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
  • 王振宇,卢卫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198120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天然有机化合物-分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天然产物1

第一章 萜类物质3

一、绪论3

二、单萜类5

(一)几种主要的单萜类化合物6

(二)单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8

三、环烯醚萜类8

四、倍半萜类9

(一)几种主要的倍半萜类化合物10

(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10

五、二萜类10

(一)几种主要的二萜类化合物11

(二)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11

六、三萜类11

(一)几种主要的三萜类化合物12

(二)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12

七、四萜类12

(一)几种主要的四萜类化合物13

(二)四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13

八、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14

九、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5

(一)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15

(二)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5

参考文献16

第二章 多酚类17

一、概述17

二、多酚类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17

(一)多酚类物质的结构17

(二)多酚类物质的化学性质18

三、多酚类物质的分类18

(一)花色苷类18

(二)微量类黄酮19

(三)黄酮及黄酮醇类19

(四)异类黄酮及新异黄酮类20

四、多酚类物质的生理功能21

(一)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和抗心血管疾病21

(二)多酚类物质的抗癌作用21

(三)多酚类物质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22

参考文献22

第三章 甾体类化合物24

一、概述24

(一)甾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分类24

(二)甾体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25

(三)甾体化合物的显色反应26

二、C21甾类化合物27

三、强心苷类化合物28

(一)强心苷的结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28

(二)强心苷的性质28

(三)强心苷的生理功能29

四、甾体皂苷29

(一)甾体皂苷的结构、分类29

(二)甾体皂苷的性质31

(三)甾体皂苷的生理功能31

参考文献32

第四章 脂肪酸33

一、概述33

二、脂肪酸的分类及化学结构33

(一)饱和脂肪酸33

(二)不饱和脂肪酸33

(三)特殊脂肪酸35

三、脂肪酸的理化性质35

(一)脂肪酸的物理性质35

(二)脂肪酸的化学性质36

四、脂肪酸的生理功能37

(一)单不饱和脂肪酸生理功能37

(二)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理功能38

参考文献38

第五章 生物碱40

一、概述40

二、生物碱的分类及化学结构40

(一)有机胺类生物碱40

(二)吡咯衍生物类生物碱42

(三)吡啶衍生物类生物碱42

(四)喹啉衍生物类生物碱43

(五)异喹啉衍生物类生物碱43

(六)吲哚衍生物类生物碱43

(七)嘌呤酮衍生物类生物碱43

(八)萜类生物碱43

(九)甾体类生物碱43

(十)吖啶酮衍生物类生物碱44

(十一)喹唑酮类生物碱44

(十二)莨菪烷衍生物类生物碱44

(十三)咪唑衍生物类生物碱44

(十四)大环类生物碱44

三、生物碱的理化性质44

(一)生物碱的性状44

(二)生物碱的旋光性44

(三)生物碱的酸碱性45

(四)生物碱的溶解度45

(五)生物碱的沉淀反应45

(六)生物碱的显色反应46

四、生物碱的生理功能46

(一)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46

(二)生物碱对神经系统作用及解痉挛活性46

(三)生物碱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活性47

(四)生物碱的抗菌、抗病毒活性47

(五)生物碱对消化系统的作用47

参考文献47

第六章 多糖49

一、概述49

二、多糖的分类及化学结构49

(一)多糖的分类49

(二)多糖的化学结构50

三、多糖的理化性质51

四、多糖的生理功能51

(一)多糖的抗氧化作用52

(二)多糖的免疫活性52

(三)多糖的抗病毒、抗肿瘤活性54

(四)多糖的抗衰老作用54

(五)多糖的抗凝血作用55

(六)多糖的抗溃疡作用55

(七)多糖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55

(八)其他55

参考文献56

第七章 氨基酸、蛋白质57

一、氨基酸57

(一)概述57

(二)氨基酸的分类及化学结构57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58

(四)氨基酸的生理功能61

二、蛋白质63

(一)概述63

(二)蛋白质的结构63

(三)蛋白质的分类66

(四)蛋白质的性质66

(五)蛋白质的生理功能67

参考文献68

第二篇 分离技术71

第八章 超声波萃取73

一、概述73

(一)超声波简介73

(二)超声波萃取的分类74

二、超声波萃取的基本原理75

(一)超声波萃取的基本原理75

(二)超声波萃取的技术特点75

(三)超声波萃取的动力学研究76

三、影响超声波萃取的参数78

(一)超声频率78

(二)超声强度79

(三)样品颗粒的大小80

(四)提取溶剂的性质80

(五)超声时间与提取率80

(六)溶剂浸渍时间81

四、超声波萃取技术的应用81

(一)超声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81

(二)超声波萃取技术在天然植物和药物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83

参考文献83

第九章 微波萃取85

一、概述85

二、微波萃取的基本原理86

(一)微波萃取的基本原理86

(二)微波萃取的技术特点86

三、微波萃取动力学模型87

(一)离子传导机理88

(二)偶极子转动机理88

四、微波萃取工艺流程及设备90

(一)设备种类90

(二)容器设计和材料91

五、影响微波萃取的工艺参数91

(一)破碎度92

(二)溶剂的选择92

(三)极性92

(四)温度92

(五)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93

六、微波萃取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93

(一)萃取天然产物93

(二)微波萃取技术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94

(三)微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95

参考文献96

第十章 强电场萃取97

一、概述97

二、强电场萃取的基本原理98

(一)强电场萃取的技术特点98

(二)强电场萃取的基本原理98

(三)强电场萃取的动力学模型99

三、强电场萃取工艺流程及设备100

(一)强电场萃取工艺流程100

(二)强电场萃取设备100

四、影响强电场萃取的工艺参数102

(一)电场强度102

(二)脉冲数102

(三)脉冲频率、振幅103

(四)萃取设备参数103

(五)萃取溶液的浓度、料液比104

五、强电场萃取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104

(一)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食品功能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104

(二)酒类催陈107

(三)解冻108

(四)杀菌108

(五)腐乳催熟109

(六)干燥109

(七)贮藏保鲜110

六、PEF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展望111

参考文献111

第十一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113

一、概述113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原理115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原理115

(二)超临界流体CO2萃取115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流程及设备116

四、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参数119

(一)超临界流体的选择119

(二)萃取条件的选择119

五、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120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20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121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122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122

