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课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
  • 程一凡,叶红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2982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1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27页
  • 主题词:语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课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课程目标1

一、什么是课程目标?它同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有什么关系1

二、为什么新课程要提出“三维”教学目标2

三、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间有什么关系4

四、语文新课程提出了怎样的课程目标7

五、怎样理解语文新课程的课程目标10

1.对语文课程目标思路和呈现方式的解释10

2.对课程总目标的理解11

3.对第四学段阶段目标的理解12

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程目标中处于什么地位15

七、语文新课程的“双基”目标有何新意18

八、“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怎样具体体现出来20

九、如何才能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24

1.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法之一:潜移默化、熏陶感染24

2.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法之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加强学生对情感氛围的体验25

3.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法之三:大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25

十、怎样确切地陈述课程的语文教学目标26

1.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28

2.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一定要具体、清晰、明确28

3.“三维”目标的表述要有机结合29

4.对教学目标的陈述要不要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可作灵活处理29

第二章 课程内容31

一、课程内容指的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31

1.课程内容的概念31

2.语文课程内容例说32

3.决定课程内容的因素34

二、对课程内容有哪些不同的看法37

1.课程内容即教材37

2.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体系37

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38

4.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38

5.课程内容是学生、教师、教材及学习活动的整合38

三、当代科技与文化的发展使课程内容出现了哪些新特点39

1.课程内容的现代化39

2.课程内容组织的现代化40

3.走向生活40

四、对课程内容的要求体现在哪些文件里40

五、从课程计划中我们能解读出哪些关于课程内容的信息41

六、课程标准同过去的教学大纲有什么不同42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42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对课程内容的表述上的区别43

七、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新课程的语文课程标准有什么新特点45

1.强调人文内涵45

2.注重语文素养45

3.渗透时代精神45

4.开放的实践的语文课程46

5.淡化知识46

八、对“教材”应当有什么新的认识47

1.教材不等于课程内容47

2.教材不是神圣不可更改的47

3.教材是必须的47

4.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47

九、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新教材48

1.多元的文本解读48

2.活用教材49

3.增加相关资料50

4.揉合学生的主观感受或体验50

5.多样的处理形式52

6.恰当的拓展延伸52

7.总结提升53

8.以教材为触发点,自由组合有关课程资源54

十、课程内容的改革应当从哪些方面下功夫54

1.课程内容改革的四个走向54

2.教材编制与建设55

3.课程资源的开发56

第三章 教学活动58

一、怎样理解“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58

二、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处理好哪些基本关系59

1.处理好课程与教学的关系59

2.认识和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60

3.处理好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关系60

4.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整合关系61

5.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的关系62

6.处理好接受性学习与其他现代学习方式的关系63

7.处理好课堂纪律与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的关系64

8.处理好本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整合关系65

9.处理好课堂上“动”与“静”的关系65

三、新课程对语文教学设计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66

1.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66

2.整合教学活动的结构66

3.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66

4.要考虑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特征66

5.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和谐一致67

6.加强动态设计,体现生成性67

四、怎样认识中学语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70

五、如何看待中学语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程序74

六、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具备什么新的特点79

七、怎样认识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教学方法83

八、新课程实施中教学方法还应当如何创新85

九、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吗88

1.什么是教学的组织形式88

2.课堂教学及特点89

3.怎样理解“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89

十、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如何改革与创新90

1.体现学习主体活动的多样化90

2.变革机械的座位方式92

3.拓展学习空间,开放学习课堂92

4.实施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94

第四章 课堂学习96

一、新课程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96

1.变接受学习为主动参与97

2.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乐于探究、勤于动手97

3.变请教老师为互助合作学习97

二、什么是学习方式,它和学习方法有什么不同98

三、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基本含义是什么99

四、新课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00

五、探究学习的要义是什么103

六、新课程的“探究学习”怎样组织105

七、“合作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106

八、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108

九、新课程如何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110

1.通过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使课堂充满活力110

2.用“问题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锐意创新110

3.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111

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教学方式、教材呈现方式的转变有什么关系112

参考文献1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