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的共同选择:绿色低碳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类的共同选择:绿色低碳发展
  • 孟赤兵,芶在坪,徐怡珊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5825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节能-概况-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类的共同选择:绿色低碳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低碳经济的由来1

一、什么是低碳经济1

二、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3

第二章 低碳经济是人类共同的选择8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形势和主张14

一、发展是中国第一要务14

二、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15

三、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的国际担当和自身的客观需求16

四、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的郑重宣言与重大行动19

五、中国政府坚持倡导和推进低碳发展23

六、重视和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35

第四章 中国低碳发展的多元目标37

一、推动中国从高碳经济社会向低碳转型37

二、中国低碳发展是多领域、全方位的发展40

第五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1

一、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42

二、探索实践“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全民广泛参与”的体制机制44

三、全面推行“3R”原则,探索出具有中国特点的“3+1”循环经济模式47

四、重视科技创新,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47

五、知识普及,理论导引48

第六章 上海低碳世博发挥强烈示范效应50

一、制定并发布低碳世博总体工作方案50

二、世博建筑群——全球低碳技术范本51

三、实现生态和谐和资源综合利用51

四、展示和应用新能源52

五、低碳交通运营与管理53

六、世博绿色低碳宣传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53

第七章 低碳城市建设提速55

一、强化领导,建立长效体制机制55

二、突出编制和实施低碳城市规划57

三、加快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60

四、实现城市用能从碳基能源向氢基能源的转化62

五、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62

六、建立可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64

第八章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和清洁能源65

一、制定和完善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法规和经济政策66

二、低碳、清洁能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67

第九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76

一、新能源汽车国际发展态势76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己经进入快车道78

三、2010年新能源汽车热遍中国84

四、2011年新能源汽车利好不断86

五、我国己基本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技术87

六、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90

七、关于加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建议91

第十章 推动社会经济转型93

一、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93

二、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94

三、优化服务业结构96

四、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96

五、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大转型97

第十一章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99

一、规划和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99

二、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100

三、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100

第十二章 中国节能减排取得举世瞩目重大成就101

一、坚持节约优先101

二、强化领导和机制强力推动节能减排102

三、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104

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行业增长105

五、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106

六、加快推动节能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108

七、大力倡导与推进节能低碳消费109

八、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110

第十三章 交通运输驶上低碳路113

一、高速铁路快速发展114

二、构建集约化交通结构116

三、多举措减碳119

四、倡导低碳交通生活方式120

五、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启动121

第十四章 绿色低碳建筑122

一、住房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成效122

二、积极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125

三、开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127

四、加快低碳绿色建筑建设128

五、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加速130

六、钢结构框架住宅体系悄然兴起131

七、典型案例131

第十五章 大力发展碳汇林业135

一、中国林业进入快速发展期135

二、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推动林业蓬勃发展136

三、中国林业取得重大发展,成为人工林吸碳最多的国家141

第十六章 中国人口管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143

一、人口问题与应对气候变化紧密相关143

二、中国人口管理的成就与贡献143

第十七章 积极探索与实践碳交易145

一、碳交易与碳交易的国际态势145

二、中国试水碳交易147

三、中国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多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国家150

第十八章 低碳技术152

一、低碳技术发展或是一次划时代的技术革命152

二、国际低碳技术发展态势153

三、中国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研发154

四、积极研发碳捕获技术159

第十九章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165

一、建设法律法规保障体系165

二、颁布国家纲领性规划、文件,引领低碳发展166

三、制定和不断完善政策措施166

四、进一步完善体制和长效机制建设167

第二十章 营造绿色低碳全民参与社会氛围169

一、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169

二、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的科普宣传170

三、举办低碳发展论坛与展览171

四、低碳发展论著和出版物纷纷问世174

五、共享绿色低碳生活176

第二十一章 关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战略问题探讨182

一、必须毫不动摇地树立低碳发展理念182

二、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等经济方式的关系185

三、要制订“一揽子”发展纲领、规划和政策措施189

四、构建各级联动机制,形成合力191

五、突出重点带动一般192

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突破和掌控一批低碳核心技术193

七、充分重视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197

八、建立综合多元的低碳发展评价体系197

第二十二章 欧盟低碳经济198

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201

二、风能列开发之首203

三、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王国205

四、加快推进碳捕捉206

五、建立全球碳交易市场206

六、森林碳汇207

第二十三章 英国低碳经济209

一、发展低碳经济列入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战略209

二、不断完善与创新政策法规213

三、“碳地图”、“碳预算”和碳交易217

四、促进技术创新219

五、全力发展新能源220

六、倡导全民低碳生活224

第二十四章 德国低碳经济228

一、宏大的减排规划与不断完善的政策法规228

二、太阳能高速发展232

三、称雄全球的风力发电233

四、热能渐成新宠235

五、逾加风行的新能源汽车235

六、碳捕捉、碳封存与碳基金236

第二十五章 法国低碳经济239

一、核电一马当先239

二、鼓励“无碳化”绿色能源发展242

三、太阳能发电步伐加快244

四、风力发电受青睐244

五、新能源汽车245

六、生物燃料渐成重点246

七、多管齐下节能与低碳生活247

八、碳交易、碳捕捉和碳税249

第二十六章 丹麦低碳经济251

一、技术领先的风力发电252

二、太阳能技术研发应用254

三、领头生物质能源255

四、低碳产业256

第二十七章 奥地利低碳经济257

一、强化政府引导257

二、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持续提高258

三、增加太阳能技术研发投资259

四、节能建筑成重点研发领域260

五、低碳样板—居兴小镇261

第二十八章 西班牙低碳经济263

一、世界风能大国264

二、太阳能与日俱增265

第二十九章 冰岛低碳经济267

一、丰富的水能267

二、潜力巨大的地热能267

三、优先发展氢能268

第三十章 美国低碳经济270

一、政策法规推动270

二、奥巴马的“能源新政”271

三、强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273

四、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274

第三十一章 巴西低碳经济279

一、走在世界前列的地上植物“石油”279

二、风电成为下一个发展目标281

三、抢救亚马逊“碳汇”森林281

四、碳信用额机制点石成金283

第三十二章 日本低碳经济284

一、不断更新的发展战略284

二、实现低碳社会四大措施286

三、不断强化政策法规引导和保障作用287

四、积极推动向低碳城市与低碳社会转型288

五、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289

六、持续推进“阳光计划”290

七、新能源成汽车产业新引擎291

八、风电日渐受宠293

九、生物能源另辟蹊径294

十、“核能立国计划”296

十一、重新受重视的地热297

十二、碳捕捉、封存与转化298

十三、碳基金与碳交易299

第三十三章 韩国低碳经济302

一、“低碳绿色经济增长”战略和“绿色新政”302

二、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303

三、核能成为“绿色增长”新动力305

四、太阳能发电异军突起307

五、强化节能和低碳意识与行动310

第三十四章 以色列低碳经济311

一、主要做法311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走在前列312

三、太阳能技术世界领先313

第三十五章 印度低碳经济315

一、阳光工程谋求世界领先316

二、风力发电319

三、颇具特色的生物质能源320

第三十六章 澳大利亚低碳经济322

一、“未来之水”项目324

二、清洁能源技术325

附录一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大事记326

附录二 名词解释3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