参考文献123

第十二章 反胶束萃取124

一、反胶束的形成与性质124

二、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基本原理126

(一)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平衡特性127

(二)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热力学模型127

(三)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动力学128

三、影响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主要因素128

四、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应用130

(一)分离蛋白质混合物130

(二)浓缩α-淀粉酶131

(三)从发酵液中提取细胞外酶131

(四)直接提取细胞内酶132

(五)反胶束萃取用于蛋白质复性132

(六)从植物中同时提取油和蛋白质132

五、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过程开发与展望133

(一)新型的反胶束体系133

(二)蛋白质的反胶束萃取133

(三)反胶束萃取的工业化133

参考文献134

第十三章 离心分离135

一、概述135

二、离心分离的基本原理135

(一)离心分离的基本原理135

(二)离心分离的技术特点140

三、离心机140

(一)离心机种类141

(二)转子143

(三)离心管145

(四)附件146

四、离心分离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146

(一)牛生长激素(BGH)的分离提取146

(二)细菌中分离糖原147

(三)载脂蛋白分离147

(四)肝炎病毒分离147

参考文献148

第十四章 层析技术149

一、概述149

(一)层析149

(二)分类149

(三)层析的基本原理150

二、吸附层析151

(一)概述151

(二)吸附层析的基本原理151

(三)影响吸附层析的因素152

(四)吸附层析技术的特点154

(五)吸附层析技术的应用154

三、薄层层析155

(一)概述155

(二)薄层层析工艺155

(三)薄层层析技术的应用156

四、分配层析157

(一)概述157

(二)分配层析的基本原理158

(三)影响分配层析的因素159

五、离子交换层析160

(一)概述160

(二)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161

(三)离子交换层析的分离过程162

(四)影响离子交换层析的因素162

(五)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的应用168

六、凝胶过滤层析168

(一)概述168

(二)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原理169

(三)凝胶过滤层析工艺169

(四)影响凝胶过滤层析的因素171

(五)凝胶过滤层析技术的应用172

七、亲和层析173

(一)概述173

(二)亲和层析原理174

(三)亲和层析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174

(四)影响亲和层析的因素176

(五)亲和层析技术的应用179

八、高效液相层析182

(一)概述182

(二)高效液相层析的类型182

(三)高效液相层析的基本原理183

(四)高效液相层析的工艺及设备184

(五)影响高效液相层析的工艺参数186

(六)高效液相层析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187

九、工业化层析189

(一)概述189

(二)工业化层析基本原理189

(三)工业化层析工艺191

(四)影响工业化层析的工艺参数193

(五)工业化层析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194

十、模拟移动床的色谱技术195

(一)概述195

(二)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196

(三)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的工艺流程及设备197

(四)影响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的工艺参数199

