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药治疗流感的研究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克林,马晓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0226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流行性感冒-中医治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药治疗流感的研究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西医对流感的认识与治疗1
第一节 西医对流感的认识与治疗1
一、流感的临床表现与危害1
二、流感的发病机制与流行特征2
三、流感与其他相似疾病的区别3
四、流感的药物治疗6
五、流感的预防与控制9
第二节 中医对流感的认识与治疗10
一、中医学对流感的认识10
(一)中医学对外感热病认识的历史源流11
(二)中医学对外感热病的主要辨治体系13
二、流感的中医治疗原则24
(一)流感的治疗总则24
(二)流感的具体治则25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流感的研究现状31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流感的实验研究31
一、抗流感病毒的实验方法32
(一)体外实验方法32
(二)体内实验方法32
二、单味中药及提取物抗流感病毒作用36
三、复方中药的抗病毒研究43
四、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48
(一)抑制流感病毒复制以及直接杀病毒作用48
(二)抑制流感病毒诱导的组织细胞凋亡48
(三)调控NO水平49
(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NK细胞的杀伤作用50
(五)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51
(六)对自由基的影响51
(七)对肺组织中热激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52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临床研究52
一、流感的流行特点和变化52
二、流感的中医临床证治特点54
三、中医治法探析55
(一)辛凉辛温,并用除邪55
(二)卫气同治,表里双解55
(三)清热解毒,广而为用56
(四)先证用药,截断病势57
(五)扶正固本,整体调节57
(六)结合运气,因时治宜58
四、方剂使用概况58
(一)古方使用情况59
(二)自拟方使用情况59
(三)中成药使用情况59
五、常见证候类型59
(一)风寒束表证59
(二)风邪伤卫,营卫不和证60
(三)风热袭卫证60
(四)热郁肺卫证60
(五)风寒表湿证60
(六)湿热郁表证61
(七)暑湿证61
(八)暑热证61
(九)凉燥犯肺证61
(十)温燥伤肺证62
(十一)气分热盛证62
(十二)阳明腑实证62
(十三)邪居半表半里证62
(十四)邪犯膜原证62
(十五)表寒肺热证63
(十六)脾气虚兼外感63
(十七)肺气虚兼外感63
(十八)脾肺气虚兼外感63
(十九)脾阳虚兼外感64
(二十)肾阳虚兼外感64
(二十一)脾肾阳虚兼外感64
(二十二)血虚兼外感64
(二十三)肺阴虚兼外感65
(二十四)肾阴虚兼外感65
(二十五)肺肾阴虚兼外感65
(二十六)气阴两虚兼外感65
第三章 中医药古方在流感治疗中的应用73
一、银翘散73
二、藿香正气散74
三、达原饮75
四、小柴胡汤77
五、柴葛解肌汤79
六、麻黄汤83
七、新加香薷饮84
八、三仁汤85
九、甘露消毒丹86
十、葛根黄芩黄连汤88
十一、大青龙汤89
十二、大柴胡汤90
十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92
十四、清瘟败毒饮95
十五、柴胡达原饮96
十六、柴胡桂枝汤98
十七、三石汤100
第四章 中医药自拟方在流感治疗中的应用104
一、流感合剂104
二、协同处方104
三、吴氏自拟方106
四、三黄石膏汤106
五、流感煎剂107
六、抗流感丸107
七、生石膏煎剂108
八、柴胡升麻滑石汤108
九、感冒合剂109
十、感冒汤110
十一、退热解毒饮111
十二、解肌退热汤112
十三、刘氏自拟方113
十四、湿感汤114
十五、柴银汤115
十六、流感1号方(方一)116
十七、流感1号方(方二)116
十八、蓝银汤117
十九、羌蒿白虎汤117
二十、三阳清解汤118
二十一、柴葛清透汤119
二十二、清热解毒饮120
二十三、清毒退热散121
二十四、解肌透邪汤122
