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Microsoft QuickC使用大全 V2.50版 第1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最新Microsoft QuickC使用大全 V2.50版 第1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3701621.jpg)
- 周杉,王忠,晓夏,武武仁编译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新Microsoft QuickC使用大全 V2.50版 第1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篇安装和运行1
目 录1
前言2
§0.1首先阅读本书2
§0.2 2.5版的新特点2
第一章打开QuickC的包装3
§1.1系统要求3
§1.2 QuickC包装盒3
§2.1 QuickC概览4
§2.2运行SETUP4
第二章QuickC的安装4
§2.2.1修改错误5
§2.2.2了解库5
§2.23 SETUP选择项5
§2.2.4 SETUP的第一阶段5
§2.2.5 SETUP的第二阶段9
§2.2.6 SETUP的第三阶段9
第三章QuickC的使用11
§3.1 QuickC环境11
§3.2窗口和菜单的使用11
§3.2.1开始11
§3.2.4窗口12
§3.2.2命令行选择项12
§3.2.3使用鼠标和键盘12
§3.2.4.1菜单条的使用14
§3.2.4.2使菜单消失14
§3.2.4.3热键14
§3.2.5菜单14
§3.2.6短菜单和完整菜单15
§3.2.7带阴影的命令16
§3.2.8对话框16
§3.3.1在源文件中移动17
§3.3编辑器的使用17
§3.3.2 自定义编辑器命令18
§3.4编译和连接19
§3.4.1在QuickC环境中建立一个可执行文件19
§3.4.2由多个源文件建立一个程序21
§3.4.3在命令行中编译和连接24
§3.5程序调试器25
第四章获得帮助26
§4.1 Microsoft Advisor的结构26
§4.2在Microsoft Advisor中查找26
§4.2.1 Help菜单的使用26
§4.2.2 F1键的使用27
§4.2.3使用超极键28
§4.2.4 Help窗口和对话框的使用28
§4.2.5访问不同类型的信息30
第五章下一步怎么做32
§5.1阅读README.DOC文件32
§5.2致所有的程序员32
§5.3致初次接触C语言的程序员32
§5.4致初次使用QuickC的程序员33
§5.5致初次使用QuickC 2.5版的程序员33
§5.6附加工具33
附录A编辑功能说明34
附录B QuickC不同版本的差别38
§B.1 QuickC 2.0版的新功能38
§B.2 QuickC 2.5版增加和修改的功能38
§B.2.1界面和环境的改动38
§B.2.2语言和编译器的改动38
附录C常用键索引41
第二篇成套工具43
简介44
§0.1手册说明44
§0.2工具说明44
第一部分工具包指南46
§1.1编译和连接:概述47
第一章建立可执行程序47
§1.2使用QCL命令48
§13指明文件名49
§1.4用QCL选择项控制编译和连接49
§1.4.1无连接地编译50
§1.4.2编译仅修改的函数50
§1.43优化程序51
§1.4.4命名输出文件51
§1.4.6.1检查文法52
§1.4.6.2设置警告信息52
§1.4.6调试和文法检查52
§1.4.5关闭文件扩展名52
§1.4.63调试程序编译53
§1.4.7控制预处理程序53
§1.4.7.1定义常量53
§1.4.7.2搜索包含文件54
§1.4.7.3创建预处理程序列表54
§1.4.7.4删除预定义标识符54
§1.4.8对特定硬件的编译55
§1.4.9选择存贮模式55
§1.4.10控制连接处理56
§1.5直接调用连接程序:QLINK命令57
§1.4.11其它QCL选择项57
§1.5.1给QLINK命令输入58
§1.5.2 QLINK选择项59
§1.5.2.1用选择项来控制连接过程59
§1.5.2.2优化可执行文件60
§1.5.2.3修改可执行文件60
§1.5.2.4其它QLINK选择项61
第二章用LIB维护软件库62
§2.1为何使用一库?62
§2.2 LIB命令62
§2.4.1修改库63
§2.3列出库的内容63
§2.4修改库的内容63
§2.4.2加入模块64
§2.4.3删除模块64
§2.4.4替换模块64
§2.4.5从库中拷贝或删除模块65
§2.5创建新库65
§2.6使用LIB的其它方法65
第三章用NMAKE维护程序67
§3.1 NMAKE如何工作67
§3.2.1.1依赖行68
§3.2建立简单描述文件68
§3.2.1描述块68
§3.2.1.2命令行69
§3.2.1.3注释70
§3.2.1.4转义字符70
§3.2.2 CC宏71
33调用NMAKE72
§3.3.1从DOS命令行中调用NMAKE72
§3.3.2用响应文件来调用NMAKE72
§3.4 NMAKE选择项72
§3.4.2控制执行73
§3.4.1控制输入73
§3.4.3控制输出74
§3.5建立复杂描述文件74
§3.5.1使用特殊字符来修改命令74
