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林华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0692740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音乐美学-审美活动-应用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修订版前言1
自序2
绪编 背景知识3
第一章 审美心理的研究3
第一节 探索美的奥秘3
一、美是什么3
1.人类和美3
2.美的研究3
二、审美心理学的建立4
三、发展和流派5
1.量化分析美感结构5
2.解释审美愉悦本质8
3.阐述审美心理发生12
4.归纳审美操作技巧14
5.研究生理与审美的关系15
6.研究艺术美感传播17
第二节 当前审美心理学研究倾向19
一、深层艺术内容心理研究19
二、表层艺术形式心理研究20
第二章 从音乐心理学到音乐审美心理学23
第一节 音乐心理学23
一、史前时代23
二、音响心理学的演变24
1.发展沿革24
2.向音乐心理学转移25
3.紧随心理学发展脉络26
三、音乐心理学27
1.研究领域27
2.研究方法29
第二节 音乐审美心理学29
一、音乐心理学的困惑29
二、音乐审美心理学的形成30
三、音乐审美心理学研究前景31
1.音乐审美心理学与音乐美学31
2.音乐审美心理学与音乐社会美学33
3.音乐审美心理学与音乐史34
4.音乐审美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35
四、音乐审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36
1.音乐家的心理能力36
2.音乐作品的生命力38
3.音乐审美经验和效应38
4.音乐审美心理发展史38
五、音乐审美心理学对音乐学习者的意义39
第一编 心理世界43
第三章 心理现象43
第一节 心理过程43
第二节 感情45
一、现实感情45
1.类别46
2.维度50
3.人类的感情发展51
二、音乐与感情52
1.音乐感情和现实感情的异同52
2.音乐作品中的感情53
第三节 意向55
一、注意55
1.类型55
2.维度56
二、音乐活动中的注意57
第四节 认知和意识57
一、不同水平的认知57
1.感觉阶段58
2.知觉阶段58
3.思维阶段58
二、意识的三个层次58
1.人类意识的三阶段59
2.无意识59
3.非自觉意识62
4.自觉意识67
三、复杂的认知活动69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72
第一节 感觉72
一、词义72
二、种类73
1.内部感觉73
2.外部感觉73
三、感觉能力特征74
四、感觉的异常76
1.联觉76
2.错觉79
3.统觉81
4.幻觉82
第二节 一般知觉82
一、知觉概述82
二、类别83
三、一般知觉的特征88
1.整体性88
2.恒常性88
3.主动性89
第五章 艺术感知觉93
第一节 对艺术感知觉的研究93
一、艺术感觉的研究93
1.声色感94
2.声色感对音乐家的意义95
3.声色感与风格96
二、艺术知觉的研究98
三、艺术感觉和知觉关系103
第二节 艺术知觉一般特征104
第三节 符号体系110
一、代号、信号与符号110
二、符号解读能力111
1.符号能力的生物基础111
2.人类符号体系的产生112
第二编 音乐认知能力117
第六章 音乐听觉感知117
第一节 音乐听感觉特征117
一、两种听感觉117
1.一般听感觉特征117
2.音乐对听觉的要求118
3.音乐听知觉能力的来源119
二、音乐听知觉的投射120
1.同类项归并121
2.景物分离125
3.寻找中心音126
4.明确节拍脉动126
5.跟踪不同的线条运动127
三、认知期待128
1.明确指向预测129
2.无明确指向预测132
3.悬念132
4.实现期待的愉悦132
第二节 音乐感133
一、音乐感研究沿革133
1.音乐行为测试133
2.西肖尔体系134
3.音乐成就测试136
4.不同审美角色的音乐感136
5.音乐测试的局限性136
二、音感与乐感137
第七章 音乐听知觉初级结构147
第一节 旋律听知觉147
一、旋律概述147
1.旋律的产生147
2.旋律发展沿革149
二、旋律感构成150
1.线形感150
2.音程感156
3.调性感159
第二节 节奏感164
一、节奏和节奏感164
1.基本概念164
2.节奏模式167
3.节奏感167
二、节奏感的特征168
1.速度感168
2.运动感169
3.节拍感169
4.情绪感170
三、节奏感的培养171
第三节 和声听觉172
一、复合音响感受能力的辨义172
二、和声感的内容173
1.和声效果的感受力173
2.多声音乐的声部感178
3.和声结构分析力179
4.和声听觉的发展179
5.不同文化背景的和声感180
第八章 音乐听知觉高级结构185
第一节 音乐听知觉的智慧185
第二节 对形式的感知能力186
第九章 审美活动中的音乐信息212
第一节 审美活动中的意象表象212
一、感性表象212
1.形成213
2.种类213
二、记忆表象214
1.记忆表象的产生214
2.记忆方法215
3.记忆方式和保存时间218
4.音乐记忆218
三、想象表象220
1.想象的生理机制220
2.想象的种类220
3.音乐想象221
4.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226
