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经济学教材 社会主义部分 初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经济学教材 社会主义部分 初稿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60
  • 标注页数:319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经济学教材 社会主义部分 初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11

一 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1

二 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有力武器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20

一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产生20

二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成份和阶级结构22

三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28

一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28

二 我国革命胜利的国际意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规律33

第二章 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两种形式37

第一节 个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37

一 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37

二 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步骤和形式39

三 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阶级路线和自愿互利原则42

四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5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6

一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国有化。国有化的两种方法46

二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和形式48

三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阶级斗争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形式56

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56

二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57

一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残余60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残余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间的矛盾60

第三章 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的深刻变化60

二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残余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间的矛盾62

第二节 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64

一 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和要求64

二 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和不同的处理方法66

三 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规律性69

第三节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它的巨大意义72

一 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促进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的深刻变化72

二 人们在生产中相互关系的深刻变化在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的作用76

三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的改善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79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84

一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同点和区别。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84

第四章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84

二 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条件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94

第三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以及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100

一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政治和经济、政治是统帅100

二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以及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103

一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生产力发展的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106

第五章 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0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06

二 发展生产、保证需要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09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111

一 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客观必然性111

二 人民群众的觉悟性、积极性、创造性是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15

三 劳动生产率的高速度增长是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基本环节1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群众路线。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22

一 在党的领导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是高速度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方法122

二 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运用和发展124

三 我国国民经济的大跃进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127

第六章 农村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是我国实现两个过渡的最好形式131

第一节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的产生131

一 人民公社是我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131

二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农村中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和发展136

第二节 人民公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好的社会组织形式138

一 人民公社的性质、特点及其优越性138

二 人民公社是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社会组织形式147

第三节 人民公社是我国实现两个过渡的最好形式149

第七章 高速度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现代化155

第一节 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155

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155

二 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性157

第二节 高速度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162

一 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162

二 在集中领导、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同时并举167

三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国际意义172

一 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174

第三节 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174

二 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农业技术改造176

三 文化革命180

第八章 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和综合平衡183

第一节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规律183

一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必然性183

二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平衡和不平衡185

三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与国民经济计划工作187

一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190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和综合平衡190

二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的关系198

第三节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原则和计划领导的形式200

一 国经经济计划工作的原则200

二 国民经济计划领导的形式203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积累与消费20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的特点207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的特点207

二 国民收入在全民所有制生产部门中的初步分配209

三 国民收入在集体所有制生产部门中的初步分配211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积累基金内部和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215

一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15

二 积累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217

三 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219

第三节 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221

一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的基本原则221

二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25

一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229

第一节 政治思想教育与按劳分配229

第十章 政治思想教育与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萌芽229

二 政治思想教育与物质鼓励原则相结合232

第二节 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234

一 工资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234

二 制订工资政策的几个原则236

三 工资的形式238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241

一 集体所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241

二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按劳动日分配制度242

三 农村人民公社的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24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的萌芽246

一 社会主义社会中按需分配因素的出现246

二 由按劳分配逐步过渡到按需分配249

第十一章 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2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及其特点251

一 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的必要性251

二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的特点254

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2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与货币256

二 货币的性质与职能2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价值规律和价格政策262

一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的特点262

二 社会主义国家对价值规律的自觉利用。价格政策264

第十二章 增产节约与经济核算269

第一节 经济核算是实现增产节约的重要手段269

一 增产与节约。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269

二 经济核算的实质272

一 国营企业资金及其使用效果276

第二节 国营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赢利276

二 产品成本与不断降低成本278

三 社会主义赢利与价格280

第三节 党的领导和群众运动是实现增产节约、贯彻经济核算的根本保证283

第十三章 商业、财政和信贷2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业287

一 社会商业的性质和形式287

二 社会主义商业的任务和作用290

三 对外贸易294

一 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296

第二节 社会主义财政296

二 国家预算是财政体系中的主导环节2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信贷302

一 信贷是国家有计划的动员和分配闲置资金的一种形式302

二 信贷收支的积极平衡305

三 正确管理信贷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307

第四节 商业、财政和信贷工作的生产观点、政治观点、群众观点310

结束语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