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镜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镜像](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3497116.jpg)
- 刘茂华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978754305350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影响-当代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镜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媒介传播视角切入当代文学格局研究的可能1
一、论题的框架:媒介制导下1990年代中期以来小说的历史表象2
二、研究的范围:选择先锋小说、晚生代小说、女性小说的缘由15
三、论域设置的可能性:接受美学与传播学的互通关系22
上编 宏观视野:媒介制导下的“后新时期”文学23
第一章 媒介传播与小说创作互动空间的新变23
第一节 媒介化环境的形成与小说创作空间34
一、媒介的载体功能与文学36
二、媒介转型促生小说新生态37
三、新的媒介语境渗入小说创作思维44
第二节 媒介传播与小说作家的互动51
一、新闻与小说的相互改造52
二、新的互动空间的形成与拓展57
第二章 媒介制导下的文学界63
第一节 媒体中心议题与文学界64
一、媒介传播构建文学界65
二、小说主题与媒体议题的重合69
第二节 媒介市场化影响下的小说创作潮流72
一、媒介的中介作用奠定了先锋小说的合法性74
二、媒介语境推动“先锋转向”77
三、媒介炒作为晚生代小说和新女性写作命名80
第三节 媒介传播促成文学事件的发生86
一、文学议题从内部审美到外部炒作86
二、文学事件的多种意义90
第三章 媒介制导下的作家身份与书写心态96
第一节 媒介制导下的作家身份97
一、作家与媒介97
二、作家自我话语权的确定101
三、媒介市场化体制下的作家职业103
第二节 媒介制导下作家角色的多重性106
一、媒体采编与“明星作家”107
二、媒介新生态中的“先锋”文化人109
第三节 书写心态112
一、“挑战传统”的浮躁心态113
二、“审美救世”的艺术家情结118
第四章 媒介制导下的小说创作概貌122
第一节 小说创作中新闻话语主导地位的确立123
一、新闻话语的主导123
二、文学话语的屈服127
第二节 小说虚构资源的调整与多样化131
一、小说创作资源的多样化132
二、由新闻到小说的艺术转换136
三、界限弥合的先锋性特征140
第三节 作家对于小说文体的变革和探索143
一、媒介传播运作左右小说文体的探索143
二、媒介化时代小说文体探索的本质原因145
下编 微观透视:以先锋小说、晚生代小说和新女性小说为中心的考察155
第五章 先锋小说转向后的写实笔法155
第一节 重新逼近现实156
一、故事的俗常化与传奇化157
二、人物形象的丰满与立体化161
第二节 向历史和生存的靠近163
一、对待历史的严肃态度和对民间的亲和163
二、对现实关注的焦虑和对世俗化的认同166
第三节 写实笔法的变异169
一、无体裁写作的开放性170
二、叙事的再度“先锋”175
第六章 晚生代小说的新闻式表述181
第一节 新闻式地表现:主题型转化为题材型182
一、题材先行183
二、对意义的放逐186
第二节 新闻式地表达:由描写到叙述189
一、最为普遍的行文方式叙述190
二、客观性与冷色调192
第三节 新闻式地展示:平面化和时尚化195
一、表象化的书写195
二、时尚化的风格200
第四节新闻式地揭示:从修辞到存在204
一、真实的流动性和可塑性205
二、摹写“现在”的瞬间性和“原创性”208
第七章 新女性叙事的媒介化212
第一节 媒介与符号化的新女性叙事213
一、现实存在于媒介213
二、女性与媒介217
第二节 新女性叙事的通俗化219
一、“女性个人化写作”的时尚式呈现220
二、叙事文体的通俗化226
第三节 女性叙事内容的同质化231
一、媒介化的“流行”与“华丽”232
二、媒介化的拼贴与组合235
第八章 媒介制导下的“时代文体”特征241
第一节 虚假的个性化242
一、报刊体实录对于“女性个人化写作”的改变243
二、闲聊体对于“还原”的努力247
三、个性化背后的技巧化250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审美化255
一、全方位地展示“消费社会”的实施过程255
二、“平面人”的审美迷失258
第三节 媒介化时代的超现实文学镜像261
一、底层意识的疏浅262
二、日常表象的喧嚣265
三、文本的信息化268
四、书写的类型化272
结语:文学格局的变动与媒介角色定位277
一、媒介与消费主义277
二、媒介化时代符号之镜的深层难题280
三、符码灌输与读者的“视野重塑”284
四、媒介角色的重新定位288
五、新世纪文学的展望290
后记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