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宁省动物学会学术年会暨 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文集 1984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辽宁省动物学会学术年会暨 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文集 1984](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3700383.jpg)
- 辽宁省动物学会编辑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1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辽宁省动物学会学术年会暨 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文集 198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辽宁动物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历史1
辽宁省无脊椎动物学研究概况&张庭伟1
辽宁省蜱类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张兴旺5
辽宁省医学昆虫研究进展&陈继寅 马忠余8
辽宁地区农业昆虫学科的发展回顾与展望&张治良13
辽宁省海洋鱼类调查研究概况&刘蝉馨15
辽宁省淡水鱼类研究史略&解玉浩17
辽宁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概况&季达明22
辽宁鸟类学研究的历史概况&黄沐朋26
辽宁海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丕烈28
辽宁兽类学研究的历史概况&肖增祜31
2.论文摘要33
海蜇横裂生殖的季节规律&陈介康等33
光对海蜇浮浪幼虫变态率的影响&陈介康等34
光对海蜇横裂生殖的影响&陈介康等35
营养对海蜇横裂生殖的影响&陈介康等36
辽宁沿海几种海葵的刺胞型&陈介康等37
海蜇的早期发育&丁耕芜38
刺参生殖周期的研究&隋锡林等39
刺参人工育苗研究Ⅰ.稳定提高稚参单位水体出苗量&隋锡林等40
刺参人工育苗研究Ⅱ.稚参用人工配合饵料的效果&隋锡林等41
大连海区皱纹盘鲍生殖周期的研究&刘永峰等42
稚鲍人工配合饵料的初步研究&刘永峰等43
皱纹盘鲍稚鲍期的人工育苗与网箱流水培育试验&刘永囊等44
皱纹盘鲍幼鲍期不同饵料的喂养效果试验&高绪生等45
皱纹盘鲍稚鲍的麻醉剥离试验&高绪生等46
养虾池中肉食性鱼类对对虾成活的影响&刘蝉馨47
辽宁沿海甲壳动物(短尾类)的新记录&周凝琪等48
大连沿海的蔓足类初步研究&周凝琪等50
辽宁近海浮游动物&许澄源51
锦西沿海无脊椎动物调查名录&王金梅52
辽宁沿海地区大平肺吸虫及怡乐村肺吸虫感染现状&李得垣等53
吉林红石地区蝲蛄体内肺吸虫囊蚴的分布及其囊蚴壁扫描电镜观察&李得垣等54
吉林省桦甸县红石地区肺吸虫病流行状况的调查&李得垣等55
卫氏肺吸虫伊春亚种囊蚴及后尾蚴的扫描电镜观察&李得垣等56
辽宁省发现肺生并殖吸虫&李得垣等57
辽宁猪巨吻棘头虫扫描电镜研究Ⅰ.棘头体和虫卵的观察&王翠霞等58
辽宁猪巨吻棘头虫扫描电镜研究Ⅱ.成虫和童虫的观察&王翠霞等59
肝片形吸虫皮层的扫描电镜观察&刘铁聪等60
辽宁省肝片吸虫染色体核型的研究&刘铁聪等61
关于华支睾吸虫染色体核型的研究&李秉正等62
宽甸县北股河流域卫氏肺吸虫动物保虫宿主调查&钱兆丰等63
沈阳市市售麦穗鱼和棒花鱼肝吸虫囊蚴感染情况调查&钱兆丰64
肝吸虫在沈阳地区大家鼠体内的发现&钱兆丰65
狐狸膀胱毛细线虫(Capillaria plica)在辽宁狐体内的发现&钱兆丰66
一种狮胃肠线虫的观察鉴定&朱家华67
实验动物旋毛虫成虫收集方法的实验研究&邓立军等68
黑龙江省伊春地区卫氏肺吸虫伊春亚种的感染近况及放逸短沟蜷的发现&韩景松等69
东北地区卫氏并殖吸虫及其亚种、变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它们在分类学中地位的探讨&袁建华70
东北地区卫氏并殖吸虫及其亚种、变种的形态学比较观察与它们在分类学中的地位&袁建华71
东北地区卫氏并殖吸虫及其亚种、变种后尾蚴的扫描电镜比较观察&袁建华72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内部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袁建华等73
一个快速简便的阴道毛滴虫染色标本制作法&刘玉珍等74
左旋咪唑、蝇毒磷等六种药物对猪棘头虫病疗效的观察&陈国庆等76
应用国产吡喹酮治疗猪孟氏裂头蚴病的初步探讨&陈国庆等77
硝氯酚与四咪唑复合应用对黄牛肝片形吸虫和消化道圆形线虫的驱除试验&陈国庆等78
庄河县硬蜱的调查&陈国庆等79
下盾螨属一新种&殷绥公等80
绥阳地区蜱类组成及季节消长调查&刘国平等81
黑龙江省某地山区蠓类调查报告&刘国平等82
黑龙江省某地山区吸血双翅昆虫昼夜叮刺活动观察&全理华等84
黑龙江省某地山区蚤类调查研究&顾修富等85
兴城沿海地区海滨伊蚊生态调查研究&牟广思等86
锦州地区白蛉生态调查研究&牟广思等87
内蒙大兴安岭库蠓采集记录&曹毓存等88
辽河两岸野鼠及其体外寄生虫调查&李建伟等89
淡色库蚊成蚊越冬调查&李建伟等90
仁川伊蚊生态习性的研究&刘景春91
黄斑伊蚊生态习性的研究&刘景春92
