
第五节 农业学大寨67
第二章 农业机构69
第一节 农业机构设置69
一 行政事业机构设置69
二 行政事业编制70
第二节 农业行政管理机构75
一 自治州农业行政管理机构75
二 县(市)农业行政管理机构79
第三节 农业事业单位机构91
一 州、县(市)农科站、所92
二 州、县(市)种子管理站100
三 州、县(市)农经站107
四 昌吉州农业教育机构109
五 州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112
六 州蔬菜研究所112
七 州土地规划队112
八 州人工影响天气降雨办公室及玛纳斯县人控雷达站113
九 州农业区划委员会及办公室113
第四节 党团组织及工会116
一 州农业局党组织116
二 州农业局工会组织118
三 州农业局共青团组织119
第五节 地方国营农场和农垦团场119
一 地方国营农场历任领导119
二 兵团农垦团场历任领导126
三 国营园艺场历任领导130
四 良种场、试验站历任领导135
五 区、州、县(市)单位农场历任领导140
第六节 学术团体142
一 自治州农经学会142
二 自治州农学学会143
第七节 其他机构145
一 中欧项目办145
二 州农业局普法领导小组146
三 州农业局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146
第三章 农村土地制度及生产关系变革14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封建土地制度147
一 清朝的屯田制147
二 民国年间的封建土地制度14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改革149
一 减租反霸149
二 土地改革151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154
一 互助组154
二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54
三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57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化158
一 公社化初期158
二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经营体制的确定159
三 “文化大革命”10年间的人民公社160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1
一 生产责任制的推行161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163
第六节 改革的深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166
一 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66
二 “三清”工作167
三 “减负”工作168
四 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168
附表:1956-1995年昌吉州农村经济收益分配表170
第四章 农业生产175
第一节 主要作物种植历史及农作物习惯变迁175
一 粮食作物种植历史及习惯变迁175
二 经济作物种植历史及习惯变迁181
三 绿肥作物(牧草)184
第二节 作物结构185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60年代农作物种植比例185
二 70、80年代农作物种植结构185
三 90年代上半期农作物种植结构状况186
四 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86
第三节 耕作制度186
一 耕地187
二 平地187
三 耙耱187
四 播种187
五 施肥188
六 灌溉189
七 轮作制度189
八 熟制190
九 农田耕作的技术要求190
第四节 土壤194
一 土壤类型194
二 耕地土壤养分状况195
三 土壤改良197
第五节 肥料198
一 农家肥198
二 化学肥料199
三 微量元素肥料199
四 菌肥200
五 绿肥和秸杆还田200
第六节 粮、棉、油、糖的生产202
附表:1949年-1995年昌吉州粮食生产规模及产量表203
第七节 主要作物栽培技术规程220
一 小麦分区栽培技术规程220
二 冬小麦高产(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措施224
三 春小麦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225
四 水稻薄膜育秧,盘育机插亩产500-6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226
五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228
六 玉米亩产500-700公斤栽培技术规程229
七 地膜玉米吨粮田栽培技术规程231
八 宽膜植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232
九 甜菜高产栽培技术233
十 地膜甜菜高产(亩产5吨)高糖栽培技术规程235
十一 啤酒大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236
十二 草莓栽培技术要点237
十三 甜瓜防病栽培技术要点239
十四 啤酒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41
第五章 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243
第一节 农业科研与农技推广事业发展概况243
一 昌吉州农业科技开发中心的成立243
二 农科所研究项目及其成果243
三 推广方法的变革及其成效243
四 综合栽培技术运用245
五 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247
第二节 技术交流250
一 邀请专家考察与讲学250
二 创办农业刊物251
三 学术论文251
四 培养人才252
五 争先创优252
六 健全学会组织机构252
第三节 植物保护253
一 农作物病、虫、杂草种类及分布253
二 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害情况258
三 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260
四 植物检疫工作261
五 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263
第四节 农业科技开发项目264
一 《昌吉州120万亩粮食中高产综合技术开发》项目264
二 中国—欧盟合作《提高新疆农作物产量》项目265
三 《昌吉州150万亩粮食高产综合技术开发》课题的立项和实施279
附表:1973-1995年昌吉回族自治州获州及州以上科研成果奖农业研究项目280
第六章 种子经营与推广28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主要农作物种子287
第二节 五六十年代种子工作287
一 良种繁育与推广287
二 种子检验和加工288
三 种子经营288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种业的发展288
一 良种推广与繁殖288
二 种子检验和加工291
三 种子经营293
四 种子管理294
五 种子法规297
六 种子对外贸易298
七 北种南育,南种北繁(简称南繁)299
第七章 园艺生产301
第一节 园艺作物资源301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园艺作物301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自治州园艺生产的发展302
三 改革开放后的园艺生产306
第二节 园艺作物栽培技术的变迁307
一 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与产量307
二 园艺作物产品出口和调往内地情况310
第三节 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310
一 新技术的应用310
二 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310
三 多元微肥和稀土元素的应用310
四 西甜瓜杂交制种工作的开展311
五 滴灌技术在蔬菜种植上的应用311
第四节 贮藏与加工311
一 西甜瓜的贮藏与加工311
二 果品的贮藏与加工311
三 蔬菜的贮藏与加工312
第八章 农业区划313
第一节 机构设置313
一 自治州农业区划机构313
二 各县(市)农业区划机构313
第二节 州县农业区划办公室工作职能313
第三节 农业区划任务314
一 农业资源调查及农业区划314
二 州、县(市)国民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总体规划315
三 农业后备资源调查315
四 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316
五 开展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研究316
第四节 农业区划成果应用316
一 农业资源及农村经济动态监测316
二 建立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316
三 农业区划专项调查316
第九章 农业三场(站)317
第一节 国营农场(农垦团场)317
一 地方国营农场320
二 生产建设兵团农垦团场333
三 部队农场348
四 自治区单位农场351
五 州县(市)单位农场354
第二节 国营园艺场357
一 玛纳斯县园艺场357
二 昌吉市园艺场361
第三节 良种场与试验站364
一 良种场364
二 试验站367
第十章 农业教育371
第一节 农业教育机构371
一 昌吉农校隶属关系沿革371
二 发展规模371
三 专业设置371
四 招生办法372
第二节 农业技术干部的培训372
第三节 农民培训373
第四节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375
一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昌吉州分校的建立及发展375
二 招生、专业设置及学制377
三 教学组织与管理378
四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昌吉分校的发展现状380
第十一章 农业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383
第一节 先进模范人物383
一 陈有福383
二 穆兴发383
三 吴永信384
四 王德智385
五 张浩山386
六 张学富386
七 马万录386
八 陈鹏来387
九 魏慎如387
十 陈纪秀388
十一 蒋兆枝388
十二 李发荣390
十三 荆戊田391
十四 丛昌生391
十五 王吉昌393
十六 关承烈394
十七 张瑞玲394
十八 李生金395
十九 任明东396
二十 安长寿396
第二节 农业先进单位397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表彰的单位397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表彰的单位397
三 荣获自治区人民政府、农业厅奖励及表彰的单位398
第三节 农业先进工作者399
附表:昌吉州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个人)名表400
编后记406
参阅文献目录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