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伦明全集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伦明全集 1
  • 王余光,李东来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8317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伦明(1875~1944)-全集;诗集-中国-现代;散文集-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伦明全集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诗编3

伦哲如诗稿3

伦哲如诗稿一3

广州杂诗己未3

黑夜舟泊大沙头感作4

寄杨昀谷广州时客浔江辛亥4

鹧鸪天抵贵县缉私厂作4

浣溪沙春恨十首 辛亥三月重客都门作5

鹧鸪天6

奉和云史先生燕归来词七律一首6

洁珊馆长暨德配苏夫人五旬有九双寿诗6

奉贺鸣之省长兼感旧述怀恭成四律7

酬朱稷丞同学见赠之作7

稷丞见赠四诗周敦甫次韵和作诗中及余多所奖借余亦次韵赠敦甫并示稷丞8

马夷初属题砚8

呈林琴南师四首录二9

呈傅沅叔先生9

伦哲如诗稿二10

赠廖叔度10

南京10

观龙蟠里图书馆作11

邓文如以先族祖孟臣公画蝶图卷见赠敬纪二律11

舟抵上海次日游西湖作诗一首12

买书12

卖书12

抄书12

校书12

八月十四日去广州留别从弟鉴十一弟叙侄学圃13

抵家作13

月夜泊舟东堤作14

二老诗和友作15

又和二首15

朱鼎馨母夫人七十寿诗16

游沈阳杂诗16

得子武郑州书有当于重阳日龟山登高云语喜其豪壮作此答之17

伦哲如诗稿三18

丁卯五日吟稿18

杨二季良去冬相见自言明岁我六十矣除夕偶忆成寿诗一首于元旦日寄之18

元旦感怀叠前韵18

余拟续修四库书提要从事三载成稿寥寥元日秉笔感而有作倒叠前韵19

元旦大雪至次日未止寂坐戏拈三叠前韵19

狮毛小犬驯善可爱锡名高升畜三年矣昨忽奄然以毙命仆埋宅后墙边诗以悼之四叠前韵19

女伶花玉如声艺甚佳年稍长矣登台半载馀暇辄往聆清歌近忽称病不出思念之情形诸歌咏五叠前韵19

怀傅沅叔先生都中六叠前韵20

怀梁任公先生都中七叠前韵20

怀夏润校师都中八叠前韵20

怀胡子贤都中九叠前韵21

怀黄晦闻都中十叠前韵21

怀关吉符颖人兄弟都中十一叠前韵21

怀陈援菴都中十二叠前韵21

怀黎子训都中十三叠前韵22

怀杨昀谷都中十四叠前韵22

怀嵩公博都中十五叠前韵22

怀蔡子英都中十六叠前韵23

老诗人李汉父去岁殁于京师久始得耗顷作都中怀人诗忆及怆然补挽一诗十七叠前韵23

又追忆罗瘿公一首十八叠前韵23

怀温毅夫天津叠前韵23

怀叶誉甫天津二十叠前韵24

怀郑鸣之天津二十一叠前韵24

怀张子武郑州二十二叠前韵24

怀唐天如郑州二十三叠前韵24

怀江竞庵上海二十四叠前韵25

怀陈子砺先生九龙二十五叠前韵25

怀廖叔度梅县二十六叠前韵25

怀十一弟达如广州二十七叠前韵26

怀从弟淡如广州二十八叠前韵26

怀朱鼎馨伦敦君任驻粤公使,代理驻英公使,现居伦敦 二十九叠前韵26

姬人灿英三月生日今岁三十矣预乞作诗三十叠前韵26

花伶病起登台喜赋三十一叠前韵27

直奉军换防此地驻兵尽撤传言红枪会将至彻夜不寐感赋三十二叠前韵27

朱稷丞四十六岁生日赋诗为寿三十三叠前韵27

正月十六日男女出游郊外连袂成群入暮未息偶检武林旧事言都城自过妆灯贵游巨室争先出郊谓之探春殆即此俗也赋诗纪之三十四叠前韵27

