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车载无线通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车载无线通信技术
  • 金纯,林金朝,陈前斌,柳兴,徐洪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7409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汽车-无线电通信-通信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车载无线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车载环境下无线存取试用标准——资源管理器1

第1章 概述1

1.1范围1

1.2目的2

第2章 结构和通信流摘要3

2.1概况3

2.2应用软件组件参考4

2.3 WAVE的RMA数据传送和管理服务4

2.4数据结构描述5

2.4.1协议数据单元(PDU)5

2.4.2服务数据单元(SDU)5

2.5操作概要7

第3章OBU资源10

3.1概况10

3.2内存10

3.2.1存储页11

3.2.2内存映射页11

3.2.3转发页11

3.3用户接口(UI)11

3.3.1可视化的显式11

3.3.2蜂鸣器(声音警告)12

3.3.3发音器12

3.3.4字符读出器12

3.3.5键盘12

3.3.6未来的用户接口资源12

3.4内存资源的数据格式12

第4章RM命令和响应14

4.1概述14

4.2命令格式14

4.2.1命令标识符域15

4.2.2未响应标识位16

4.2.3命令处理标识符域16

4.2.4命令参数长度域16

4.2.5命令参数域17

4.3响应格式17

4.3.1命令标识符域17

4.3.2命令处理标识符域18

4.3.3响应状态域18

4.3.4响应长度域19

4.3.5响应数据域19

4.4命令定义20

4.4.1读内存页命令20

4.4.2写内存页命令20

4.4.3插入信息命令21

4.4.4设置用户接口命令22

4.4.5睡眠处理命令24

4.4.6保留内存页命令25

4.4.7释放内存页命令25

4.4.8保留分区命令26

4.4.9释放分区命令26

第5章RM 向RMA提供的服务28

5.1概述28

5.2 RM - RMA接口服务元素28

5.2.1 PDU-RMA APDU28

5.2.2 SDU—RMA ASDU29

5.2.3 PDU和SDU命名规则29

5.3协议服务29

5.4协议管理服务29

5.4.1激活请求服务29

5.4.2激活响应服务30

5.4.3通知指示服务31

5.4.4通知确认服务32

5.4.5终止会话指示服务32

5.4.6终止会话确认服务33

5.4.7撤消服务请求34

5.4.8撤消响应服务34

5.5协议数据转发服务34

5.5.1交换请求服务35

5.5.2交换响应服务35

5.5.3交换确认服务36

第6章RM所使用的服务接口37

6.1概述37

6.2使用标准命令集不能访问OBU的信息37

6.3 RM和RCP的登记37

6.4 WME对RCP的通知37

6.5 RCP回复给PST中的OBU信息38

6.5.1内存配置域38

6.5.2 OBU配置域39

6.5.3最大的应用软件数据块域39

6.6 RM接收RPST40

6.7自动命令序列处理40

6.8进行应用软件会话40

6.9终止应用软件会话41

附录A ASN.1编码42

附录B已登记的页和分区47

附录C协议执行一致性声明(PICS)查验表48

C.1概述48

C.2缩写词和特殊符号48

C.3完成PICS查验表的指令48

C.3.1 PICS查验表的一般结构48

C.3.2附加信息49

C.3.3例外信息49

C.3.4有限制的情形49

C.4 PICS查验表——IEEE Std 1609.150

C.4.1执行确认50

C.4.2协议摘要50

C.4.3顶级结构50

C.4.4标准分区51

附录D定义55

D.1命令55

D.2车载设备(OBE)55

D.3页56

D.4分区56

D.5协议数据单元56

D.6路侧设备(RSE)57

D.7服务数据单元(SDU)57

D.8会话58

D.9处理58

D.10用户59

参考文献60

第2部分 车载环境下无线存取试用标准——应用和管理信息的安全服务61

第7章 概述61

7.1简介61

7.2范围61

7.3目的61

7.4文献组织62

7.5文献规范62

第8章 语言介绍63

8.1概述63

8.2符号协定63

8.3基本字区大小63

8.4数字63

8.5固定长度向量64

8.6可变长度向量64

8.7 opaque和opaqueExtLength类型65

8.8枚举类型65

8.9构造类型66

8.10 case声明66

8.11外部语句67

8.12签名68

8.12.1签名字段的使用68

8.12.2签名字段的编码68

第9章 安全的信息70

9.1概述70

9.2安全信息类型70

9.3 SignedMessage、ToBeSignedMessage和MessageFlags类型70

9.4 SignedWSM和ToBeSignedWSM类型72

9.5 PublicKey、PKAlgorithm和SymmAlgorithm类型72

9.6 ECPublicKey类型73

9.7 CertID8和CertID10类型74

9.8 The ApplicationID和FullySpecifiedAppID类型74

9.9 Time64和Time32类型75

9.10 SignerInfo类型75

9.11 Signature类型76

9.12 ECDSASignature类型76

9.13 EncryptedMessage、EncryptedContentInfo和RecipientInfo类型76

9.14 ECIESNISTp256EncryptedKey和AESCCMCiphertext类型78

9.15 WAVE Certificate、ToBeSigned WAVECertificate和CertSpecificData类型78

