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8Po快速测氡法 方法、仪器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18Po快速测氡法 方法、仪器及其应用
  • 亢俊健,刘泰峰,李明亮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6653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氡-测量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8Po快速测氡法 方法、仪器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方法篇3

第一章 氡气的性质3

1.1 铀、镭、氡的地球化学性质3

1.2 铀、镭、氡在自然界中的分布4

1.3 氡的衰变、积累和放射性平衡6

第二章 218Po快速测氡法9

2.1 氡及其子体测量方法概述9

2.1.1 测氡方法的发展9

2.1.2 测氡方法的分类10

2.1.3 测氡方法的比较10

2.2 218Po法的理论依据13

2.3 218Po法的工作布置15

2.3.1 测网布置15

2.3.2 取样方法选择15

2.3.3 野外工作步骤15

2.4 218Po法的资料解释16

2.4.1 前人资料收集16

2.4.2 测量结果整理16

2.5 218Po法的影响因素19

2.5.1 湿度19

2.5.2 气候及土壤透气性20

2.5.3 其他影响因素22

仪器篇25

第三章 PF-1B型218Po快速测氡仪25

3.1 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26

3.2 取样方法与装置26

3.2.1 取样理论26

3.2.2 取样片材料选择27

3.2.3 取样片带电28

3.2.4 取样装置28

3.3 闪烁体与光电倍增管30

3.3.1 ZnS闪烁体30

3.3.2 光电倍增管31

3.4 信号采集及处理36

3.5 PF-1B型218Po测氡仪的单片机系统37

3.5.1 单片机最小系统37

3.5.2 脉冲计数41

3.5.3 定时时钟41

3.5.4 存储器管理42

3.5.5 键盘输入及显示输出43

3.5.6 80C31复位与外部设备复位47

3.5.7 RS-232串行通信47

3.6 软件系统50

3.7 PF-1B型218Po探测仪的结构53

3.7.1 仪器外观53

3.7.2 仪器面板53

3.7.3 避光机芯与箱体的连接53

3.7.4 探测仪附件54

3.7.5 双光电倍增管结构55

3.8 仪器标定55

3.8.1 标定条件55

3.8.2 标定过程55

第四章 PF-2A型218Po快速测氡仪57

4.1 PF-2A型测氡仪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57

4.2 取样方法与装置58

4.2.1 环境氡气浓度检测取样装置58

4.2.2 壤中氡气浓度检测取样装置59

4.2.3 取样器中环境温湿度监测模块60

4.3 硬件系统61

4.3.1 传感器的选择61

4.3.2 高精度电荷灵敏放大器64

4.3.3 信号放大电路66

4.3.4 阈值比较电路67

4.3.5 单片机控制系统69

4.3.6 电源系统77

4.4 PF-2A型测氡仪的软件系统78

4.4.1 存储器的初始化78

4.4.2 软件抗干扰79

4.4.3 PF-2A型测氡仪主机与PC通信81

4.5 PF-2A型测氡仪结构84

4.5.1 仪器整体结构及面板84

4.5.2 双金硅面垒探测器结构85

4.5.3 仪器内部结构86

4.6 PF-2A型218Po探测器的电磁屏蔽87

4.7 仪器校准87

4.8 仪器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88

应用篇93

第五章 煤田陷落柱的地质构造93

5.1 煤田陷落柱的分布状况93

5.2 地层结构和区域构造94

5.3 区域水文地质和区域重磁场特征96

5.4 陷落柱的构造特征100

5.4.1 陷落柱的形态101

5.4.2 陷落柱内部的岩石特征103

5.4.3 陷落柱的空间结构划分及周围岩层的派生构造103

5.4.4 陷落柱的类型105

5.5 控制陷落柱发育的因素106