季良等示元旦试笔诗有淡泊遗家青一毡之句自注两儿谓不愿当教习余训以有教习当尚是中策恐汝等教习都不能当耳其言痛绝作诗广之三十五叠前韵28

黎镜清汲县书来约游苏门山余欲游兹山者屡矣至是仍不果行聊拟梦游以快夙愿并寄黎君一粲三十六叠前韵28

阅顺天时报所记连日战事感赋三十七叠前韵28

题自藏宋人清明上河图长卷三十八叠长韵29

连日大雪周遁夫以春雪叠裳韵诗见亦率笔附和三十九叠前韵29

二十四日奉军大队追剿红枪会于村杀十馀人获数十人枭一首于车站桥上先二日红枪会围沁阳城守兵开城迎击杀获又十数人目击心悯四十叠前韵29

文卿局长五十一岁生日余既撰文以祝复索作诗适传有□代之信并附临别赠言之义赋呈一律四十一叠前韵29

赠袁进之君任河南驻焦作交涉员,又与余在道清铁路局共事 四十二叠前韵30

王生希古初学诗屡以所作就正昨叠余裳韵见赠有韩欧才早同心折孔称交休论齿行之句为答其意勉之以学四十三叠前韵30

文卿局长调部任用余亦预备交代作诗留别共事诸友及各交好四十四叠前韵30

送文卿局长北上四十五叠前韵31

景秋皋和余裳韵见赠顷又叠裳韵送行赋答一首四十六叠前韵31

怀孙师郑都中四十七叠前韵31

去春周遁夫首唱四老诗余与秋皋稷丞楚农和作今春余首唱裳韵诗遁夫秋皋希古叠和不已方拟大振旗鼓而余去矣感聚散之靡常恐风雅之中辍再成一首留别吟社诸子四十八叠前韵32

留别李珊元君习票戏,擅青衣剧 四十九叠前韵32

戒行有期限连日检拾书籍感赋五十叠前韵32

怀马夷初杭州五十一叠前韵33

追挽陈介石师五十二叠前韵33

追挽林琴南师五十三叠前韵33

偶作五十四叠前韵33

黄生月波同学友也磊落负奇志于余行有恋之意且索赠诗赋此为别五十五叠前韵34

以江弢叔伏□堂请录赠王生希古即题其首五十六叠前韵34

怀胡石青都中五十七叠前韵34

怀吴寿岑山海五十八叠前韵34

闻奉军渡河占郑州五十九叠前韵35

访花玉如同寓刘凤仙亦女伶也坐谈梅晷归纪以诗六十叠前韵35

怀易大厂上海六十一叠前韵35

再题伏歆堂诗录六十二叠前韵35

焦作一首六十三叠前韵36

阅报记内阁之讯六十四叠前韵36

书感六十五叠前韵36

铁路一首六十六叠前韵36

小女一首六十七叠前韵37

清化镇一首六十八叠前韵37

贺杨宣仲得子六十九叠前韵37

寿陈子励先生七十37

伦哲如诗稿五40

挽杨邻葛40

过杨氏宅有感40

哭郑鸣之40

挽梁任公先生41

晤王小航先生别五阅月矣久病新起出示近文数篇感述有作41

谒晋卿先生41

正月九日经高井胡同黄晦闻故居感作寄晦闻广州41

题张次溪北江侍学图42

得铁夫上海书戏题其后42

赠杨雪樵先生42

雪翁将还京师叠前韵送行43

杨生鉴资将侍其尊人雪翁还京师作此送行兼讯石公再叠前韵43

得家书有感三叠前韵43

书事43

又书事一首四叠前韵44

罗敷庵久不作诗作此挑之五叠前韵44

赠宗子威六叠前韵44

陈慈首约灯节后来馆久盼不至七叠前韵 君籍辽阳,为庚子并科乡试同年同拣,发广西知县,近又同修《奉天通志》44

再调敷庵兼柬东周通甫八叠前韵 二君皆粤人45

敷庵和诗不来作此促之九叠前韵45

戏杨云史十叠前韵 君曾参吴将军帷幕45

补贺子威续婚十一叠前韵 新夫人姓潘45

同邑陈恭甫名官桃少同问业于韩云台麦孺博二先生既而游日本习法政曾充高等法厅长近岁居京师悒悒不得意索余赠诗久未有应,客中忆及思讽其归作此寄之十二叠前韵46

李生珊圆吾粤三水人少年玉貌祖若父皆宦河南至生而贫佣于焦作某煤矿公司性嗜戏习花衫京俗所称票友是也登台奏技声容妙肖自余归京师久不相闻有传其染恶疾至死者为之泫然顷友人苏芑斋来书言其未死但久病未大痊感念赋此十三叠前韵46