9.16 WAVECRL、ToBeSignedCRL、CRLType和IDAndDate类型80

9.17 WAVECertificateRequest和WAVECertificateResponse类型82

9.18 GeographicRegion和RegionType类型83

9.18.1 GeographicRegion类型83

9.18.2 from _issuer Region类型83

9.18.3 CircularRegion类型84

9.18.4 RectangularRegion类型84

9.18.5 PolygonalRegion类型84

9.19 The 2DLocation和3DLocationAndConfidence类型84

9.20认证范围85

9.20.1 CAScope类型85

9.20.2 WSASignerScope类型86

9.20.3 IdentifiedScope类型87

9.20.4 CSRSignerScope类型87

9.20.5 OBUIdentifiedScope类型88

9.20.6 CRL发信者认证88

第10章 其他安全消息格式89

第11章 安全消息处理90

11.1安全服务请求信息90

11.2缓存和存储90

11.2.1简介90

11.2.2根认证存储区90

11.2.3 CA认证缓存90

11.2.4消息签名认证缓存91

11.2.5近期接收信息的缓存91

11.2.6潜在的加密接收者认证存储91

11.2.7撤消认证存储区92

11.2.8传入片段的信息缓存92

11.3签名消息92

11.3.1概述92

11.3.2传输处理92

11.3.3接收处理93

11.4处理加密消息98

11.4.1概述98

11.4.2传输处理98

11.4.3接收处理99

11.5处理签名和加密消息100

第12章 安全消息的具体应用101

12.1 WSA安全101

12.1.1概述101

12.1.2发送安全的WSA101

12.1.3 WSIE的接收处理103

12.2安全WSM105

12.2.1概述105

12.2.2已签名的WSM106

12.2.3已加密的WSM108

12.3安全管理109

12.3.1概述109

12.3.2应用类型鉴定109

12.3.3认证撤消列表109

12.3.4根认证更新110

12.4认证请求111

12.4.1概述111

12.4.2认证请求产生111

12.4.3认证请求接收处理111

12.4.4认证请求响应112

12.5片段消息112

12.5.1 Overview概述112

12.5.2片段消息语法113

12.5.3传输片段信息113

12.5.4接收片段信息114

附录E消息格式115

附录F消息结构123

F.1概要123

F.2 CA认证123

F.3 OBU签名认证124

F.4 RSU署名和加密证书124

F.5已签名消息124

F.6已签名WSM126

F.7已加密消息126

附录G总体叙述128

G.1介绍128

G.2 WAVE系统128

G.2.1系统中的实体128

G.2.2 WAVE无线栈128

G.3通信安全129

G.3.1简介129

G.3.2加密服务130

G.3.3匿名132

附录H增加安全性考虑133

H.1 OBU133

H.1.1密钥材料133

H.2根认证133

H.3公共安全车载133

H.3.1认证和确认133

H.3.2公共安全证书寿命134

H.4 RSU134

H.4.1密钥材料134

H.4.2位置134

H.5其他考虑134

H.5.1随机134

H.5.2加密密钥尺寸134

附录I威胁模式135

I.1攻击者的分类135

I.2基本的安全消息135

I.3收费136

I.4通用的互联网访问136

I.5路边电子商务137

附录J带宽考虑和优化机会138

J.1概述138

J.2地理范围标识符138

J.3应用软件标识符138

J.4使用certificate_ Digest签名者信息类型138

参考文献140

第3部分 车载环境下无线存取试用标准——网络服务142

第13章 概述142

13.1范围142

13.2目标142

13.3文档组织142

13.4文档协定143

13.5系统总述143

13.6适用性143

第14章 概述144

14.1 WAVE系统144

14.1.1 WAVE网络服务145

14.1.2数据服务145

14.1.3管理服务145

14.1.4下层145

14.1.5上层146

14.1.6 WAVE服务安全性146

14.1.7外部实体146

14.2 WAVE系统属性146

14.2.1信道类型146

14.2.2通信协议146

14.2.3通信服务类型146

14.2.4 WBSS设备的角色147

14.2.5优先权147

14.2.6设备类型147

14.2.7信道协调147

14.3 WAVE系统操作147

14.3.1没有WBSS的操作148

14.3.2有WBSS的操作148

14.3.3 WAVE中的地址和标识符151

14.3.4请求登记152

14.4路边单元上分布式系统的入口152

14.5 IPv6相邻缓存155

14.6安全考虑155

第15章 数据平面服务156

15.1逻辑链路控制(LLC)156

15.2 IPv6156

15.3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56

15.4包含传输控制协议(TCP)的选择性协议156

15.5 WAVE短消息(WSM)协议156

第16章 管理平面服务158

16.1请求登记158

16.1.1增加登记实体158

16.1.2删除登记实体159

16.2 WBSS管理159

16.2.1建立链接159

16.2.2动态WBSS164

16.2.3 WBSS确认167

16.2.4 WBSS完成167

16.2.5保持WBSS请求状态168

16.3信道监听的方式170

16.4 IPv6结构170

16.5接收信道功率指示(RCPI )测试170

16.6维护MIB171

第17章 服务原语172

17.1 WSMP SAP173

