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进党执政后的台湾政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进党执政后的台湾政局](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3883860.jpg)
- 朱显龙著 著
- 出版社: 澳门理工学院
- ISBN:978999375835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进党执政后的台湾政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进党上台执政的原因1
第一节 2000年大选:陈水扁当选“总统”的原因及影响1
一、三强鼎立的竞争态势1
二、陈水扁胜选的原因3
三、民进党执政产生的震憾作用5
第二节 2004年大选:台湾选民会把选票投给谁7
一、连宋配民调略占优势8
二、陈水扁四年执政有硬伤9
三、泛绿文宣气势盛过泛蓝10
四、台湾选民感性与理性的较量10
第三节 台湾选民投票取向分析12
一、连宋合不等于国亲选票之和12
二、选民对政党认同发生变化13
三、省籍统独因素更能影响选民取向13
四、族群与地域差异继续存在且持续扩大14
五、经济与社会因素影响选民投票意向15
六、中间选民投票取向是关键因素之一15
第三节 陈水扁展现诡辩与欺骗专才17
一、诡辩政绩,支票纷飞17
二、避重就轻,规避责任18
三、性格善变,断章取义19
四、政治挂帅,虚假欺骗19
五、咄咄逼人,人身攻击20
第四节 陈水扁连任机率甚高21
一、民进党政权面临重重困难22
二、民众不满民进党未转化为支持国民党24
三、陈水扁掌握不少优势25
第五节 陈水扁关键时刻可能玩绝招27
一、公投牌未能有效拉抬选情27
二、为达目的陈水扁可不择手段28
三、陈水扁可能宣布独立或选举无效29
第二章 危机不断的民进党政权31
第一节 民进党执政伊始就面临倒台危机31
一、微弱多数执政“唐飞”临危受命31
二、为政百日多事“阁揆”腹背受敌32
三、核四引爆政弹“唐内阁”命最短34
四、民心本薄又失未来政局难稳35
五、经济雪上加霜台海波云诡谲36
第二节 民进党政权摇摇欲坠38
一、施政成绩满盘皆墨38
二、快速腐化令人发指39
三、政党轮替呼声再起40
第三节 民进党政权困难重重但不至下野41
一、政局一片混乱但民进党不会垮台41
二、经济大幅下滑最令扁政府难堪43
三、民进党大陆政策不变中有变44
四、民进党指望2001年立委选举后有转机45
第四节 陈水扁的日子不好过46
一、陈水扁忧心验票翻盘47
二、民进党发生路线分歧48
三、股市汇市双双重挫49
四、对外面临断交危机49
第五节 陈水扁政权山雨欲来50
一、泰劳事件揭发惊天弊案51
二、民进党发生窝里斗51
三、困兽阿扁面临下台危机52
第六节 民进党卖祖产维系统治权53
一、经济下滑导致赤字开支53
二、民进党卖祖产填补赤字黑洞54
第七节 陈水扁陷入内外交困55
一、陈水扁深受弊案困扰55
二、台湾再现外交危机56
第三章 动荡不安的台湾政局57
第一节 陈水扁当选影响台湾政局稳定57
一、陈水扁是具有两面性的政治人物57
二、台湾政局将出现小幅摆荡57
三、两岸关系诡异多变58
第二节 陈水扁借联合政府搅权59
一、“全民政府”乃“一人政府”59
二、透过亲信放试探气球60
三、重施故技谋做“太上皇”61
四、违背常理专权美梦终难圆61
第三节 2001年“立委”选举观察63
一、“立委”选举公认三党过门槛不过半63
二、台湾学界对选举结果看法分歧64
三、国、民、亲三党排序可能性大65
四、县市长选举民小输、亲小赢、国自保66
五、“组阁”主导权纷争再乱台湾政局67
第四节 评2001年“立委”与县市长选举68
一、民进党喜中见忧68
二、国民党与新党一个比一个惨69
三、亲民党与台联均站稳脚跟70
四、台湾政局难获稳定71
五、两岸关系前景仍然不明朗72
第五节 台北、高雄市长选举前瞻72
一、马英九、李应元捉对厮杀台北73
二、高雄难免陷入一场多头混战74
三、台北民调一边倒,高雄扑朔迷离76
四、马英九、谢长廷均能卫冕成功77
第六节 从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看台湾政局走向79
一、国民党与民进党继续分理台北高雄79
二、马英九后势值得观察80
三、泛蓝军整合燃起希望81
四、民进党政权鸣警讯82
五、第二次政党轮替尚难断定83
第七节 非典影响台湾政局的稳定84
一、台湾社会陷入非典恐慌84
二、台湾经济因非典雪上加霜86
三、陈水扁政权支持度跌谷底87
