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研究
  • 张春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147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8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民族地区2

一、“民族地区”的一般含义2

二、从政治角度看“民族地区”的内涵4

三、从经济研究角度看“民族地区”的内涵4

第二节 经济体制7

一、经济制度7

二、经济体制11

三、对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的认识13

四、应从权利角度认识经济体制的内容15

第三节 经济体制中的具体权利分析31

一、资本主义以前各社会形态的经济体制31

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33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5

第四节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9

一、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研究是民族地区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39

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的民族性43

三、制约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的总体因素46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地区经济制度与体制5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地区的原始社会形态59

一、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59

二、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地区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基本情况60

三、原始社会下的总体权利关系62

四、原始社会下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63

五、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原始社会不同阶段的制度形态及权利关系6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地区的奴隶制70

一、家长奴隶制71

二、社会奴隶制73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地区的封建农奴制77

一、西双版纳傣族封建农奴制78

二、西藏封建农奴制79

三、从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的过渡时期86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地区的集权官僚制89

一、集权官僚制概述90

二、民族地区集权官僚制的特征92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表现95

一、特殊的历史造就了特殊的生产和生存方式95

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特殊状况96

三、同一民族内部存在的多元性制度或体制98

四、依据特殊地理环境形成特殊的制度安排99

五、国家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对生产资料实际占有形式和劳动者存在方式产生重大影响101

六、不同民族之间的典型的商品交换关系104

第二章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建立107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建立107

一、对“计划经济体制”称谓的分析108

二、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建立背景113

三、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特点124

第二节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建立126

一、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建立的准备阶段127

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建立132

三、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运行138

第三节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特征147

一、以行政手段实施经济体制的运行147

二、市场交易被限制148

三、特殊地理位置及其引发的国防地位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选择的重要因素149

四、不同层次的生产方式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形成的基础152

五、中央政府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形成的主导力量154

第四节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157

一、政府对经济的统一控制157

二、国有企业是民族地区工业化的主要载体161

三、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下民族地区的农民163

四、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下民族地区的牧民165

第三章 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改革169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改革169

一、对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的批判170

二、改革初期的政府放权方面的改革175

三、放开市场的改革178

四、国有经济改革182

五、农村开始的改革189

六、非国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3

七、对外开放的重大进展194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统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分析196

一、对改革对象和目标的不准确规定196

二、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分析201

三、关于农村改革的分析203

四、对市场关系拓展的分析210

五、对政府行为的分析212

第三节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214

一、民族地区改革的总体思路分析214

二、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15

三、民族地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17

四、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218

第四节 民族地区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存在的特殊性219

一、政府行为的特殊性220

二、改革路径的特殊性226

三、改革中的民族因素造成的特殊性228

四、市场关系的特殊性231

第四章 当前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的具体状态236

第一节 制约当前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的主要因素237

一、改革开放条件下民族地区经济体制形成的背景237

二、经济发展方针对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的制约239

三、民族文化对经济体制形成的制约243

四、传统习惯的制约247

五、民族地区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对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的制约251

第二节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254

一、民族地区政府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254

二、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259

三、民族地区政府的权利263

四、改革后政府角色发生的变化282

第三节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中的农牧民285

一、农牧民的劳动力所有权285

二、民族地区农牧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占有权295

三、结论303

第四节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304

一、民族地区的国有企业304

二、民族地区的私有企业310

第五节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中的市场317

一、民族地区经济体制中市场关系的实质317

二、历史上的民族地区市场关系318

三、改革以后市场关系的发展322

四、民族地区经济体制市场关系中的特殊现象324

第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330

第一节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要考虑其存在的特殊性331

一、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基础存在的特殊性331

二、民族地区经济体制中的行政力量更大332

三、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特殊性333

四、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特殊性334

第二节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原则335

一、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作用335

二、因地制宜原则338

三、全国视野与民族地区视野相统一原则339

四、经济、政治、文化系统性思考的原则341

第三节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具体实施342

一、推进地方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342

二、民族地区生产资料占有权相关的改革349

三、民族地区劳动力所有权和占有权相关的改革357

四、民族地区私有企业的改革361

五、民族地区市场交换关系的改革365

六、创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370

参考文献374

热门推荐