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菊花起源 汉英双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菊花起源 汉英双语](https://www.shukui.net/cover/72/33807653.jpg)
- 陈俊愉主编;陈俊愉,王彩云,周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75691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菊花-中国-汉、英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菊花起源 汉英双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菊花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及其对世界的贡献1
一、中国菊花的起源与发展1
(一)有关野菊的古籍记载1
(二)菊花起源的相关近缘种源与分布3
(三)历代菊花品种的发展3
(四)菊花品种的演变4
二、中国传统艺菊造型特色7
(一)大立菊8
(二)悬崖菊9
(三)塔菊9
三、中国传统菊花文化的多元性10
(一)菊花的经济与观赏兼用性10
(二)中国菊花文化的多元象征意义11
四、中国菊花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12
(一)中国菊花传入日本12
(二)中国菊花传入英国14
(三)中国菊花传入荷兰14
(四)中国菊花传入法国14
(五)中国菊花在其他国家的传播15
五、中国菊花对世界菊花文化的贡献15
(一)菊花在日本文化中的象征意义15
(二)菊花在韩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15
(三)菊花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16
六、结语16
第二章 菊花的属名及其命名的变更17
一、菊属命名及其以下分类体系的变迁17
二、菊花的命名18
三、结语19
第三章 中国菊属野生种质资源及家菊21
一、菊属植物(Chrysanthemum L.)21
二、菊属的近缘属、种39
(一)亚菊属Ajama Poljak40
(二)短舌菊属Brachanthemum DC48
(三)小甘菊属Cancrima Kar…et Kir50
(四)紊蒿属Elachanthemum Ling et Y.R.Ling52
(五)女蒿属Hippolytia Poljak53
(六)喀什菊属Kaschgaria Poljak56
(七)小滨菊属Leucanthemella Tzvel56
(八)太行菊属Opisthopappus Shih56
(九)匹菊属Pyrethrum Zinn57
(十)Richteria Karelin&Kir63
(十一)扁芒菊属A llardia Decne64
(十二)芙蓉菊属Crossostephium65
(十三)木茼蒿属Argyranthemum Webb…ex Scb……Bip66
(十四)茼蒿属Glebionis Cass66
(十五)蒿子杆属Isemelia Cass66
(十六)滨菊属Leucanthemum Mill66
第四章 菊花起源研究简史67
一、国内研究简史68
(一)比较形态学和数量分类学研究68
(二)远缘杂交实验研究69
(三)孢粉学研究71
(四)细胞学研究71
(五)分子生物学研究73
(六)菊属种质资源研究在探讨菊花起源中的贡献75
二、国外研究简史81
(一)日本81
(二)韩国83
(三)其他国家83
三、菊花起源研究的主要方面与成果83
(一)菊花起源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83
(二)菊花起源研究的主要成果83
第五章 通过人工远缘杂交研究菊花起源88
一、菊属种间远缘杂交研究88
(一)陈俊愉、梁振强的研究(1961)88
(二)吉庆萍、陈俊愉的研究(1987)91
(三)戴思兰、陈俊愉的研究(1996)94
(四)周杰、陈俊愉的研究(2009)97
二、小结109
第六章 通过种质渗入研究菊花起源111
一、菊属内杂交实验111
(一)吉庆萍、陈俊愉通过种质渗入研究菊花起源(1987)111
(二)王春夏、王彩云研究菊花育种技术并对其F1代杂种进行鉴定(2004)113
(三)李辛雷、陈发棣对菊属植物杂交及远缘杂交结实性的研究(2004)115
(四)崔娜欣、陈发棣对几种菊属植物及其杂种亲缘关系的研究(2004)116
二、广义菊属部分属间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119
三、小结122
第七章 通过形态分类研究菊花起源123
一、叶片特征123
二、花的特征124
三、综合特征:数量分类学、分支分类学研究127
(一)数量分类学研究127
(二)分支分类学研究129
第八章 通过人工培育与连续选择研究菊花起源132
一、中国古代菊花品种的人工培育与连续选择132
(一)《刘氏菊谱》中的育种理论与菊花品种132
(二)《史氏菊谱》中的菊花品种137
(三)我国古代菊花栽培技术138
二、现代对菊花的培育与选择研究140
三、小结141
第九章 通过细胞与分子水平测试研究菊花起源142
一、细胞水平研究142
(一)国内细胞学研究142
(二)国外细胞学研究149
(三)小结152
二、分子水平研究152
(一)从基因组DNA扩增片段多态性研究菊花起源152
(二)从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进化差异研究菊花起源169
(三)采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和酯酶同工酶(EST)研究菊花起源175
(四)小结182
第十章 中国菊花的历史性演化183
一、中国菊花品种的历史性演化183
二、中国菊花用途的演化184
第十一章 菊花起源研究的前景展望202
一、菊花起源研究的后续工作202
二、合成菊的野生菊种组成问题202
三、人工合成菊与准菊花等系统实验和菊属植物及其种间杂种的分子水平测试的关系问题204
第十二章 菊花起源综合研究的初步结论206
一、菊花起源研究的目标与条件206
(一)目标206
(二)条件206
二、准菊花演化发展的要素——准菊花的天然再杂交与种质渗入208
参考文献214
跋218
后记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