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学概论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学概论 第2版
  • 邓明宇,李介至,郑凰君编著 著
  • 出版社: 新文京开发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8623614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学概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Chapter1 心理学的性质3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

心理学的定义3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4

心理学的特质5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与任务5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5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9

第三节 心理学的六种观点11

精神分析观点11

行为观点12

人本观点13

认知观点14

生物观点15

社会文化观点17

第四节 心理学的多元取向19

谘商心理学19

教育心理学20

学习心理学20

人格心理学20

社会心理学21

发展心理学21

工商心理学22

消费者心理学22

医学心理学23

法律心理学24

Chapter2 感觉与知觉33

第一节 感觉的基本历程33

感觉与知觉的差异33

感觉阈与差异阈34

感觉适应35

感觉系统36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历程45

知觉的选择性46

知觉的组织性47

知觉的恒常性50

错觉51

第三节 影响感觉与知觉的因素53

生理的因素53

脉络线索53

预期的影响54

价值观与态度55

Chapter3 记忆与学习62

第一节 记忆概述62

记忆的意义62

记忆类型64

第二节 记忆系统66

感觉记忆67

短期记忆69

长期记忆71

第三节 学习的各种观点79

学习的意义79

古典制约学习79

操作制约学习82

社会学习理论86

复杂学习89

第四节 有效的学习策略92

培养精熟为主的学习目标92

吸收多元的学习资源92

学习时间管理策略92

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93

增进记忆的方法93

Chapter4 行为的发展101

第一节 发展概述101

发展的意义101

发展的内涵101

第二节 生理的发展103

生命的开始103

发展的原则104

第三节 认知的发展10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05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108

第四节 心理及社会发展110

情绪的发展110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111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115

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论116

Chapter5 动机与情绪125

第一节 动机125

动机的定义125

需求阶层理论126

成就动机130

第二节 情绪133

情绪的成分133

基本情绪理论138

情绪的表达139

情绪的行为理论141

第三节 情绪的管理143

理性-情绪理论144

情绪的调适146

Chapter6 人格159

第一节 人格理论159

人格的意义159

精神分析论159

特质论167

人本论171

社会学习论177

第二节 人格的评鉴179

自陈测验179

投射测验180

Chapter7 智力测验与评量188

第一节 智力的本质与测量188

什么是智力188

测量工具的建构189

第二节 智力测验的发展191

智力测验的早期发展191

智力测验的新近趋势195

第三节 智力理论196

早期观点-心理计量取向的智力理论196

近代观点-多元取向的智力理论201

第四节 智力的差异205

男女的智力差异205

年龄的智力差异205

遗传的智力差异206

环境的智力差异207

第五节 智力发展的相关议题208

智能不足208

资赋优异210

创造力212

Chapter8 社会心理学221

第一节 归因221

归因理论221

基本归因谬误222

行动者-观察者归因差异223

自利偏差224

第二节 态度225

态度三元素225

认知失调理论226

自我知觉理论227

说服:态度的改变历程229

第三节 社会知觉229

社会基模230

第一印象231

月晕效果232

刻板印象233

偏见234

第四节 社会互动237

团体对个人的影响237

团体决策242

Chapter9 意识、睡眠和梦248

第一节 意识248

何谓意识248

意识的类别249

第二节 睡眠250

睡眠的功能250

睡眠的类型与周期251

睡眠障碍254

催眠258

第三节梦262

有关梦的理论263

Chapter10 偏差行为与心理治疗283

第一节 偏差行为概述283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诊断与分类284

DSM分类系统简介285

DSM-Ⅳ临床症状的主要分类286

第三节 常见的心理疾病287

儿童期及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288

精神分裂病295

躁郁症299

边缘性人格疾患302

恋物癖与性别认同障碍306

冲动控制疾患311

第四节 心理健康315

何谓心理健康316

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316

心理卫生工作之三级预防319

Chapter11 压力与因应324

第一节 压力概述324

何谓压力324

压力的来源及其影响324

压力评估327

压力的生理与心理反应327

生活再适应量表及学生压力量表330

压力与人格特质334

第二节 压力的因应336

问题焦点的因应337

情绪焦点的因应340

创伤后压力症346

Chapter12 自我探索356

第一节 自我概念的形成356

父母对自我概念的影响357

自我关注对自我概念的重要性358

第二节 人生脚本359

脚本的定义360

脚本的发展过程360

重写脚本364

第三节 家庭与自我的关系364

家庭系统365

代罪羔羊365

界限366

第四节 人生存在的基本问题369

意义的追寻369

死亡与无存370

孤独370

自由和责任371

焦虑372

参考文献3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