第二节 听觉表象的视觉载体227
一、乐谱体系227
1.音符表象——音响的物化形式227
2.音符表象的逻辑思维227
3.其他音乐表象乐谱体系229
二、音乐中的点线面体229
1.点230
2.线233
3.面236
4.体236
第三编 音乐审美心理活动245
第十章 音乐听知觉的内部矛盾245
第一节 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内部矛盾245
一、两类冗余信息码245
1.完形外冗余信息码245
2.音响基本属性外冗余信息码247
二、冗余码的产生和作用248
1.秩序缝隙泄漏的热情248
2.个性和风格特征的标记250
第二节 音乐听知觉的双重结构与艺术发展252
第三节 双重信息的意义261
一、创作261
二、表演264
三、理论264
第十一章 音乐欣赏及其效应269
第一节 音乐审美活动中的角色269
第二节 音乐欣赏271
第三节 音乐欣赏审美机制280
第四节 音乐审美经验与效应285
一、个体审美效应285
1.审美需要的强化285
2.审美能力的提高285
3.审美价值意识的形成286
二、社会审美效应286
1.艺术审美心理与社会文化心理的相互作用286
2.时代艺术风格流派的形成与发展287
第四编 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291
第十二章 音乐家的才能291
第一节 音乐才能和音乐感291
第二节 音乐才能的发展293
第三节 音乐家心理素质和能力300
一、情感符号化301
1.对力的普遍性的敏感301
2.对力的多样式的敏感301
3.对音响符号的敏感302
4.把握内觉体验303
二、知觉的兴奋状态303
第四节 音乐家的技巧304
一、作曲家的技巧304
1.写作过程中的技巧运用304
2.技巧的作用306
3.技巧与风格306
二、音乐家的创造力307
第五编 音乐审美意识313
第十三章 音乐美感结构与基础313
第一节 音乐美感的综合结构313
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基础316
第三节 审美个性形成的心理基础318
一、人格构成318
1.人的现实性格318
2.人的真实秉性319
3.人的理想性格321
二、人格的自我创造321
1.机体潜能说321
2.自我实现说322
3.高峰体验323
三、心理结构类型324
1.心态324
2.心理机能325
第十四章 美感的民族心理因素331
第一节 民族审美性格的形成331
第二节 中华民族审美性格333
一、形成原因333
1.地理环境333
2.生理条件333
3.历史渊源334
二、思维特征335
1.思维规律335
2.心理特征336
三、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337
1.一般特性337
2.音乐形式美特征338
3.中华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特征对发展的影响343
第三节 西方民族审美心理343
一、形成原因343
1.地理环境343
2.生理条件344
3.历史背景344
二、心理特征345
1.认知345
2.意向345
3.情感345
三、西方各主要民族审美心理特征346
1.意大利346
2.德意志、荷兰347
3.法兰西348
4.英吉利348
5.俄罗斯349
6.东欧349
7.西班牙350
8.北欧350
9.美国350
四、民族审美性格的发展351
1.历史351
2.观念351
第十五章 社会文化心理制约下的音乐审美个性353
第一节 文化与音乐353
一、文化和文明353
1.辞源353
2.文化的特质353
3.文明的定义354
4.文化的构成要素354
5.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55
二、文化和音乐355
1.信号的音乐355
2.信息的音乐356
3.庆典的音乐356
4.娱乐的音乐356
5.审美的音乐356
三、社会文化对审美个性的影响357
第二节 时代氛围影响下的音乐美感360
一、时代氛围对音乐审美个性的影响360
二、伟大时代和艺术杰作的关系361
第三节 艺术家的生活体验362
一、体验的特征362
二、体验的类型363
1.缺失性体验364
2.丰富性体验364
3.崇高体验365
4.愧疚体验365
5.孤独体验365
6.神秘体验366
7.皈依体验367
第十六章 现代反美学的形成368
第一节 审美范畴368
一、肯定性审美范畴368
1.优美369
2.典雅369
3.俚俗369
4.喜370
5.崇高370
6.壮美371
二、否定性审美范畴371
1.丑陋371
2.卑下371
3.怪诞372
4.悲372
第二节 审美意识的现代转型373
第三节 大众文化375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375
二、大众文化的特征376
1.偶像性代替形象性377
2.复制性代替独创性377
3.平庸性代替超越性377
4.平面性代替深度性378
三、大众文化的腐蚀性378
第四节 现代音乐审丑发展史379
一、过渡阶段379
1.新古典主义379
2.表现主义380
二、序列时代380
三、后现代主义381
1.荒诞艺术特征381
2.后现代主义音乐特征382
四、结论383
附录一 音响心理学的研究385
附录二 参考文献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