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梅县畲江李氏族谱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梅县畲江李氏族谱](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3673766.jpg)
- 广东《梅县畲江李氏族谱》编辑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5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梅县畲江李氏族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1
一、畲江李姓分布示意图1
二、畲江李姓源流2
三、编纂畲江李氏族谱发起人合影留念3
四、编纂畲江李氏族谱审稿代表合影留念4
上祖像、传、图照5
一、轩辕黄帝像、传 皋陶公像、传5
二、利贞公像、传 伯阳公像、传6
三、李虎将军像传 李渊公像、传7
四、李纲公像、传8
五、唐大宗像9
六、李珠公像10
七、火德公像 火德公传11
八、李氏大宗祠前景、李氏大宗祠全景13
九、总祠前厅、中厅、正厅照14
十、火德公、伍太婆、陈太婆坟照15
十一、火德公、伍太婆、陈太婆陵园简介16
十二、火德公佳城四景19
十三、三一郎公像传 三一郎公坟照20
十四、朝宗公坟照 朝宗公传21
十五、均用公坟照 均用公修坟碑记22
第二部分23
序言23
一、前言23
二、体例说明25
三、宋·王曾李氏宗谱序26
四、宋·范中淹李氏族谱序27
五、宋·欧阳修李氏谱序29
六、李氏宗谱旧序31
七、李氏族谱闽杭原序33
八、火德公族谱序33
上祖谱系:35
一、李氏受姓前世系35
二、李氏受姓后世系36
三、李氏祖系注(简释)53
四、李氏乃炎黄子孙的苗裔56
五、炎黄缘由58
六、黄帝史考59
七、炎帝史考63
八、李氏源流概述65
九、从源流概述浅谈李氏人文68
十、远祖皋陶公与得姓始祖利贞公71
十一、李渊、李世民建立大唐帝国74
(1)晋阳宫事变——李渊起兵74
(2)玄武门之变与贞观之治75
十二、唐朝的赐姓78
十三、唐朝皇帝世系表79
十四、中外历代李氏帝王世系简介80
十五、唐朝皇帝伟历86
十六、当今中国100个大姓——李姓居冠98
十七、祖德颂99
附:祖德颂简释101
十八、赞祖宗105
第三部分106
一、李氏陇西脉络106
二、陇西房与赵郡房108
三、陇西堂史110
四、天下李氏根在陇西112
五、南方李氏脉络113
六、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宁化石壁村114
七、李氏宗族入闽、入粤115
八、珠公遗墨116
九、珠公佳城之说117
十、重修珠公坟的记实117
十一、珠公佳城赞118
十二、南方李氏始祖之一——李火德119
十三、入闽始祖李火德公生平简介121
十四、李火德传奇122
十五、李火德是人又是神130
十六、赞火德公诗及祭文134
十七、李氏建祠序144
十八、悖叙堂记145
十九、李氏大宗祠简介146
二十、李氏大宗祠对联149
廿一、赞总祠152
第四部分157
一、入闽大始祖李火德公后裔157
二、明闽迁粤程乡(梅县)落基畲江始祖朝宗公世系157
(1)朝宗公在中坑村世系157
一、桥梓头世系157
二、下竹园头世系178
三、上竹园头世系184
四、百璘公世系187
五、寨岗上世系198
六、鸣凤第世系200
七、学堂排世系209
八、下漂塘世系213
九、杉茜塘世系215
十、洋坑里坪下世系222
十一、墩背世系224
(2)朝宗公在李屋坑世系230
(3)朝宗公在双龙村(十二口塘)世系240
一、高排上世系240