(五)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应用实例199

参考文献203

第十五章 膜分离技术205

一、概述205

(一)膜分离过程205

(二)膜的分类205

(三)膜技术的发展206

(四)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208

(五)膜过滤动力学模型209

(六)膜的污染与清洗210

二、反渗透212

(一)概述212

(二)反渗透基本原理218

(三)反渗透工艺219

(四)影响反渗透的工艺参数220

(五)反渗透技术应用实例221

三、微滤222

(一)概述222

(二)微滤基本原理222

(三)微滤工艺及设备224

(四)操作因素对微滤膜的影响228

(五)微滤技术的应用228

四、超滤231

(一)概述231

(二)超滤的基本原理232

(三)超滤工艺及设备235

(四)影响超滤的工艺参数237

(五)超滤技术的应用239

五、纳滤244

(一)概述244

(二)纳滤基本原理244

(三)纳滤工艺及设备246

(四)操作因素对纳滤的影响248

(五)纳滤技术的应用248

六、亲和膜分离250

(一)概述250

(二)亲和膜的基本原理和特征250

(三)亲和膜过滤技术体系及其分类251

(四)亲和膜过滤装置253

(五)亲和膜超滤技术的应用254

七、透析257

(一)概述257

(二)透析的基本原理257

(三)透析膜的材料及分类258

(四)透析膜的表征260

(五)透析技术的应用263

八、电渗析264

(一)概述264

(二)电渗析的基本原理264

(三)离子交换膜及分类266

(四)电渗析器267

(五)电渗析技术的应用268

参考文献269

第十六章 液膜分离271

一、概述271

(一)发展概况271

(二)液膜的分类272

二、液膜分离的机理274

(一)选择性渗透274

(二)液滴反应分离274

(三)载体传递分离274

(四)液膜传质动力学模型275

三、液膜组成及分离操作过程276

(一)液膜的组成276

(二)液膜分离操作过程277

四、影响液膜分离效果的因素278

(一)液膜体系组成278

(二)分离的工艺条件279

五、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280

(一)液膜技术在提取贵金属中的应用280

(二)液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280

(三)液膜萃取技术在医药化工中的研究进展281

参考文献281

第十七章 泡沫分离技术283

一、概述283

二、泡沫分离技术的分类283

三、泡沫分离的基本原理285

(一)表面活性剂及其界面特性285

(二)Gibbs(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285

(三)泡沫分离技术的特点286

(四)泡沫的形成与结构287

四、泡沫分离的设备及工艺流程288

五、影响泡沫分离技术的因素290

(一)进料浓度的影响290

(二)气泡尺寸的影响291

(三)气体流量的影响292

(四)泡沫排液的影响292

(五)温度的影响292

(六)pH的影响292

(七)聚并的影响293

(八)重力的影响293

(九)溶质种类的影响293

六、泡沫分离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294

(一)泡沫分离法在蛋白质分离浓缩中的应用295

(二)泡沫分离法在分离天然活性物质方面的应用295

(三)泡沫分离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296

参考文献297

第十八章 分子蒸馏298

一、概述298

二、分子蒸馏基本原理299

(一)分子蒸馏基本原理299

(二)分子蒸馏技术特点300

(三)分子蒸馏技术参数302

三、分子蒸馏工艺流程及设备303

(一)种类303

(二)分子蒸馏工艺流程303

(三)分子蒸馏蒸发器设备结构305

四、影响分子蒸馏的工艺参数307

(一)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307

(二)进料温度307

(三)惰性气体对传质效率的影响308

(四)转速和流速的调控308

(五)携带剂的应用308

五、分子蒸馏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308

(一)分子蒸馏技术应用原则309

(二)分子蒸馏技术应用作用309

(三)分子蒸馏技术应用实例310

参考文献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