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 土壤学 (南方本) 农学类各专业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 土壤学 (南方本) 农学类各专业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3559287.jpg)
- 西南农学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农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 土壤学 (南方本) 农学类各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与演变6
第一节 土壤母质的形成6
一、土壤母质的基本概念7
二、土壤母质的来源7
三、土壤母质的形成过程10
四、风化产物的搬运和堆积14
第二节 土壤发育的自然土阶段16
一、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16
二、各种自然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18
三、自然界主要的成土过程20
四、自然土壤的形态特征、性质及其发展速度21
第三节 土壤发育的农业土阶段22
一、人类生产活动在农业土壤形成中的作用22
二、农业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23
三、农业土壤的形态特征、性质及其发展速度26
第二章 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28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28
一、土壤的矿物质组成28
二、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31
三、土壤的机械组成33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37
一、微生物在土层中的分布特点37
二、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40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41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性质41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42
三、土壤腐殖质46
四、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48
五、土壤有机质的调节50
第四节 土壤胶体复合体51
一、土壤胶体的概念51
二、土壤复合胶体的组成55
三、土壤复合腔体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56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58
第一节 土壤吸收性能58
一、土壤吸收性能的类型58
二、土壤的离子代换吸收作用59
三、土壤吸收性能的作用与调节途径64
第二节 土壤反应65
一、土壤酸度的类型及来源66
二、土壤碱度68
三、影响土壤酸碱度的因素68
四、土壤的缓冲性69
五、土壤反应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生长的影响70
六、土壤酸碱度的调节71
第三节 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72
一、土壤孔隙性72
二、土壤结构性74
第四节 土壤层次性81
一、土壤层次性的概念81
二、土壤的质地层次81
三、土壤的结构层次83
第五节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84
一、粘结性与粘着性84
二、土壤的膨胀性与收缩性85
三、土壤的可塑性86
四、土壤的耕性87
第四章 土壤热、水、气、肥及其相互关系90
第一节 土壤热状况90
一、土壤热的来源90
二、土壤热特性91
三、土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93
四、土壤温度状况对作物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95
五、土壤热状况的调节96
第二节 土壤水分状况97
一、土壤水分类型与性质97
二、土壤持水量与吸水力的关系99
三、土壤水分的有效性101
四、毛管水的运动与土壤供水性能102
五、土壤水分的渗漏与蒸发104
六、土壤水分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106
七、土壤水分的调节107
第三节 土壤空气状况108
一、土壤空气组成108
二、土壤的通气性109
三、土壤通气性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110
四、土壤通气性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调节途径111
第四节 土壤养分状况112
一、土壤养分的种类与数量112
二、土壤养分的形态及其转化114
三、影响土壤养分转化的因素117
四、土壤保肥、供肥性能与植物营养119
第五节 土壤中热、水、气、肥的相互关系122
一、土壤肥力因素的同等重要性122
二、土壤肥力因素的相互关系123
三、土壤调节热、水、气、肥的功能124
第五章 土壤生产性能与土壤肥力127
第一节 土壤肥力研究工作的过去与现在127
第二节 土壤生产性能130
一、土壤生产性能的概念130
二、土壤生产性能分述131
第三节 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观点142
一、我国农民认识土壤肥力的经验142
二、土壤肥瘦的实质143
三、提高土壤肥力的基本途径147
第六章 南方土壤类型与土宜时宜149
第一节 概述149
一、南方土壤类型特点149
二、土宜与时宜150
第二节 旱作土151
一、紫泥土151
二、红泥土160
三、黄泥土168
四、潮砂泥土171
五、黄刚土173
六、黑泡土178
第三节 水稻土180
一、水稻土的形成条件181
二、水稻土的基本性质184
三、水稻土的发育层段186
四、双季稻的土宜与稻田土壤侵蚀的防止187
五、紫泥田188
六、红黄泥田191
七、潮砂泥田196
八、马肝泥田197
九、黑泡泥田199
第七章 高产稳产土壤的特征及其培育202
第一节 高产稳产水稻土的特征及其培育202
一、高产稳产水稻土的肥力特征202
二、高产稳产水稻土的建设和培育211
第二节 因地制宜建设和培育高产稳产旱作土215
一、狠抓造林,绿化荒山216
二、沟坡兼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216
三、发展小型水利,扩大水浇地面积216
四、深耕改土,增施肥料,加速土壤熟化216
第八章 南方主要低产田土的利用改良218
第一节 旱作土的利用改良218
一、红泥土的利用改良218
二、飞砂土和海成砂土的利用改良230
三、盐潮土(盐土、咸田)的利用改良231
第二节 低产水田土壤的利用改良234
一、冷漫类低产田的改良234
二、粘瘦类低产田的改良240
三、毒质类低产田的利用改良247
四、咸性类低产田251
五、漏水类低产田254
附录 土壤普查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