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人权教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雪莲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3436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人权-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人权教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人权教育研究的价值1
二、研究现状4
三、对研究成果的评价14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15
第一章 人权教育概述19
第一节 人权与人权教育19
一、人权的核心价值是人的尊严19
二、人权教育基本理念的提出与发展22
(一)人权教育理念的提出22
(二)人权教育理念的发展23
三、人权教育的基本理念30
(一)人权教育首先是教育31
(二)人权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31
(三)人权教育是人权知识、技能和价值的传授32
(四)人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权的尊重和实现34
(五)人权教育是权利与责任的培养35
第二节 人权: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36
一、人权与政治教育36
二、人权与法律教育39
三、人权与道德教育42
第三节 人权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4
一、人权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4
二、人权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50
三、人权教育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53
四、人权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6
第二章 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人权教育60
第一节 我国人权教育出现的背景60
一、外因——回应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冲击60
二、内因——国内对人权文化的需求62
(一)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62
(二)近代人权启蒙运动的失败65
(三)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对人权的排斥67
三、时代的机遇69
(一)国际:人权教育运动的发展69
(二)国内:人权话语的合法化70
第二节 我国人权教育的进步与不足72
一、我国人权教育的发展72
二、我国人权教育的不足75
(一)人权教育覆盖面窄75
(二)人权教育资料短缺78
(三)人权教育内容脱离本土现实79
(四)人权教育目的局限于人权知识的传授80
(五)人权教育途径单一81
第三节 制约我国人权教育发展的因素81
一、国家教育政策与人权教育81
(一)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人权教育重视不够82
(二)教育管理政策中人权教育管理职责归属不明83
(三)国家学校课程政策中人权教育的缺失84
(四)公职人员教育培训政策中人权培训的缺失87
二、学习者的认同程度与人权教育89
(一)民众对人权教育缺乏信心89
(二)执法人员对人权教育未能认同91
(三)高校学生对人权教育认同程度低92
三、人权研究与人权教育93
(一)人权研究成果向教育资源的转化不够94
(二)人权研究存在抽象化和一般化倾向94
(三)人权研究对现实人权问题关注不够95
(四)人权的跨学科研究不足96
(五)人权教育研究不足97
第三章 我国人权教育的基本原则100
第一节 人权教育的普遍性原则100
一、教育内容的普遍性101
(一)人权教育内容普遍性的基础101
(二)人权教育内容普遍性的障碍102
(三)我国人权教育内容普遍性的实现103
二、教育对象的普遍性108
(一)原因分析108
(二)路径选择110
第二节 人权教育的本土化原则113
一、本土化的必要性114
(一)人权教育相关性的要求114
(二)人权的文化差异性115
二、提取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116
(一)弘扬传统文化中对人的价值的尊重117
(二)以传统文化丰富人权教育内容118
三、充分利用本土人权教育资源120
(一)正视人权发展的进步与不足120
(二)重视本土人权规范120
(三)发掘本土人权实例123
第三节 人权教育的国家责任原则125
一、国家责任的含义与定位125
二、国家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26
(一)国家责任是体现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127
(二)国家责任是人权教育顺利发展的需要128
(三)国家责任的可能性129
三、国家责任的主要内容130
(一)制定人权教育立法130
(二)制定国家人权教育行动计划132
(三)提供具体的实施机制137
(四)提供人权教育资源139
(五)促进人权教育合作141
第四章 我国人权教育的主要内容143
第一节 中国人权观与人权教育143
一、中国人权观的理论来源144
(一)马克思主义人权观144
(二)西方人权理论中的合理因素146
(三)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148
二、中国人权观的形成与发展148
三、中国人权观是我国人权教育的核心内容152
第二节 我国人权教育内容的基本领域154
一、人权基础观念教育155
(一)关于人权的本质性思考155
(二)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基础观念158
(三)集体人权的基础观念160
(四)关于人权史的教育161
二、关于系列人权的教育161
(一)平等权教育161
(二)公正审判权教育163
(三)受教育权教育165
三、关于“弱势群体人权”的教育166
(一)关于“妇女人权”的教育167
(二)关于“农民工人权”的教育170
(三)关于“服刑人员(罪犯)人权”的教育171
第三节 我国人权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172
一、人权教育内容的差异性172
(一)学习者的成长历程173
(二)不同的职业群体176
(三)普通民众与公职人员177
二、人权教育内容的时代性179
(一)人权教育内容应回应人权研究的最新成果179
(二)人权教育内容应体现国家人权政策的变化182
(三)人权教育内容应反映国内外人权实践的新发展184
第五章 我国人权教育的实践创新189
第一节 人权教育主体的拓展189
一、我国的人权非政府组织192
二、半官方人权非政府组织与人权教育195
三、民间人权非政府组织与人权教育197
四、海外人权非政府组织与人权教育201
第二节 人权教育途径的拓宽202
一、利用大众传媒开展人权教育203
(一)大众传媒在人权教育中的作用203
(二)我国的大众传媒与人权教育208
二、开展社区人权教育212
三、拓展其他人权教育渠道218
第三节 人权教育方法的探索220
一、参与的方法是人权教育的有效方法220
二、参与式方法下人权教育者的角色定位222
(一)人权教育者应当是引导者222
(二)引导者的条件224
(三)引导者在人权教育中的作用226
三、参与方法的实际应用228
(一)集体讨论228
(二)案例研究230
(三)角色扮演231
(四)人权实践232
(五)人权调查和研究233
(六)学习旅行或参观234
结语236
附录238
参考文献264
后记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