阅芑斋书感怀焦地旧游再作一首寄秋皋湘波诸子十四叠前韵46

灿姬欲来奉视余作此寄之十五叠前韵47

王穆荪精星家言为余推算尚有二十年佳运戏作赠之十六叠前韵47

二月二十六清明日作十七叠前韵47

得彦博都中书作此代答兼讯罗蕴之女士十八叠前韵47

寄怀雪翁都门十九叠前韵48

三月三日下雪二十叠前韵48

呈晋卿先生二十一叠前韵48

敷菴慈首皆和余韵见示赋此奉答二十二叠前韵48

喜晤三六桥都统赋赠二十三叠前韵49

伦哲如诗稿六50

贺张次溪世兄新婚四首之一50

日本高田真治博士率学生十馀人游故都四月四日余招宴于西长安街酒家博士戏索诗即席赋呈50

十日高田博士招宴北海公园并示次边韵和诗桥川时雄杨遇夫同作复用前韵即席赋呈50

寄怀藤塚邻博士京城兼简本多文学士再叠前韵51

简桥川时雄三叠前韵 君为东方文化委员会主任51

寿金息侯六十51

补录挽丁闇公传靖君丹徒副贡,宣统末征至京師充礼学馆纂修,旋又充总统府秘书51

张豫泉太史寄示重宴鹿鸣诗奉和二律52

张豫泉太史寄示重宴鹿鸣诗奉和二律52

张豫泉其淦重游泮水诗君东莞人,光绪戊辰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外改山西犁城县知县,加捐道员,署安徽提学使。辛亥后居上海,尝注《周易》、《左传》、《老子》诸书及诗文集,皆已印行53

老妓53

贵妃酒出陕西凤县54

稊园社集限十五咸韵54

(四)闻叶同年宝?之讣诗以哭之三叠前韵54

(二)达弟之丧瞬届两月得恩侄书知葬事已毕次前韵作一诗志感54

(一)丁丑新历元日试笔55

淡弟来书述旧事往者先子宰崇仁余与静兄淡达二弟雪峰植卿两叔共读书衙斋六人者少长仅差忽忽逾五十年两叔先逝静兄继之达弟又继之今存者惟余及淡弟耳感痛之馀再次前韵寄淡弟广州55