17.1.1 WSM-WaveShortMessage.request173

17.1.2 WSM-Wave短消息显示174

17.2 WME SAP175

17.2.1 WME-Application请求175

17.2.2 WME-Application确认176

17.2.3 WME-Application指示176

17.2.4 WME-Application.response177

17.2.5 WME-Notification.indication177

17.2.6 WME-ApplicationRegistration.request178

17.2.7 WME-ApplicationRegistration.confirm180

17.2.8 WME-Get.request180

17.2.9 WME-Get.confirm181

17.2.10 WME-Set.-request181

17.2.11 WME-Set.confirm182

17.2.12 WME-RCPIREQUEST.request182

17.2.13 WME-RCPIREQUEST.indication183

17.3 LSAP183

17.4 MLME SAP183

17.5 SAP参数定义和帧结构184

17.5.1 SAP参数定义184

第18章Over-the-air帧格式189

18.1 WAVE服务广播(WSA)格式190

18.1.1WAVE版本190

18.1.2服务器服务表190

18.1.3 WRA长度192

18.1.4 WAVE路由广播(可选)193

18.2 WSM格式194

18.2.1 WSM版本194

18.2.2安全类型194

18.2.3信道数194

18.2.4数据速率194

18.2.5 TxPwr_ Level194

18.2.6服务器服务标识符194

18.2.7 WSM长度194

18.2.8 WSM数据195

18.3 WSM编码195

附录K WME MIB的ASN.1编码196

附录L 1609.3协议执行一致性声明(PICS)查验表209

L.1执行确认209

L.2协议摘要209

L.3标准部分209

参考文献214

第4部分 车载环境下无线存取试用标准——多信道操作215

第19章 概述215

19.1范围215

19.2目的215

第20章 标准参考216

第21章 总体描述217

21.1参考模型217

21.2服务概述217

21.2.1信道路由218

21.2.2用户优先级218

21.2.3信道协调218

21.2.4 MSDU数据转换218

第22章 帧格式220

22.1 EtherType的使用220

22.2可靠的WSA和WSIE220

第23章 功能描述222

23.1概述222

23.2信道路由分配223

23.2.1 WSMP数据路由分配223

23.2.2 IP数据报的路由223

23.3用户优先级224

23.3.1控制信道优先级225

23.3.2服务信道优先级225

23.4信道协调225

23.5传输操作226

23.6接收操作227

第24章 层管理228

24.1管理模型概述228

24.2普通初步管理原语229

24.3 MLME服务原语229

24.3.1 WAVE服务广播229

24.3.2 WAVE连接232

24.3.3发送配制文件登记233

24.3.4发送配制文件删除235

24.3.5 WSA更新236

24.3.6取消每个信道的传输237

24.3.7获得UTC时间238

24.3.8服务信道休眠状态239

24.3.9结束WAVE239

第25章 信道协调管理241

25.1同步241

25.1.1公共时基定义241

25.1.2公共时基估计241

25.1.3定时信息242

25.1.4同步偏差243

25.2 MAC管理扩展243

25.2.1 WSA和WAVE通知243

25.2.2 WSAUPDATE和WAVEANNOUNCEMENT246

25.2.3 WAVEJOIN和WAJOIN246

25.3持续性服务管理流247

25.4非持续性服务管理流248

25.5 WSA更新249

25.6多重服务器通信250

25.7服务信道休眠状态251

附录M信道间隔运行时的竞争窗口252

附录N避免预保护间隔的传输253

附录O IEEE 1609.4 MIB(管理信息库)的ASN.1ASN编码254

附录P精确的计时源和计时质量评估263

附录Q 1609.4协议执行一致性声明(PICS)查验表265

Q.1 PICS查验表——IEEE Std 1609.4265

Q.1.1执行确认265

Q.1.2协议摘要265

Q.1.3标准部分265

参考文献267

第5部分 车载环境下无线存取试用标准——车载无线接入协议的架构268

第26章 系统概述268

26.1 WAVE的概念268

26.2系统的组成和连接268

26.3协议体系结构269

26.4接口270

26.4.1内部接口270

26.4.2外部接口270

26.5信道类型271

26.6通信服务271

26.7设备角色271

26.8优先类型271

26.9信道协调272

26.10服务启动272

第27章 相关标准274

27.1智能交通系统概述274

27.2 WAVE标准274

第28章WAVE系统的运转276

28.1无服务的通信276

28.2有服务的通信276

28.2.1 WAVE广播277

28.2.2发起服务278

28.2.3 SCH通信278

28.2.4服务终止278

28.2.5应用软件加入和退出广播278

28.3时间同步和信道调节279

28.4 WAVE中的地址和标识符279

28.4.1 MAC地址279

28.4.2 IPv6地址279

28.4.3协议/端口280

28.4.4使用PSID和PSC的应用软件认证280

28.5路边单元上分布式系统(DS)的入口280

28.6 IPv6相邻缓存283

28.7安全考虑283

附录R系统结构举例284

附录S定义和缩略语285

S.1定义285

S.2缩略语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