二、江杏房世系246
三、中心房世系255
四、寨顶上世系272
五、井头房世系274
六、笃尾世系278
(4)朝宗公在双龙村(曹到凹)世系(一)285
(5)朝宗公在双龙村(曹到凹)世系(二)297
(6)朝宗公在双坪村世系307
一、九龙窝世系307
二、双上世系312
(7)朝宗公在双下村世系320
一、下屋世系320
二、楼下世系324
三、窝里下村世系331
四、排子上世系342
五、石壁下世系348
(8)朝宗公在松棚村世系351
一、松棚世系(一)351
二、松棚世系(二)386
(9)朝宗公在义和楼世系390
(10)朝宗公在坡头下、横圳、低隆坝世系394
三、仕福公由松北、洋坑里迁石桥头世系402
四、由五华、坭陂迁入世系411
第五部分414
一、李氏宗族文化渊源414
二、老子篇415
(一)道德经415
(二)老子传426
(三)老子思想简介434
(四)老子与其师商容病榻谈话之启示436
三、陇西李氏蕃衍之迷439
四、浅淡闽南李氏渊源444
五、李火德文化初探446
第六部分450
一、李氏列代家训450
(1)夏纪·皋陶谟提要450
(2)周代·伯阳公遗训450
(3)唐代·唐太宗遗训452
(4)唐代·世民公百字箴452
(5)宋代·李纲公遗训452
(6)明代·庄介公遗训453
(7)明代·二曲公遗训453
(8)清代·文忠公遗训453
(9)清代·文贞公遗训454
(10)清代·李二河家训454
(11)清代·西沤公遗训455
二、修谱祖训(六节)459
三、纪念火德公恭编修身、居家、敦亲、处世要点462
四、百行孝为先466
五、劝孝篇467
六、圣训广训十六条468
七、家训十一节468
八、家族之间教化471
(1)养生百字铭471
(2)孝顺父母诗471
(3)兄弟友爱诗471
(4)夫妇和好诗472
(5)姑嫂和睦诗472
(6)劝人勤俭诗472
九、从《不气歌》想开来473
十、李姓始祖利贞公473
十一、重修族谱慰祖宗474
历代李氏著名人物475
一、周朝时期:老子。475
二、春秋战国时期:李同、李悝、李冰、李克、李牧。475
三、秦朝时期:李斯。476
四、汉朝时期:李佐军、李广、李敢、李陵、李膺、李广利。476
五、三国时期:李譔、李严、李恢、李典、李通。477
六、晋朝时期:李寿、李雄、李密、李高。477
七、隋朝时期:李景、李子雄、李春。478
八、唐朝时期:李渊、李世民、李隆基、李勣、李靖、李延寿、李白、李铁拐、李翱、李泌、李邕、李华、李益、李晟、李光弼、李廷邦、李林甫、李思训、李淳风、李商隐、李冰阳、李虚中、李克用、李德裕、李吉甫、李贺、李愬、李龟年、李杰、李善。479
九、五代十国时期:李存勖、李嗣源、李升。483
十、宋朝时期:李公麟、李若冰、李源、李虚已、李荐、李焘、李唐、李纲、李心传、李清照、李顺。483
十一、辽、西夏、金、元时期:李元昊。485
十二、明朝时期:李善长、李时珍、李法良、李梦阳、李攀龙、李自成、李东阳、李贽、李香君、李岩、李贯百、李崇诚、李鲁、李元凤。485
十三、清朝时期:李善兰、李秀成、李塨、李光地、李顒、李汝珍、李兆洛、李元度、李锡龄、李鸿章、李兴锐、李莲英、李成桂、李象元、李威光、李浩如。488
十四、近代:李惠堂、李宗仁、李光耀、李登辉、李嘉诚、李先念、李济深、李德生、李立三、李富春、李鹏、李瑞环、李岚清、李四光、李潔之、李振、李振球等。490
第七部分499
梅县畲江《李氏族谱》编篡机构499
一、发起人499
二、编篡组499
三、审稿代表499
四、热心赞助本谱出版百元以上捐经费芳名500
五、捐资1000元以上者登玉照及本人简历留念503
六、捐资500元以上者登玉照及本人简历留念505
七、捐资300元以上者登玉照留念518
八、编篡始末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