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总体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总体经济学
  • 杨雅惠编著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44138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总体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体经济学简介2

1.1总体经济学领域2

1.1.1受关切之总体经济现象2

1.1.2总体经济学与个体经济学之差异3

1.2总体经济各部门关系4

1.3总体经济学之内容架构6

1.4经济实务话题8

1.4.1民生痛苦指数与金融痛苦指数8

1.4.2台湾地区之痛苦指数9

第二章 国民所得之定义与衡量12

2.1国内(民)生产毛额之定义12

2.2国民所得之衡量13

2.3国民所得相关观念17

2.3.1国民所得与个人所得17

2.3.2名目所得与实质所得20

2.3.3国民所得帐之缺失21

2.4经济实务话题22

2.4.1物价指数之编制与定义22

2.4.2台湾国民所得成长与组成23

第三章 总体均衡简论28

3.1总体经济市场28

3.2总供给29

3.3总需求30

3.4总体均衡30

3.5总体均衡之长短期分析31

3.6经济实务话题33

3.6.1政治与经济33

第四章 古典学派与新古典学派38

4.1古典学派总供需与赛伊法则38

4.1.1古典学派的基本假设38

4.1.2赛伊法则38

4.2新古典学派之实质面39

4.2.1生产函数39

4.2.2劳动需求函数40

4.2.3劳动供给函数42

4.2.4劳动市场均衡与总产出42

4.3古典学派与新古典学派之货币面43

4.3.1交易方程式与货币数量说43

4.3.2货币中立性45

4.3.3总供需45

4.4古典学派与新古典学派思潮简述46

4.4.1古典学派46

4.4.2新古典学派47

4.5经济实务话题47

4.5.1台湾货币流通速度47

第五章 简单凯因斯模型:所得支用模型与乘数52

5.1凯因斯模型之背景52

5.2简单两部门基本模型52

5.3乘数56

5.4加入政府部门之考量60

5.5加入国际贸易部门之考量62

5.6经济实务话题62

5.6.1刺激消费以促进成长62

5.6.2愈花钱愈富有63

第六章 消费理论68

6.1凯因斯的消费倾向68

6.2绝对所得假说70

6.3相对所得假说71

6.4恒常所得假说72

6.5生命周期假说73

6.6古典学派之消费理论75

6.7跨期选择模型76

6.8经济实务话题79

6.8.1台湾消费函数实证79

第七章 投资理论82

7.1投资观念概述82

7.2投资之收益与成本83

7.3加速原理与q值理论87

7.3.1投资之加速原理87

7.3.2 q值理论88

7.4经济实务话题89

7.4.1台湾历年投资之组成89

7.4.2厂商投资考虑因素90

第八章 货币与金融体系94

8.1货币的定义与功能94

8.2金融体系之角色、功能与结构98

8.2.1金融体系之角色与功能98

8.2.2金融体系之结构100

8.3经济实务话题103

8.3.1台湾金融机构成长情形103

第九章 货币供需与利率108

9.1金融资产市场108

9.2可贷资金理论109

9.2.1债券需求函数110

9.2.2债券供给函数111

9.2.3债券市场均衡与均衡利率之决定113

9.2.4债券市场均衡之变动114

9.3流动性偏好理论117

9.3.1货币市场均衡117

9.3.2货币市场均衡之变动119

9.3.3凯因斯的流动性陷阱121

9.4经济实务话题122

9.4.1 2000年至2004年间各国央行升降息现象122

第十章 总需求分析:IS—LM模型128

10.1 IS—LM模型之意义128

10.2商品市场——IS曲线之构成129

10.2.1 IS曲线之推导——四图方式130

10.2.2 IS曲线之推导——四象限图方式131

10.2.3总需求变动对IS曲线之影响133

10.3货币市场——LM曲线之构成134

10.3.1 IS—LM曲线之推导——货币供需图134

10.3.2 LM曲线之推导——四图方式135

10.3.3 LM曲线之推导——四象限图方式136

10.3.4货币供需变动对LM曲线之影响137

10.3.5流动性陷阱下之LM曲线140

10.4 IS—LM曲线之均衡141

10.5政府政策对均衡之影响143

10.6经济实务话题148

10.6.1货币政策之决策148

10.6.2货币与成长149

第十一章 总合供需均衡:AD—AS分析154

11.1总需求曲线154

11.1.1总需求曲线之推导——凯因斯有效需求线154

11.1.2总需求曲线之推导——IS—LM分析法155

11.2总供给曲线157

11.2.1总供给曲线之推导——由商品市场均衡出发157

11.2.2总供给曲线之推导——由劳动市场均衡出发159

11.3供需均衡与变动163

11.3.1需求面的变动163

11.3.2供给面的变动165

11.3.3全面均衡模型168

11.4经济实务话题172

11.4.1基本工资与劳工补贴172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176

12.1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型态176

12.1.1通货膨胀之定义176

12.1.2需求拉动型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176

12.1.3恶性通货膨胀179

12.1.4内生的与外来的通货膨胀180

12.1.5停滞性通货膨胀182

12.2政府因应通货膨胀对策184

12.2.1通货膨胀之影响184

12.2.2政府对通货膨胀之因应对策185

12.3失业的衡量187

12.4菲利普曲线与自然失业率189

12.5经济实务话题191

12.5.1重要国家之通货膨胀率191

12.5.2台湾的菲利普曲线194

12.5.3失业与「扩大公共服务计画」195

第十三章 经济成长200

13.1经济成长与资源秉赋200

13.2 Harrod-Domar模型202

13.3 Solow成长模型208

13.3.1商品供给和生产函数208

13.3.2资本增加和储蓄率209

13.3.3黄金法则212

13.4内生化成长模型214

13.5经济实务话题217

13.5.1台湾各经济部门之成长217

第十四章 景气波动222

14.1景气波动本质与预测222

14.1.1景气波动本质222

14.1.2景气波动预测223

14.2各种景气循环理论224

14.2.1凯因斯学派与乘数—加速原理224

14.2.2货币学派之货币政策景气循环226

14.2.3政治景气循环227

14.2.4新兴古典学派与实质景气循环理论228

14.3经济实务话题229

14.3.1经济景气之判断指标229

14.3.2台湾景气波动现象232

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236

15.1国际贸易236

15.2国际金融238

15.2.1外汇市场简介238

15.2.2一价法则与购买力平价说241

15.2.3利率平价说243

15.2.4短期影响汇率之因素245

15.3经济实务话题248

15.3.1鲁滨逊有了邻居248

15.3.2台湾进出口贸易249

第十六章 经济学派思潮之异同254

16.1古典与新古典学派254

16.2凯因斯学派256

16.3货币学派257

16.4新兴古典学派258

16.5重要经济学派之比较260

16.6经济实务话题261

16.6.1经济学笑话三则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