§3.5.2使用宏75
§3.5.2.1定义自己的宏75
§3.5.2.2预定义宏76
§3.5.2.3宏定义优先级78
§3.5.3使用引用规则78
§3.5.3.1预定义引用规则79
§3.5.3.3引用规则的优先级80
§3.5.4使用指令80
§3.5.3.2定义引用规则80
§3.5.4.1 !INCLUDE指令81
§3.5.4.2条件指令(!IF、!EL.SE、!ENDIF)81
§3.5.4.3宏定义测试(!IFDEF、!IFNDEF、!UNDEF)82
§3.5.4.4 !ERROR指令82
§3.6其它NMAKE特性83
第二部分QuickC工具说明书84
第四章QCL命令说明85
§4.1 QCL命令行85
§4.2 QCL命令的执行85
§4.3 QCL选择项86
§4.3.1 QCL选择项/A(存储模型)87
§4.3.2/batch(批方式中的编译)88
§4.3.3/c(不带连接的编译)88
§4.3.4/C(预处理中保留注释)88
§4.3.5/D(定义常量和宏)89
§4.3.6/E(拷贝预处理程序的输出到标准输出)90
§4.3.7/EP(预处理输出写入到标准输出)90
§4.3.8/F(设置栈大小)90
§4.3.9/Fe(重命名可执行文件)91
§4.3.10/Fm(产生映象文件)91
§4.3.11/Fo(目标文件的重命名)93
§4.3.12.3与浮点选择项有关的库94
§4.3.12.2 FPi87(协处理器)94
§4.3.12 /FP选择项(浮点数字包选择)94
§4.3.12.1 /FPi(仿真)94
§4.3.12.4浮点选择项间的兼容性95
§4.3.12.5 NO87环境变量95
§4.3.12.6标准组合库文件96
§4.3.13/G0、/G1、/G2(生成用于8086、80186或80286处理器的指令)96
§4.3.14/Gc、/Gd(使用FORTRAN/Pascal或C的调用约定)96
§4.3.15/Ge、/Gs(栈检查开关)98
§4.3.16/Gi(采用增量编译)99
§4.3.17.1 _fastcall调用约定101
§4.3.17.2变量传递约定101
§4.3.17/Gr(寄存器调用协定)101
§4.3.17.3返回值约定102
§4.3.17.4栈调整约定102
§4.3.17.5寄存器保存请求102
§4.3.18/Gt (设置数据阈值)102
§4.3.19/Gw、/GW(产生Windows函数调用指令)103
§4.3.20/HELP(列出编译选择项)103
§4.3.21/I(搜索inclnde文件的路径)103
§4.3.22/J(改变缺省字符类型)103
§4.3.23/Lc、/Lr(实址方式编译)103
§4.3.26/ND、/NT(命名数据段或代码段)104
§4.3.25/Ln(不带C运行时启动指令的连接)104
§4.3.24/Li(增量连接)104
§4.3.27/nologo(抑制开始标志的显示)105
§4.3.28 /o选择项(优化程序)105
§4.3.28.1/Od(关闭优化)105
§4.3.28.2/OI(优化循环)105
§4.3.28.3/O和/Ot(最小执行时间)105
§4.3.28.4/Ox(最大程度的优化)105
§4.3.29/P(产生预处理输出文件)106
§4.3.30/Ta、/Tc(定义汇编语言或C源文件)106
§4.3.31/U、/u(取消预先定义的名称)106
§4.3.32 /V(设置版本号)107
§4.3.33/W、/w(设置Warning levcl警告级)108
§4.3.34/X(忽略标准Include目录)108
§4.3.35 /Zc、/Za(关闭或打开语言扩充)108
§4.3.36/Zi、/Zd(编译中的测试信息)109
§4.3.37/ZI(从目标文件中消去缺省文件库名)110
§4.3.38/Zp(压缩结构成员)110
§4.3.39/Zr(指针检查)111
§4.3.40/Zs(只检查语法)111
§4.3.41通过CL环境变量给出选择项111
§4.4控制栈和堆的分配113
§5.2.1命令行114
§5.2调用QLINK114
第五章QLINK114
§5.1概述114
§5.2.1.1 QLINK选择项115
§5.2.1.2 目标文件115
§5.2.1.3可执行文件115
§5.2.1.4映象文件115
§5.2.1.5库文件115
§5.2.1.6选择缺省115
§5.2.2提示116
§5.2.3响应文件117
§5.2.4.2查找不同路径下的库119
§5.2.4 QLINK如何查找库119
§5.2.4.1查找追加库119
§5.2.4.3使目标文件中命名的库不起作用120
§5.3 QLINK存贮要求120
§5.4 QLINK选择项120
§5.4.1/BA(批处理模式下运行)122
§5.4.2/CO(连接调试)122
§5.4.3/CP(设置分配的最大值)122
§5.4.5/DS(在高地址装入数据)123
§5.4.6/E(压缩可执行文件)123
§5.4.4/DO(段排序)123
§5.4.7/F(优化远调用)124
§5.4.8/HE(查看选择项列表)124
§5.4.9/Hi(在存贮器高地址装入执行文件)124
§5.4.10/INC(为ILINK作准备)125
§5.4.10.1增进违规(Incremental Violations)125
§5.4.10.2 ILINK选择项125