徐文定公光启三百年忌日诗代55

题张樾丞士一居印存四首56

阅报载女子刘景桂杀人事为赋长歌57

陈援庵新得白沙草书手卷属题款署石斋,白沙别号也58

寿祁斗枢耀奎六十初度59

寿陈仲骞任中六十君江西人59

谢道宏五十续弦作五言长古征诗为赋二绝妇李姓,字芳芷,年亦三十二矣59

寿夏闰枝师孙桐八十丙子夏历四月二十一日60

寿日本服部宇之吉博士七十余在京师师范馆时,博士充总教习60

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61

自序61

一、叶昌炽63

二、鄞县范氏63

三、纪昀64

四、谭 莹附:子宗浚,孙祖任65

五、卢址65

六、杨以增66

七、瞿镛67

八、丁丙67

九、丁日昌(一)68

一○、丁日昌(二)68

一一、孔广陶69

一二、孔昭鋆70

一三、陈 澧附:廖泽群70

一四、莫友芝71

一五、李慈铭71

一六、孙诒让72

一七、萧穆72

一八、谭献73

一九、平步青73

二○、唐景崇74

二一、吴式芬75

二二、张之洞(一)75

二三、张之洞(二)76

二四、李文田76

二五、柯逢时77

二六、盛昱77

二七、陈伯陶78

二八、徐梧生78

二九、梁鼎芬79

三○、梁思孝79

三一、陈庆龢 庆佑80

三二、陈宝琛80

三三、汪兆镛81

三四、王仁俊81

三五、杨锺羲83

三六、李希圣83

三七、张勋84

三八、邓邦述85

三九、屠寄85

四○、吴昌绶86

四一、缪荃孙86

四二、缪禄保87

四三、沈曾植88

四四、沈曾桐88

四五、王绶珊89

四六、徐乃昌89

四七、王秉恩90

四八、王存善90

四九、张钧衡91

五○、刘鹗91

五一、罗振常92

五二、夏孙桐92

五三、陈毅92

五四、李盛铎(一)93

五五、李盛铎(二)93

五六、傅增湘(一)94

五七、傅增湘(二)94

五八、陶湘94

五九、刘体智95

六○、刘承幹96

六一、蒋汝藻附:陈田96

六二、刘世珩97

六三、李详97

六四、徐世昌附:徐世章、孙师郑98

六五、卢靖98

六六、卢弼附:周贞亮99

六七、章钰100

六八、贺涛附:贺葆真100

六九、余嘉锡101

七○、吴怀清101

七一、朱师辙102

七二、景廉附:凤山、端方103

七三、麟庆104

七四、耆龄附:光熙105

七五、康有为105

七六、梁启超106

七七、章炳麟107

七八、刘师培107

七九、杨守敬109

八○、王国维附:赵万里109

八一、曾习经110

八二、黄节110

八三、吴闿生111

八四、樊增祥111

八五、丁传靖112

八六、钱学霈附:高燮、姚光112

八七、封文权附:曹元忠113

八八、方尔谦113

八九、朱希祖114

九○、杨树达114

九一、沈应奎附:张允亮115

九二、许博明附:史宝安115

九三、王鸿甫115

九四、袁克文116

九五、王瑚116

九六、江天铎117

九七、姚华117

九八、朱文钧117

九九、张国淦118

一○○、陈垣118

一○一、叶恭绰119

一○二、钱基博119

一○三、章士钊120

一○四、高步瀛120

一○五、袁思亮121

一○六、沈宗畸121

一○七、张伯桢(一)121

一○八、张伯桢(二)122

一○九、张次溪122

一一○、陈融124

一一一、盛景璿124

一一二、徐信符125

一一三、曾钊125

一一四、吴道镕126

一一五、桂浩亭126

一一六、易学清附:陈之鼐127

一一七、辛仿苏128

一一八、莫伯骥128

一一九、张柳池附:杨歗谷129

一二○、邓之诚129

一二一、熊罗宿129

一二二、欧阳成130

一二三、张凤台附:刘镇华、韩国钧131

一二四、张籁附:张瑞玑131

一二五、刘绍炎132

一二六、金梁132

一二七、徐鸿宝133

一二八、马叙伦133

一二九、金钺133

一三○、张鸿来134

一三一、孙人和134

一三二、邢之襄134

一三三、袁同礼135

一三四、周暹135

一三五、李棪135

一三六、于省吾136

一三七、尹炎武136

一三八、马廉136

一三九、赵慰苍137

一四○、冼玉清137

一四一、涵芬楼138

一四二、潘明训138

一四三、李士珍139

一四四、谭笃生139

一四五、何厚甫140

一四六、孙耀卿附:王晋卿140

一四七、吴瓯141

一四八、董康141

一四九、王叔鲁附:张岱杉、李赞侯、潘馨航、张咏霓142

一五○、徐怒142

一五一、方觉慧143

一五二、周铣诒143

一五三、叶德辉144

一五四、王礼培附:郭宗熙144

一五五、梁鸿志145

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草稿146

集外诗辑存163

无题八首163

汴梁行164

赋呈叔海夫子七律四首并乞削正165

和马叙伦六首166

篁溪学长嘱题张园春色图168

沧海翁五十初度书来索诗赋此寿之168

伦哲如题词168

云史先生五十四初度169

张子次溪属序所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以诗代之感旧抒怀漫成十绝169

意有所触戏续二首171

东莞袁督师后裔考题词171

赠洗玉清(三首)172

题冼玉清更生记173

题冼玉清广东女子艺文考174

金镂曲人杰纪念册题词174

题篁溪归钓图174

浣溪沙和云翁燕归来词175

浣溪沙次前韵,续成五阙175

子干学长扶苏璧如夫人为继室赋此奉贺176

哭王小航先生照176

寄题胡汉民诗集178

怀陈颙庵广州178

南归次老杜北征韵留别诸友179

文编183

续书楼读书记183

《古文尚书冤词》183

《尚书未定稿》187

《尚书后案驳正》193

《古文尚书私议》195

《古文尚书辨》200

《尚书古文辨惑》201

《古文尚书释难》208

《古文尚书析疑》210

《古文尚书商是》212

《古文尚书剩言》215

《古文尚书正辞》217

《古文尚书辨惑》227

《孔子家语疏证》231

续书楼藏书记238

建文逊国考疑244

一、史仲彬《致身录》255

二、程济《从亡随笔》258

三、钱谦益270

四、李清282

五、潘柽288

六、潘耒292

七、王鸿绪301

八、朱彝尊308

渔洋山人著书考312

孔子作《孝经》证360

甲 诸家谬说360

乙 汉儒旧说363

丙《孝经》与《春秋》365

丁《孝经》与《礼》368

戊《孝经》与《易》370

己《孝经》与《书》370

庚《孝经》与《诗》371

辛《孝经》与《四子书》372

壬 六国时人传述《孝经》375

癸 结论376

三补顾亭林年谱379

三补顾亭林年谱序379

三补顾亭林年谱380

颜元及弟子著作札记388

王源《颜习斋先生传》札记388

“四存编”札记392

习斋语要402

习斋弟子411

习斋交游415

恕谷学案417

习斋私淑420

师承424

续修《四库全书》刍议428

拟印《四库全书》之管见435

关于印行《四库全书》意见书445

集外文辑存449

《四库全书目录补编》序449

《丛书目录拾遗》序451

跋《肤公雅奏图》452

《艺林汇考》跋453

渔书楼刻本《李长吉集》题识454

光绪二年刻本《书目答问》题识454

太炎先生挽联455

与孙殿起书455

与莫伯骥书456

与陈垣书457

与罗香林书459

与容庚书461

与桥川时雄书462

与袁金铠书4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