5.5.1 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106

5.5.2 构造节理及渗流作用的影响106

5.5.3 软弱夹层的存在导致层间滑动107

5.5.4 构造对陷落柱分布的控制作用108

5.5.5 西山煤田陷落柱的分布特征109

5.6 陷落柱的导水与突水110

5.6.1 陷落柱的导水性分析110

5.6.2 陷落柱的突水性分析111

5.6.3 山东肥城国家庄井田突水实例112

5.7 国内典型煤田陷落柱的形成及分布规律114

5.7.1 华北型煤田陷落柱的发育规律114

5.7.2 淮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形成条件及特征116

5.7.3 鲁西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119

5.8 陷落柱的次生应力场129

5.8.1 煤田岩层的水平应力状态分析129

5.8.2 溶洞的稳定性分析130

5.8.3 陷落柱围岩的次生应力状态分析131

5.9 陷落柱派生构造的形成机制133

5.9.1 岩石力学性质的测试133

5.9.2 派生断裂的形成133

5.9.3 陷落过程中形成的围岩构造134

5.10 陷落柱的形成及演化135

5.10.1 陷落柱的成因学说135

5.10.2 陷落柱的形成和演化137

5.10.3 复体陷落柱的形成137

第六章 陷落柱氡气场的形成及数学方程式139

6.1 氡气运移理论139

6.1.1 放射性元素运移的载体和通道139

6.1.2 影响氡气运移的因素141

6.1.3 氡气运移的理论和机制142

6.2 陷落柱氡气异常146

6.2.1 陷落柱氡气场的形成146

6.2.2 陷落柱氡气场的组成147

6.3 陷落柱氡气场的状态方程148

6.3.1 内部及周围为非放射性介质的氡气场状态方程148

6.3.2 内部为放射性介质的氡气场状态方程150

6.3.3 常系数氡气场状态方程解的形式151

6.4 陷落柱氡气场的差分方程153

6.4.1 陷落柱氡气场的网格划分153

6.4.2 扩散系数和对流速度为常数的差分方程154

6.4.3 扩散系数和运移速度为函数的差分方程158

6.5 陷落柱氡气场的计算结果及空间形态160

6.5.1 柱体侧面源氡气场的计算结果及空间形态160

6.5.2 柱体体源氡气场的计算结果及空间形态165

第七章 218Po法在陷落柱勘查中的实际应用169

7.1 河北葛泉煤矿陷落柱勘测169

7.1.1 葛泉煤矿地质概述169

7.1.2 探测效果及其分析169

7.2 河北西葛泉矿陷落柱勘测172

7.2.1 西葛泉煤矿地质概述172

7.2.2 探测效果及其分析172

7.3 山西屯留煤矿陷落柱勘测174

7.3.1 地质概况174

7.3.2 探测效果及其分析174

第八章 218Po法在其他地质勘查中的应用179

8.1 滑坡体179

8.1.1 滑坡体与氡气异常的关系179

8.1.2 218Po法在滑坡体中的应用179

8.2 断裂带与地裂缝180

8.2.1 断裂带与氡气异常的关系180

8.2.2 218Po在断裂带中的应用180

8.2.3 218Po在地裂缝中的应用185

8.3 岩溶塌陷与地下溶洞186

8.3.1 岩溶塌陷与氡气异常186

8.3.2 218Po在地下溶洞中的应用186

8.4 地热189

8.4.1 地热与氡气异常189

8.4.2 218Po在地热中的应用190

8.5 氡气测量的地质效果评价191

第九章 218Po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93

9.1 环境氡气监测设备及方法193

9.1.1 监测设备193

9.1.2 监测方法及步骤194

9.2 建筑物环境氡气监测196

9.2.1 建筑物氡气来源及影响因素196

9.2.2 居所环境氡气监测197

9.2.3 地下工程环境氡气监测199

9.2.4 地上建筑物(非居所)环境氡气监测201

9.2.5 温泉疗养中心环境氡气监测203

9.3 金属矿山环境氡气监测204

9.3.1 矿山井下氡气监测204

9.3.2 矿山地面氡气监测205

9.4 大气环境氡气监测206

9.4.1 大气环境氡气来源及影响因素206

9.4.2 大气环境氡气监测207

参考文献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