§5.4.11/INF(显示连接器进程信息)126
§5.4.13/M(显示公共符号)127
§5.4.14/NOD(忽略缺省库)127
§5.4.12/LI(映象文件中包括行号)127
§5.4.15/NOE(忽略扩展字典)128
§5.4.16 /NOF(禁止远调用优化)128
§5.4.17/NOG(保持兼容性)128
§5.4 18/NOI(区分大小写字母)128
§5.4.19/NOL(不显示sign-on条标)128
§5.4.20/NON(无空字符段排序)128
§5.4.21/NOP(禁止段压缩)128
§5.4.22/O(设置覆盖中断)129
§5.4.23/PACKC(压缩相邻代码段)129
§5.4.25 /PADC(填充代码段)130
§5.4.26/PADD(填充数据段)130
§5.4.24/PACKD(压缩相邻数据)130
§5.4.27/PAU(连接中暂停)131
§5.4.28/SE(设置最大段数)131
§5.4.29/ST(设置栈长)131
§5.4.30/T(产生一个COM文件)131
§5.5连接操作132
§5.5.1段联合133
§5.5.2框号133
§5.5.3段序133
§5.5.4组合段133
§5.5.6修补134
§5.5.5组134
§5.6使用覆盖135
§5.6.1覆盖的限制135
§5.6.2覆盖管理器提示135
第六章LIB137
§6.1调用LIB137
§6.1.1命令行137
§6.1.1.1库文件138
§6.1.1.2 LIB选择项138
§6.1.13命令139
§6.1.1.4交叉引用列表文件139
§6.1.1.5输出库文件139
§6.1.3响应文件140
§6.1.2提示140
§6.2 LIB命令141
§6.2.1建立库文件142
§6.2.2增加命令(+)142
§6.2.3删除命令(-)143
§6.2.4替换命令(-+)143
§6.2.5复制命令(*)143
§6.2.6移动命令(-*)143
§7.1 NMAKE概述145
§7.1.1使用命令行调用NMAKE145
第七章NMAKE145
§7.2 NMAKE描述文件146
§7.2.1描述模块146
§7.2.1.1 匹配147
§7.2.1.2命令修饰147
§7.2.13使用控制符作字面字符148
§7.2.1.4在多个描述块中列目标148
§7.2.2 注释149
§7.2.3宏149
§7.2.3.1用户自定义的宏149
§7.2.3.2调用宏149
§7.2.3.3预定义宏150
§7.2.3.4宏内部替换152
§7.2.3.6宏定义间的优先级153
§7.2.4推导规则153
§7.2.3.5继承宏153
§7.2.4.1用户自定义的推导规则154
§7.2.4.2扩展名查找路径154
§7.2.4.3预定义推导规则154
§7.2.4.4推导规则之间的优先级155
§7.2.5指定155
§7.2.6假构目标157
§7.3命令行选择项158
§7.4利用响应文件调用NMAKE158
§7.6行内文件159
§7.5 TOOLS.INI文件159
§7.7 NMAKE操作顺序160
第三部分附录162
附录A退出代码163
§A.1 NMAKE有关的退出代码163
§A.2 DOS批文件有关的退出代码163
§A.3程序的退出代码164
§A.3.1 QLINK退出代码164
§A.3.2 LIB退出代码164
§A.3.3 NMAKE的退出代码164
§B.1 Ncar,Far和Huge编址165
附录B在QuickC编译器存储模型上工作165
§B.2使用标准的内存模型166
§B.2.1建立微模型程序166
§B.2.2建立小型模型程序167
§B.2.3建立中型内存模型的程序167
§B.2.4建立紧缩型程序168
§B.2.5建立大型内存模型程序169
§B.2.6建立巨模型程序170
§B.3使用_near、 _far和_huge关键字171
§B.3.1对_near、_far和_huge的库支持171
§B.3.2用_near、 _far和_huge说明数据172
§B.3.3用_near和_far关键字说明函数173
§B3.4指针转换174
附录C特定硬件实用程序177
§C.1用FIXSHIFT恢复键盘故障177
§C.2使用Hercules图形显示器177
§C.2.1对图形卡及显示特征的支持177
§C.2.2 MSHERC驱动程序177
§C.2.3使用鼠标器178
§C.2.4设置Hercules图形模式178
§C.3鼠标驱动器178
§D.1编译错误179
附录D错误信息179
§D.1.1致命错误的信息180
§D.1.2编译错误信息186
§D.1.3警告信息204
§D.1.4编译限制220
§D.2命令行错误221
§D.2.1命令行错误信息221
§D.2.2命令行警告信息222
§D3运行时错误223
§D3.1数学错误信息223
§D3.2运行时错误信息225
§D.4 QLINK错误信息226
§D.4.1致命错误信息227
§D.4.2错误信息236
§D.43警告信息238
§D.5库错误信息243
§D.5.1库致命错误信息244
§D.5.2警告信息246
§D.6 NMAKE错误信息246
§D.6.1致命错误信息247
§D.6.2编译错误信息252
§D.6.3警告信息252
附录E 术语表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