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京津冀产业发展研究 重化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趋势与升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京津冀产业发展研究 重化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趋势与升级](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3861132.jpg)
- 祝尔娟,王天伟,陈安国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0832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经济合作-研究-华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京津冀产业发展研究 重化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趋势与升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都市圈产业发展升级的基本理论3
第一节 产业发展升级的相关文献综述3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升级理论5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5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理论8
第三节 都市圈产业演变与升级理论17
一、都市圈产业结构的经济学意义17
二、基于产业的都市圈理论18
三、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产业机理20
第四节 都市圈产业发展升级的路径探讨22
一、通过产业转移与区域整合,促进区域产业升级22
二、通过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23
三、通过产业链接,实现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条升级24
四、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25
五、通过产业融合形成新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27
第二章 都市圈产业发展升级的国际借鉴33
第一节 世界三大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变案例分析33
一、纽约都市圈33
二、东京都市圈34
三、巴黎都市圈36
第二节 世界三大都市产业结构演变及特征分析37
一、纽约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特征37
二、东京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特征42
三、伦敦产业结构演变及其特征47
四、世界三大都市的经验及启示51
第三节 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探讨及启示57
一、都市圈始于工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城市郊区化57
二、都市圈产业结构变迁以中心城市率先升级开始57
三、都市圈产业空间演化经历了由聚集向分散向均衡的历程58
四、都市型工业在大都市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9
五、构筑产业链是促进区域分工、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59
六、重视发挥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推动和引导作用60
第三章京津冀产业发展升级的宏观背景63
第一节 国际背景63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63
二、世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67
三、新型业态演化的新特点72
第二节 国内背景74
一、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74
二、资源禀赋的变化使得生产要素价格重估76
三、资本要素的投入无法长期持续77
四、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的双重约束78
五、城市化进程和传统重工业化远未结束79
六、以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80
第四章 京津冀产业发展升级的现实依据85
第一节 推进京津冀产业发展升级的必要性分析85
一、世界视角——参与国际竞争、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需要85
二、国家视角——东部地区率先实现转型升级的需要85
三、区域视角——把京津冀打造成更具国际竞争力城市群的需要86
第二节 推进京津冀产业发展升级的可能性分析87
一、北京率先迈向后工业化阶段给区域产业升级带来契机88
二、京津冀产业的梯度落差及趋异趋势为产业对接提供了前提90
三、京津冀三地资源和产业的互补性为产业互促融合提供了可能95
四、京津冀三地都具有区域产业合作的内在需求和动力96
第三节 京津冀产业发展的趋势特征与空间演化分析97
一、京津冀三地已基本形成产业分工的大致轮廓97
二、在区域竞合中产业正在向优势区域集聚99
三、重化工业向滨海集聚并逐步形成滨海临港重化工产业带101
四、高新技术产业向京津集聚并形成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102
五、现代制造业向“京保石”集聚并正在形成现代制造产业带104
六、原材料和能源工业集中度在增强并形成空间分布指向106
七、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正迅速提升107
八、引领、支撑区域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的作用日显109
第五章京津冀重化工产业发展实证分析115
第一节 京津冀重化工业发展的宏观背景115
一、内需成为中国重工业化再度加速的主因115
二、重工业化是中国难以跨越的发展阶段116
第二节 京津冀重化工业的发展现状117
一、京津冀地区重化工业的主要行业118
二、京津冀主要重化工业规模及比重分析119
三、京津冀重化工业总体发展态势分析124
四、京津冀三地重化工业结构比较分析127
第三节 京津冀重化工业的发展趋势130
一、从专业化程度看——京津冀三地的行业优势与地区特色日趋明显130
二、从产业集聚度看——产业集中已成趋势且河北优势明显133
三、从产业空间转移看——重化工业正向优势产业区域集聚136
第六章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证分析141
第一节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探讨141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范围141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点143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风险144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146
第二节 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况147
一、世界各国的发展重点与主要措施147
二、中国的发展重点锁定在七大产业151
三、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分布154
四、从行业竞争看七大产业的发展潜力156
五、从技术周期、市场普及到产业选择165
六、七大产业吸引力排名与技术周期分析180
第三节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182
一、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与特色182
二、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188
第七章京津冀重化工产业发展升级的路径探讨193
第一节 重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193
一、注重关键性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应用193
二、注重发挥临港优势和实现产业集聚200
三、注重重化工产业链接、延伸与整合208
四、注重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园区建设212
第二节 重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选择221
一、财政扶持221
二、金融支持222
三、税收优惠223
四、规划引导224
第八章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探讨227
第一节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路径227
一、科学选择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227
二、以创新引领驱动新兴产业发展228
三、培育和打造新兴产业的聚集区229
四、以重点项目带动关联产业发展230
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与技术选择231
一、选择标准231
二、技术选择232
三、产业选择234
第三节 京津冀三地“十二五”发展目标与重点238
一、北京的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形成238
二、天津的目标: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基本形成239
三、河北的目标: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打造为后续支柱产业245
第四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对接与合作248
一、新能源249
二、新材料249
三、电子信息249
四、软件产业250
五、生物医药250
六、生物育种251
七、节能环保251
八、电动汽车252
九、现代制造252
十、新兴服务业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