第八节 陈水扁连任后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难稳定89
一、陈水扁政策趋于专横、独裁89
二、台湾社会不信任与对立持续升级90
三、陈水扁大陆政策更趋强硬、大胆91
四、两岸关系步入高危险期92
第九节 台湾政局走向评估94
一、选举结果翻盘可能性甚微94
二、民进党决策独裁但接班之争即起95
三、国民党有分裂但不会崩盘96
四、泛蓝有合作但不会合并97
第四章 陈水扁极力打造本土政权99
第一节 民进党推动公民投票运动99
一、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的历程99
二、民进党主张公民投票的发展历程101
三、陈水扁对公民投票的立场102
四、民进党变相推动台湾前途公投104
第二节 陈水扁执意公投害人害己107
一、公投意在搞台独和竞选舞弊107
二、台湾民众强烈反对无聊公投108
三、陈水扁自作聪明将反被聪明误109
四、陈水扁搞公投将惨害民进党110
第三节 陈水扁加速台湾政权本土化111
一、国民党被视为外来政权111
二、陈水扁主政初期未能收编军方113
三、陈水扁以体制改革落实军权本土化113
四、陈水扁政权本土化色彩更浓115
第四节 陈水扁打造台独政权116
一、陈水扁腰杆变粗胆子变大116
二、台独政客掌管要害部门117
三、陈水扁要实现政权全面轮替118
第五章 政党轮替后的政党政治120
第一节 民进党发展历程与执政前景120
一、执政前的民进党120
二、民进党执政后的状况122
三、民进党面临不少挑战131
四、民进党未来发展趋势133
第二节 透视民进党派系137
一、民进党在野时的派系格局138
二、民进党执政后的派系变化139
第三节 民进党过了山顶走下坡141
一、集结各路菁英建党141
二、十四年独抗专制政党142
三、侥幸走上执政舞台143
四、变局中成为最大政党143
五、顶峰已过渐走下坡144
第四节 李登辉害倒国民党145
一、宪政秩序大乱145
二、族群矛盾激化148
三、社会治安恶化150
四、贪渎舞弊层出不穷153
五、黑金政治盛行155
六、道德文化沦丧156
七、李登辉玩弄权术158
八、国民党成为李登辉权谋牺牲品159
九、李登辉葬送国民党160
十、李登辉遗臭万年161
第五节 国民党能否走出李登辉阴影162
一、国民党斩根但难消余毒162
二、国民党将保持最大党地位164
三、国民党难复“总统”宝座165
第六节 宋楚瑜会归队国民党吗?166
一、国民党唤流失党员归队166
二、宋楚瑜与亲民党兴趣缺缺167
三、国民党既有真心也有小算盘168
四、国、亲两党合并的可能性较小169
第七节 国亲合作观察及前景分析170
一、国亲合作发展历程170
二、国、亲合作制衡民进党172
三、国、亲合作发展趋势175
第八节 下一步怎么走,泛蓝有分歧178
一、国亲存在路线之争178
二、国民党内响起交接班呼声179
三、马英九、王金平能否达成共识?180
四、三党不会合并但有合作182
第九节 蓝军何去何从183
一、选举官司彰显选举不公,凝聚蓝军183
二、国亲新三党合作更加密切但难合并184
三、蓝军在未来重要选举中有获胜机会185
第六章 民进党改造后的台湾军队187
第一节 陈水扁阅兵用意何在187
一、显示掌控军权187
二、宣示治军理念187
三、向大陆间接示威188
第二节 陈水扁在军中的人事布局189
一、从反军中特权到重用军人189
二、笼络军队的种种做法195
三、台湾会发生兵变吗?200
第三节 陈水扁加速打造“扁家军”205
一、选前给一批将领加星206
二、偏重使用本省籍将领207
三、培植亲信掌控军权208
第四节 枪击案引发台军人事大换班209
一、薛石民接替蔡朝明掌管情治系统210
二、汤曜明知趣辞任“国防部长”210
三、“扁家军班长”李天羽任参谋总长212
第五节 民进党骂军方搞政变213
一、军方高层闭门争吵213
二、执政党与军队暗中争斗214
三、美国派人前来调停216
四、陈水扁对军方明抚暗压216
第六节 陈水扁大换军方头领217
一、6位上将18位中将调职218
二、李杰与李天羽共治台军219
第七节 台军调整指挥体制219
一、军政、军令长期不统一220
二、指挥体制改革延滞多年220
三、一元化的新军事体制形成221
四、新体制推行有较长的过渡期222
第八节 台军还是那支“国军”吗?223
一、台军源自于国民党败兵223
二、军队面临严重信任危机224
三、将官人数比例世界第一225
四、台籍与留美军官受宠226
五、军营管理问题重重227
结语:马英九有可能替国民党赢回政权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