二十五、清解汤123
二十六、邵氏经验方123
二十七、解毒凉血汤124
二十八、流感合剂125
二十九、宣解清感饮126
三十、银黄石防汤126
三十一、疏表解毒饮127
三十二、羌荆石甘汤128
三十三、银翘板柴汤129
三十四、抗感袋泡剂129
三十五、升降解毒汤130
三十六、柴胡石膏汤131
三十七、柴胡解热饮132
三十八、双解汤132
三十九、抗感Ⅰ、Ⅱ号133
四十、荆防银翘汤134
四十一、孟氏自拟方135
四十二、银翘解毒汤135
四十三、芦青颗粒136
四十四、清瘟解毒汤137
四十五、蒿芩板蓝根汤138
四十六、抗流感颗粒剂139
四十七、抗流感合剂139
四十八、通天达地汤140
第五章 中医治疗流感医案144
一、中医治疗流感医案144
(一)风热袭表案一144
(二)风热袭表案二144
(三)风热袭表案三145
(四)风热袭表案四145
(五)风热袭表案五145
(六)风热袭表案六146
(七)风热袭表案七146
(八)风热袭表案八146
(九)风热袭表案九146
(十)风热袭表案十147
(十一)风热袭表,肺卫失和案一147
(十二)风热袭表,肺卫失和案二148
(十三)风热袭表,肺卫失和案三148
(十四)风热袭表,肺卫郁热案148
(十五)风热袭表,卫气同病案一149
(十六)风热袭表,卫气同病案二149
(十七)风湿袭表案149
(十八)风热夹湿案一150
(十九)风热夹湿案二150
(二十)风热夹湿,侵袭肺卫案一150
(二十一)风热夹湿,侵袭肺卫案二151
(二十二)风热夹湿,湿遏热伏案151
(二十三)风热夹暑,侵袭肺卫案151
(二十四)风寒袭表,肺卫失和案152
(二十五)风寒袭表,肺卫郁热案一152
(二十六)风寒袭表,肺卫郁热案二152
(二十七)风寒袭表,肺卫郁热案三153
(二十八)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案一153
(二十九)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案二153
(三十)风寒夹湿,侵袭肺卫案154
(三十一)风湿阻滞,肺胃失和案一154
(三十二)风湿阻滞,肺胃失和案二155
(三十三)肝胆郁结,风湿挟滞案155
(三十四)外感暑湿案155
(三十五)邪袭肺卫案一156
(三十六)邪袭肺卫案二156
(三十七)邪袭肺卫案三157
(三十八)邪袭肺卫案四157
(三十九)邪袭肺卫案五157
(四十)外邪袭表案158
(四十一)外邪袭表,湿遏肺卫案158
(四十二)三阳合病案159
(四十三)外邪袭表,卫气同病案159
(四十四)卫气同病案一159
(四十五)卫气同病案二160
(四十六)卫气同病案三160
(四十七)卫气同病案四160
(四十八)卫营同病案161
(四十九)寒毒外束,枢机不利案一161
(五十)寒毒外束,枢机不利案二161
(五十一)瘟疫秽浊,邪伏膜原案一162
(五十二)瘟疫秽浊,邪伏膜原案二162
(五十三)瘟疫秽浊,邪伏膜原案三162
(五十四)邪伏膜原,毒热炽盛案163
(五十五)流感单纯型案一(风热袭表)163
(五十六)流感单纯型案二(风寒袭表)164
(五十七)流感呼吸型案(卫气同病)164
(五十八)流感消化型案一(湿困中焦)164
(五十九)流感消化型案二(湿困中焦)165
(六十)流感风湿型案一(风湿袭表)165
(六十一)流感风湿型案二(风湿袭表)165
(六十二)风温外感,入里化热案一166
(六十三)风温外感,入里化热案二166
(六十四)邪袭肺卫案167
(六十五)邪热壅肺案167
(六十六)肺热移肠案167
(六十七)温邪入营案168
(六十八)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案168
(六十九)湿温初起,湿重于热案169
二、中医治疗发热医案169
(一)春温案一169
(二)春温案二170
(三)春温案三171
(四)春温案四171
(五)风温案一172
(六)风温案二172
(七)湿温案一173
(八)湿温案二174
(九)湿温案三175
(十)湿温案四176
(十一)湿温案五176
(十二)湿温案六177
(十三)湿温案七178
(十四)湿温案八179
(十五)湿温案九180
(十六)暑温案181
(十七)暑湿案181
(十八)风暑湿邪内闭案182
(十九)暑热案183
附录1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187
附录2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修订版第一版)196
附录3 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二版)199
附录4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2009年修订版)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