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艾思奇讲稿选 艾思奇在中央党校的讲课速记稿选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艾思奇讲稿选 艾思奇在中央党校的讲课速记稿选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690024.jpg)
- 卢国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51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11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艾思奇讲稿选 艾思奇在中央党校的讲课速记稿选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上卷1
西洋哲学史(一九五三年九月)1
一、怎样学习西洋哲学史1
二、古代哲学9
三、中世纪哲学33
四、十七、十八世纪的经验派和理性派哲学35
五、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哲学51
六、德国古典哲学55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引言报告(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一、辩证法唯物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又是马克思主义者用以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方法论62
二、学习辩证法唯物论哲学就是要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观性,力求用辩证法唯物论的方法和观点研究理论、领会政策和处理工作75
三、贯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改造思想的教学方针,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和目的80
学习历史唯物论,反对历史唯心论(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五日)一、历史唯物论的最根本的原理83
二、反对历史的唯心论84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94
四、正确理解什么是社会存在98
五、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100
辩证法问题解答(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五日)106
一、关于全面理解一切依地点、时间、条件为转移的问题106
二、关于认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问题110
三、关于理解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的问题113
四、关于理解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问题115
五、关于理解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问题120
六、关于理解主观能动性的问题122
七、关于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是不是由于我们路线错误的问题122
八、关于现象和本质怎么样区别的问题123
九、关于过渡时期是不是质变时期的问题124
十、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科学预见的基础的问题125
十一、关于理解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问题125
十二、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否相当于全部性和局部性的问题126
十三、关于究竟是主要矛盾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的问题127
十四、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区别只是在认识论的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的问题129
十五、关于理解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129
十六、关于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性质和处理方法的对抗与非对抗的问题130
生产发展的规律性(一九五六年九月)132
一、生产、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条件132
二、生产的第一个特征:生产的变化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154
三、生产的第二个特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情况161
四、生产的第三个特征:社会历史发展由自发的运动到自觉的变革的过程19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九五六年九月)199
一、社会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199
二、社会的上层建筑214
三、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在内)的基础与上层建筑244
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解答(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250
一、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问题250
二、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254
三、关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262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日、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五日)一、辩证法规律之间的联系问题271
二、辩证法意义上的否定问题275
三、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问题281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问题283
一、辩证逻辑和认识论294
辩证逻辑(一九六○年七月十三日)294
二、研究辩证逻辑的原则296
三、辩证逻辑的概念304
四、辩证逻辑的判断313
五、辩证逻辑的推理318
党史引言报告(一九六○年)321
一、学习党史的中心环节问题321
二、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问题327
三、坚持彻底的辩证法的问题338
四、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345
一、前言354
社会发展史引言(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六日)354
二、从猿到人360
三、原始公社364
四、奴隶社会370
五、封建社会377
六、资本主义社会389
历史唯物主义引言(一九六二年三月十四、十五、十六日)第一部分,怎样看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392
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问题393
二、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问题395
第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哪些基本问题399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00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的规律问题416
三、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428
关于“五九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讨论的总结(一九六二年四月十日、十一日)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431
二、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规律的中心问题434
三、关于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的规律问题438
四、关于革命和建设中由部分质变到全部质变的问题440
五、关于先集体化后机械化问题443
六、关于生产关系的内容问题443
七、关于资产阶级法权问题448
八、关于经济基础是否包括生产力的问题451
九、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453
十、关于政治组织、政治运动、政治制度是不是社会存在的问题457
十一、关于上层建筑的零碎问题458
十二、关于客观规律是否有发展的问题460
十三、关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关系问题460
十四、关于飞跃过程中有没有量的积累问题461
十五、关于生产力的性质应该怎么了解的问题461
十六、关于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问题462
谈谈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发展(一九六三年六月十日)一、正确解决了认识从何而来的问题463
二、系统地解决了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问题466
三、明确地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468
简谈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对认识论学说的新发展(一九六三年七月十五日)一、发挥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原理473
二、揭示了正确的认识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完成的规律474
三、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个正确认识的获得也是反复实践的过程477
四、提出了把正确认识交给广大群众的问题479
关于如何评价斯大林的哲学思想(一九六三年七月十五日)一、斯大林哲学著作的优点482
二、对斯大林哲学著作的批评不能无的放矢484
三、斯大林哲学思想的缺点和错误486
四、公平地评价斯大林哲学思想487
略谈毛泽东对量变质变规律的贡献(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五日)一、发挥了事物多方面的量和质的原理489
二、提出了部分质变的原理490
三、发展了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原理492
四、把量变质变规律具体化为工作方法原则497
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一九六三年六月十日、一九六四年六月十五日)一、辩证法核心思想的发展499
二、辩证法三个规律的关系502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504
四、哲学范畴和辩证法核心的关系510
五、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511
下卷518
《反杜林论》辅导报告(一九六四年一月、七月)518
一、《反杜林论》哲学篇的结构518
二、学习《反杜林论》的意义531
三、辩证法的两章(量和质、否定之否定)的讲解540
四、《反杜林论》中若干问题的解答613
关于《自然辩证法》中《辩证法(札记)》讲解(一九六四年三月三日、五日、六日)一、关于辩证法问题626
二、关于辩证逻辑问题649
三、关于认识论问题670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讲解 (一九六四年三月)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信”的意义和结构696
二、第一封信(马克思给安能科夫)逐段讲解702
三、第二至第十六封信的概略讲解728
四、第十八封信(恩格斯给史密特)重点讲解757
五、第十七、十九至第二十一封信的概略讲解776
《实践论》、《矛盾论》在党的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一九六四年四月十六、十七日)一、毛主席为什么要写《实践论》、《矛盾论》?786
二、毛主席这两篇著作所提出来的任务802
三、《实践论》的作用和意义816
四、《矛盾论》的作用和意义830
世界观问题(一九六四年五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日)一、绪论——学习毛主席的世界观848
二、《实践论》——学习毛主席发展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860
三、《矛盾论》——学习毛主席的一分为二辩证法910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辅导(一九六四年七月九日、十日)一、关于读这本书的方法问题930
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法则的性质问题933
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953
四、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法则问题961
五、关于消灭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的问题以及关于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别的问题975
六、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法则问题980
学习《实践论》辅导报告(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五年)989
一、两条认识路线989
二、认识依赖于实践993
三、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1002
四、人类认识的总规律1017
学习《矛盾论》辅导报告(一九六四年、一九六五年)1028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1028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034
三、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1040
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046
同日本哲学家船山信一的谈话(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六日)一、关于矛盾、差异、对立的关系问题1053
二、关于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关系问题1055
三、关于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问题1056
四、关于认识的辩证法问题1056
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哲学发展的几个时期(讲学提纲)(一九六五年春)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的三个五十年1058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发展阶段的特点1062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1068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讲学提纲)(一九六五年春)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1073
二、认识过程的两大飞跃1076
三、认识发展的总规律108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规律(讲学提纲)(一九六五年春)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087
二、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1091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092
附录:1096
一个好教员——《艾思奇讲稿选》编后杂忆 卢国英1096
一、普通教员1096
二、学者风度1100
三、学识渊博1105
四、常讲常新1109
五、重在应用1117
六、为了真理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