鞍山市蚊幼孳生习性的调查&刘景春93
日本锐缘蜱在居室大量出现并致数人皮炎调查&李维贤等94
我国室内蜚蠊常见种雄外生殖器的初步研究&费守华95
中华真地鳖的外部形态及与近似种的区别&费守华96
杀虫砖灭蟑效果试验报告&费守华等97
双脂灵(8101)灭蟑试验报告&费守华等98
辽宁省白纹伊蚊亚组伊蚊的分布&陈继寅99
辽宁代表地区蚊虫季节消长调查&陈继寅100
辽宁类中华按蚊的生活习性小记&陈继寅101
辽宁省三带喙库蚊孳生地调查初报&陈继寅等102
大连老铁山蝇类垂直分布调查&柳霭钦等103
大连市内蝇蛹分布调查&柳霭欣等104
二氯苯醚菊酯防制蜚蠊效果观察&柳霭欣等105
猪体感染孟氏裂头蚴研究&黄沐朋等106
越冬鱼种轮虫病及其防治的研究&毛国良等107
水库鲢的牡丹江指环虫病及其防治的研究&毛国良等108
辽宁淡水鱼寄生线虫及一新种的记述&毛国良等109
紫斑螽斯的生活史及生态的初步观察&曲天文等110
辽宁地区为害柞蚕螽斯的种类及形态描述&曲天文等111
柞蚕害虫鞍形花蟹蛛生活史及生态的研究&曲天文等112
隆肩园蛛生物学的研究&曲天文等113
四星埋葬虫生物学特性研究&魏成贵等114
柞蚕软化病与养蚕条件的关系的调查&鄂庆林115
对饲养蚯蚓的若干问题的试验研究&马鸣等116
柏岚子潮间带生物四季观察&郑善成117
复县的滩涂及贝类资源&郑善成118
辽宁沿海狮子鱼及一新种记述&丁耕芜119
辽宁沿海鲽形目鱼类名录增补&陈介康120
辽宁沿海鰕虎鱼类的调查经济问题&施友仁等121
辽宁沿海的鲅科鱼类&刘蝉馨122
人工增殖渔业资源的研究&茅绍廉123
辽河、鸭绿江黄河水系马口鱼的比较&史为良124
鮈亚科四属鱼类分类位置的讨论&解玉浩125
辽东半岛淡水鱼类地理区划的探讨&牟秀林126
水丰水库长春鳊与三角鲂的生物学资料&朴笑平127
黄海北部欧氏六线鱼的生殖习性及早期发育&许澄源等128
东北产蝮蛇毒纤原酶体内抗凝血作用&赵忠信等129
虎斑游蛇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刁福山等130
枕纹锦蛇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刁福山等131
柞蚕精巢的染体制片&娄和林132
辽东湾东南部方氏云鳚幼体资源数量分布及生长特征&秦裕江133
海城县中小型水库渔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意见&毛国良134
无斑雨蛙色斑变化问题初步探讨&刘明玉等135
棕黑锦蛇种下分类&季达明等136
棕黑锦蛇的生长与食物的关系&季达明等137
蛇岛蝮蛇种群数量调查&黄沐朋138
东亚钳蝎生态学研究Ⅰ.种群密度&王金梅等139
辽西鸟类考察初报&刘明玉等141
辽宁省食害柞蚕的鸟兽初步名录&威奎恩142
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黄沐朋等143
旅大地区鸟类区系调查&孙士德等144
双台子河口区鸟类初步调查&孙士德等145
乌鸦食性分析&梁传诗等146
辽宁西部地区啮齿动物的生态地理群与地理区划研究&李维贤147
中国近海江豚的分布生态和保护&王丕烈148
西太平洋斑海豹在黄渤海的分布、生态和保护&王丕烈149
儒艮在中国近海的分布&王丕烈150
灰鲸在中国近海的分布&王丕烈151
黄海北部银杏喙鲸形态与骨骼的研究&施友仁等152
氟乙酰胺灭鼠对某些动物数量的影响&肖增祜等153
胃癌细胞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王芸庆等154
HL—60及Hela二种细胞株线粒体特异性吸附Rhodanmine 123的研究&王芸庆等155
CONA对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的影响的电镜研究&王芸庆等156
胃粘膜肠化生与肠型胃癌核内小体超微结构的研究&王学诚等157
胃癌印戒细胞电子显微镜观察&王学诚等158
肠化生细胞超微结构及肠化生与肠型胃癌组织发生的关系的研究&王学诫等159
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扫描电镜观察&刘友华等160
维甲类化合物和二甲基亚矾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分化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的研究&刘友华等161
石蜡切片简化染色法试验&齐凤武162
简易显微镜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方法&钱兆丰163
谈活的动物标本在教学中的作用&孙庆丰164
中学生物实验室怎样饲养水螅&孙庆丰等165
探索生物教学的一条新路子&耿仁寿166
初中生物课的五步教学法&耿仁寿167
3.辽宁省动物学会成立以来(1978—1984)会员公开发表的论文题录169
4.辽宁省动物学会会员录175
5.辽宁省动物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组成183
6.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组成(中国动物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学术年会即第十一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1984年4月日于南京)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